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腳崴了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做錯了後果嚴重!

腳崴了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做錯了後果嚴重!

夏天到了,小姐姐們的腳上開始換上各式各樣的高跟低跟的涼鞋,美是美了,但摔倒、崴腳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了……

腳崴了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做錯了後果嚴重!

摔倒了有小哥哥扶住,真不小心崴了腳,可得有點急救知識,比如不少人至今搞不清崴腳後是該熱敷還是冰敷……

如果你也不知道正確答案,樂約健康這篇文章一定要仔細看哦!


RICE原則:崴腳4步處理法

崴腳在醫學上稱為足踝(huái)扭傷,主要表現為疼痛,在去醫院之前,按照國際通用的RICE四步處理法,可有效緩解疼痛。


R:rest 休息

停止運動,讓受傷部位靜止休息,避免二次損傷。這裡的「休息」包括不能按摩受傷部位。

腳崴了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做錯了後果嚴重!


I:ice 冰敷

讓受傷部位溫度降低,減輕炎症反應和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抑制腫脹。


C:compression 加壓包紮

用彈性繃帶包裹受傷的踝關節,適當加壓,以減輕腫脹,但不可過度加壓,否則會加重包裹處以遠肢體的腫脹、缺血。

腳崴了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做錯了後果嚴重!


E:elevation 抬高患肢

將肢高於心臟位置,增加靜脈和淋巴迴流,減輕受傷部位的腫脹感,幫助恢復。

這個原則不僅適用於崴腳哦,膝蓋、手肘損傷也可以呢!但要注意,如果受傷部位有傷口,就不要敷了。


熱敷or冷敷:分清時間再敷!

RICE原則的第二步是冰敷,有小夥伴問了,明明記得有人說過要熱敷啊?其實,冰敷、熱敷都沒錯,但兩者分別應用於崴腳的不同階段!

冷敷:崴腳初期

崴腳之後的24小時或48小時以內屬於損傷的急性期,(到底是24小時還是48小時視損傷程度而定,紅腫熱痛感是否消失可作為參考)應選擇冷敷,這樣能降低血液循環,抑制腫脹,緩解疼痛。

腳崴了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做錯了後果嚴重!

如果錯用熱敷,血管擴張,局部血流增加,患處變熱,會增加疼痛腫脹感。使用酒精、紅花油或膏藥的效應相當於熱敷,受傷初期請遠離這類藥物!

冷敷每次 10~20分鐘,每天3次以上,最好使用冰水混合物,如果是冰塊千萬不要直接敷在患處,以免凍傷,建議用濕毛巾或塑料袋包裹冰塊。


熱敷:紅腫熱痛基本消失後

崴腳24小時或48小時之後,腳踝損傷最初的紅腫熱痛感消失,便可以用熱毛巾熱敷了,每天2~3次,每次約20分鐘。

熱敷可促使腫脹部位的血液循環順暢,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患處瘀血和滲出液的吸收,有效緩解疼痛。

腳崴了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做錯了後果嚴重!

在崴腳急性期,受傷部位必須休息,盡量少運動,甚至不運動,也不能揉搓,但到了熱敷階段,可適當按摩,並活動下踝關節,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受損部位的恢復,需要注意力度不宜過大。

當然,這些都是最基礎的處理手段,崴腳這種事可大可小,如果疼痛、腫脹嚴重,最好去趟醫院,萬一有骨折或者脫位等情況,也能及早干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約健康 的精彩文章:

這一周丨只因吃了幾粒「感冒藥」,24歲的她全身脫皮!
髮際線越來越高,別著急買防脫洗髮水,這些疾病可能是脫髮真相!

TAG:樂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