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大名鼎鼎的「上海王」,差點頂替周恩來成總理,死因成謎,還被移出八寶山!

他是大名鼎鼎的「上海王」,差點頂替周恩來成總理,死因成謎,還被移出八寶山!

原標題:他是大名鼎鼎的「上海王」,差點頂替周恩來成總理,死因成謎,還被移出八寶山!


毫無疑問,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徽州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名人輩出,在近代的徽州名人中,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柯慶施便是其中一位。


他是黨史不可缺少的人物,是主政上海與華東大局10年的「上海王」,最高職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國務院副總理。


然而,這樣一位在五十歲就被毛澤東尊稱為「柯老」的一位人物,當時黨內人士中唯一見過列寧並且和列寧同志握過手的人,至今仍被打入另冊,中共八大的二十位政治局委員中,至今沒有出版傳記的只有他一人。


1998年8月2日,經中央批准,柯慶施的子女捧著他們夫妻倆的骨灰,第一次踏上了徽州的土地。這是柯慶施離家79年後的唯一一次回歸。


他們把骨灰撒入徽州的青山翠竹之中,完成了他們多年來同歸故里的心愿……就這樣柯慶施的骨灰從北京八寶山撤離到了徽州老家。


功績被塵封得最徹底的兩位黨和國家領導人——


一位,是柯慶施;另一位,是柯慶施的接班人蘇鑄。


這兩位的骨灰,均主動遷出八寶山第一室、歸根故里。


歲月匆匆,崢嶸往昔幾成湮沒的輝煌;


前路漫漫,紛紜世事化作記憶的滄桑……


是啊,數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而今年輕的一代,倘若不是熱心於中共黨史研究的人,有誰還知道,在距離歙城40多公里的南鄉,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裡,曾經出了個擔任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大人物呢?



柯慶施是一個蓋棺而未論定的重要人物。有人說他德高望重,勞苦功高;有人說他搞極「左」,勾結「四人幫」,是毛主席的「好學生」。倘若不突然逝世,可能成為「五人幫」中的一員。

柯慶施出生於1902年,歙縣南鄉竹溪村(俗稱水竹坑)人,他14歲離開家鄉,到位於休寧萬安鎮的安徽省立二師求學;


17歲時因參加聲援五四運動活動,被校方以「思想誤謬」為由勒令退學;


1920年他在上海由楊明齋、俞秀松介紹參加了剛成立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赴蘇聯學習;


1922年在上海由張秋人介紹轉為中共黨員;1923年冬,柯慶施受中央委派在安慶市建立了安徽省第一個城市黨支部——中共安慶支部,並任支部書記;


1927年5月,擔任第一任中共安徽省臨時委員會書記……


柯慶施有著長期在白區工作的經驗,在血雨腥風中同反動派鬥智斗勇,從敵人牢獄中解救過一大批黨的優秀幹部,介紹和組織過大批革命青年和愛國人士赴延安。


著名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先生就是持他的親筆介紹信前往延安,並寫出了轟動世界的《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柯慶施調往延安,出任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1943年康生在延安進行審干運動,捕風捉影,無限上綱。柯慶施由於長期在國統區工作,被康生盯上了。一次,在楊家嶺禮堂開大會,要柯慶施交代同特務的關係。


會前,李富春、鄧發、楊尚昆等人去問康生:「究竟有什麼證據。這個會不能開,不然開了會鬧不出東西來不好。」

據楊尚昆回憶:康生架子十足,躺在床上,聽都不聽,說常委決定了,你們不要動搖。


在會上,曾和柯慶施一起在北平做過地下工作的人起來揭他。揭了些什麼呢?



如:「你戴了黑眼鏡,大搖大擺地在東安市場走,說明你政治上有依靠!」「你還背著照相機,你是地下黨員,憑什麼敢這樣招搖?」


柯慶施死也不承認,說:「你們這些人說的都是假的,根本沒有這事。」


大家喊口號,轟了一個下午,一直開到晚上7點鐘,還是毫無結果。結果,柯慶施的夫人被嚇壞了,逼得投了水井。


就在柯慶施走投無路時,毛澤東發了話,柯慶施死裡逃生,繼續擔任統戰部副部長。


到解放戰爭時,柯慶施已經是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財委副主任,還是我軍解放的第一個大城市——石家莊市的首任市長。


新中國成立後,柯慶施歷任中共南京市委書記、市長,江蘇省委書記、上海局書記,上海市委第一書記、市長,


南京軍區第一政委、華東局第一書記,權傾一時,威震一方,成為「上海王」。

柯慶施雖身處高位,但非官僚型的幹部,也非不學無術,在人們眼中,他有政治頭腦,喜歡考慮大事,遇事善於作分析。


每天一清早,他就早早來到了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看報,辦公桌上放著當天出版的上海本市各大報和《人民日報》,看完報,別人才來上班。


他白天開會辦公,到了晚上,極少應酬和出外遊玩,做什麼呢?在家看書,批閱人民來信,或者和找人談話。


柯慶施自己不去應酬、娛樂,也反對別人去放鬆一下。他曾多次在黨員幹部大會上聲色俱厲批評有些幹部跳舞,說:「有些幹部做工作沒有心思,熱衷於跳舞,是革命意志衰退的表現。」最後他甚至對此下了禁令。


當時在北京大學每逢周末都有舞會,這在北京很普通。可是上海居然禁止。


當時,包括中南海在內,不少黨政機關每個周末都組織一次休閑娛樂性質的跳交誼舞的晚會。柯慶施指示上海市委機關不準跳舞。許多幹部不以為然,但也無可奈何。


在領導班子中,有一各副書記和一個副部長喜歡字畫,常去城隍廟一帶的文物商店看看,柯慶施知道了,在市委常委會上多次批評說:「有的領導同志不去基層調查研究,卻去淘古董,你們要風流,這是玩物喪志呀。」他一說就上綱上線,到會的人聽了,無不驚訝。



柯慶施不逛古董店,也不喜歡上街,晚飯後常在機關院子里散步。


他散步的時候也工作,常叫秘書把一些人找去,一邊散步一邊詢問一些問題,比如,「我看到人民來信說豬肉漲價,你到菜市場去看過嗎?」

「有人反映,市區來往的貨車空載約佔一半,可不可以要市社科院派人去做個調查?」「蘇聯出版的政治經濟學的書,哪個版本寫得好些?」等等,從不問吃喝玩樂的事,也不談與工作不相干的事。


他邊走邊談,聽得進意見,對話也很自由。多數人的印象是:他一門心思考慮工作,也很平易近人。


柯慶施生活比較簡樸,除香煙不離手,偶爾喝幾口老酒外,沒別的嗜好,為人廉潔。


一次春節前夕,市政府一位主管行政事務的幹部拎著一隻金華大火腿送來。他一進門,柯就問:「你這是從哪裡弄來的?」


沒等來人的回答,他就聲色俱厲地說:「你給我拿回去,不然我打斷你的腿。」把這位幹部嚇得拔腿就跑。



柯慶施緊跟毛澤東。這也是導致他工作上「左」的原因。他的辦公桌玻璃板下壓著毛澤東語錄,床頭放著毛澤東著作,筆記本里寫著「學習毛主席著作計劃」。


他對兒女的話是:「要好好地學習毛主席著作,只有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堅強可靠的紅色接班人。」


柯慶施得到毛澤東的賞識,主要是1958年初上海市黨代表大會的報告。


當時,他報告的題目是《乘風破浪,加速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上海》,其中提出上海面對台灣海峽要加強戰備,但也要利用和平時機發展生產,發揮老工業基地的作用,概括出「充分利用,合理髮展」的八字方針,尤其是提出要「鼓足幹勁,乘風破浪」的大躍進思想。

這份報告送毛澤東審閱時,毛作了較多修改,且對柯說:「你們這個報告寫得好,乘長風破萬里浪,搞革命,搞建設,就要有這種精神狀態。」然後,批給新華社,要求全國報紙轉載。


自此柯慶施聲名大振。


據說,隨後在南寧會議上,毛澤東曾當眾問周恩來總理:「你看,這篇文章你寫得出來寫不出來?」


周恩來回答:「我寫不出來。」有傳言毛澤東甚至想讓柯接替周恩來的工作。 但柯慶施的女兒坦言父親平日里最敬重周總理。


有一次,周恩來來到上海檢查工作。柯慶施在得知飛行條件不好的消息時,立即趕往機場。


據司機回憶,柯慶施平時是不喜歡車速太快的,但那天催促司機開得快一點。終於在恩來同志專機降落前趕到了機場。


後來柯慶施由於長年的勞累生病住院,恩來同志也親自對他的治療工作做出了仔細的安排。1964年,柯老在上海做了手術,那時周總理特地在手術室外守了三個多小時。



「大躍進」的號角吹響後,柯慶施「左」的思想也膨脹起來,用搞運動的辦法來指揮生產,做了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造成許多不應有的損失。


柯慶施的「左」,在1959年廬山會議上,也大露了一手。

在追問周小舟「軍事俱樂部」問題時,柯慶施站了出來,指責周:「第一,你基本上同意他(彭德懷)的信;第二,你認為毛澤東批評得太重了;第三,你只相信黃克誠,而不相信毛澤東。」


進入60年代後,柯慶施在文藝工作上支持江青,提出「大寫十三年」。張春橋本是柯的部下,由他推薦給江青,最後結成「四人幫」。一度,柯慶施與江青等人走得近。


柯慶施曾被稱為「毛主席的好學生」。1964年在第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柯當選為國務院副總理。在16位副總理中,位居第六。


然而,他在副總理位置上沒工作多久,就發現肺癌,之後做手術切除,於是便在病假療養之中,延至次年4月9日,他在成都終於不治,終年63歲。


柯慶施的死,在黨內震動很大。1965年4月13日,首都各界一萬多人隆重公祭柯慶施,公祭大會由劉少奇主祭,周恩來、鄧小平、彭真、李先念等陪祭,鄧小平致悼詞。


公祭以後,柯慶施的骨灰盒移置北京西郊八寶山革命公墓。


董必武的輓詞是「長才未益壽」,陶鑄輓詞是「世有良材天不永」。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人們對柯慶施的議論比較多。黨內開始審查康生、謝富治的問題,有人提出應審查一下柯慶施的問題。


胡耀邦曾就此事專門請示過鄧小平,鄧小平說:現在顧不上這個問題,先審查康生、謝富治的問題,柯慶施的問題以後再解決。


後來,依然「顧不上這個問題」。所以在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里,隻字未提柯慶施。

迄今,在中共八大20名政治局委員中,唯一沒有出版傳記的,就只有柯慶施了——倒是柯慶施本人在1940年寫過一份自傳,原存於中共中央組織部文檔處,現存於中央檔案館。


對於這樣一個蓋棺而未論定的重要人物。有人說他德高望重,律己清廉,雖沒有什麼十分重大的貢獻,但勤勤懇懇奉獻了一生;


另有人說,不,他搞極"左",專門整人,還勾結"四人幫",如果不早病逝,肯定會是"五人幫"了。



對人的評價,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作為歷史中的人物,他是客觀存在,不是任由評者可以隨意抹紅或抹黑的。


不過對於這麼一個已去世45年的「大人物」,官方也一直沒給他一個明確的說法。


不過朱德總司令為他寫了一首悼念詩:《柯慶施同志千古》

慶施革命卌五年,馬列主義得真傳。 畢生精力貢獻黨, 豐功偉績樹東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臉 的精彩文章:

又一位享年106歲皖籍開國將軍去世了,遺囑只有6個字,卻讓國人再次落淚
閆學紅:手有三不插,錢有三不借,傻有三不犯

TAG:徽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