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和珅如此聰明,為何不在乾隆死前找好靠山?最後反被嘉慶賜死!

和珅如此聰明,為何不在乾隆死前找好靠山?最後反被嘉慶賜死!

和珅是一位在做人處事上面都非常精明的一位人物,一生中貪污幾億兩白銀,而且深受乾隆皇帝喜愛。生前曾經任職文華大學士,內閣大學士等重要官職,除此之外還有軍機大臣,內務府的總管,甚至還涉及吏部、戶部、刑部等重要職位,可以說生前享盡了榮華富貴。如此一個精明的人,為什麼沒有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沒有去巴結好下一位皇帝哪?

首先,我們知道和珅的大靠山就是乾隆皇帝,因為直接讓兒子娶了乾隆的寶貝閨女。何坤的兒子長得十分英俊,所以在一次宮廷宴會上一眼就被乾隆皇帝給看上了,乾隆這個人呢是一個外貌協會,所以就賜名給和珅的兒子為「豐紳殷德」。這句話在滿語中是指富裕的意思,可見乾隆對其的喜愛,但是賜名也就罷了,乾隆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和珅的兒子,可見對和珅的寵愛。

而說和珅為何不巴結下一任皇帝,這其中的原因可就多了,首先我們乾隆帝在挑選繼位人方面很偏激,他對自己父親那套立儲君的方法非常不屑,所以一早就立了自己最喜歡的大兒子永璉為皇太子,但是不幸的是永璉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乾隆仍舊按自己的想法來,讓嫡次子永琮為太子,沒想到其兩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可見不能立太早,不然容易被人陷害,而後來的一些孩子有的被乾隆過繼了出去,有的則被乾隆嚇死了,最後能供乾隆選擇的兒子只剩下幾個無能之輩了。

但和珅也並沒有因此不巴結下一位皇帝,比如嘉慶給和珅列了「二十大罪證」,這第一條就寫著:「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布諭旨,而和珅於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遞如意,漏洩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其大罪一。」就是說,乾隆所要立的皇子一般不會告訴任何人,而是會放在一個地方,等皇帝死後再看,而乾隆寵愛和珅所以就提前告訴了他,因此和珅就屁顛屁顛的去告訴了嘉慶你要當皇上了,這巴結的還不夠明顯?

有一句話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並不是說和珅對新皇帝嘉慶不是忠心耿耿,而是和珅作為老皇帝的心腹,在朝中上下可謂權力很大,和珅的存在已經被嘉慶視為眼中釘。乾隆在的時候和珅不敢有什麼動作,但是乾隆死了之後和珅如果不死,他的地位將會威脅到帝王,到時候挾天子以令諸侯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和珅也沒考慮這麼多,就想著趕緊巴結新皇帝,沒有想過急流勇退,或者是像乾隆表達自己願意交出權利的意向,依舊想著聖眷不衰,自然的要死。

大家想,一個二皇帝試圖擁立新皇帝,新皇帝成功之後拿什麼謝二皇帝呢,我想只有一條死路。所以害死和珅的不是嘉慶,而是那個放縱和珅做大的乾隆。最後嘉慶賞賜和珅白綾一條,令他自盡。和珅看到白綾後,憤然提筆寫下了一首絕命詩:「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認取香煙是後身。」和珅依命自盡,年僅四十九歲。

和珅確實聰明,是不可能不找新的靠山,不找一張新的長期飯票的。問題在於找了就有用嗎?中國歷史上人們最講忠誠,最恨的是背叛,離開乾隆另找一個靠山,讓別人怎麼看,怎麼信任你呢?關鍵的關鍵在於和珅的利益和乾隆深度綁定了,乾隆這個船太大了,和珅就算想調頭,不好意思,上船不容易,下船就更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廖氏宗親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他是政壇「不倒翁」,墓碑上無名無姓,只有兩句讓人心存敬仰的話!
一代忠臣諸葛亮臨終遺言,要4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

TAG:廖氏宗親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