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幫助朱元璋坐穩皇位後,卻不求回報,執意離開

他幫助朱元璋坐穩皇位後,卻不求回報,執意離開

原標題:他幫助朱元璋坐穩皇位後,卻不求回報,執意離開


作為草根出身的朱元璋,能夠當上皇帝,絕對需要很多因素。足夠的幸運,足夠的努力,足夠的機遇。這些因素都是缺一不可。而更重要的是,還要有足夠的人才。這是非常關鍵的。在朱元璋的身邊,並缺少那種本事極高的人。徐達、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等等。有時候會疑惑,和尚出身的朱元璋,為什麼可以招攬那麼多天下俊才在自己身邊共謀大事。


而在朱元璋身邊,有一個人卻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個人給朱元璋定下了一個可以平定天下的關鍵戰略。這個人叫朱升。


在明朝的謀士中,朱升跟劉伯溫等人相比,名氣並不大,顯得十分低調。這跟朱升後來的經歷有關。在打下天下後不久,朱升就離開朱元璋,告老還鄉。功成身退,告老還鄉,這是朱元璋身邊的謀士沒學到的本事。


而在朱元璋還只是農民起義軍的時候,朱升就告訴他,應當「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雖然只有九個字,但它卻是朱元璋得以稱帝的關鍵。這裡說的九個字,不只是字面上的含義。


所謂「高築牆」,並不只是指要修建很高的城牆,而是說,應當加強自己的防禦,鞏固自己的防守,而不是一味的攻城略地。而是要能夠做到進攻的時候,後方有保障。防禦的時候,前方有屏障。這是整個戰略態勢上要做到的地方。


元朝末年,各方混戰。有些起義軍,不顧自身實力,一味的想要做大做強,結果把自己撐死了。有些起義軍,在自己的地盤內,橫徵暴斂,跟元朝官吏一樣的殘暴,自然也是生存不下去。而在元朝末年的時候,朝廷打擊的對象也非常直接。只要是敢稱王,就下重手打壓。所以,那些提前稱王的,基本沒有好結果。


至於那些不注重結交盟友的,像張士誠。他的實力極強,對自己管轄內的老百姓也很好,但他沒有爭奪天下的雄心,只想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於其他起義軍,也都愛答不理。最終陷入孤立當中,被朱元璋一口吃掉。



而反觀朱元璋,他不僅稱王的時間較晚,懂得積蓄實力。而且,又做了很多措施。他在地盤內推行屯田,不僅有足夠的軍糧,老百姓也可以在亂世中,活得稍微好一些。正是靠著這些點點滴滴的積累,才讓朱元璋得以走到最後。

其實,面對元朝末年的亂世局面,不是所有人都能從中找到這樣一條能走到最後的路。這不僅需要聰明,更需要智慧。當然,也不會所有人都能在朱元璋大殺功臣以前,就懂得急流勇退,這更是可以看出本事。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微信公眾號: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洞外星人 的精彩文章:

「鏟屎官」張之洞:喜歡養貓,還會自己擦貓屎
臨終前的左宗棠:抱病上折,仍放不下兩件事

TAG:腦洞外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