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民謠女詩人艾敬跨界藝術繪畫,曾在咖啡杯里繪畫過一座紐約城!

民謠女詩人艾敬跨界藝術繪畫,曾在咖啡杯里繪畫過一座紐約城!

關於一座城市的魅力與形象,我們時常會想起雕塑、裝置藝術或者城市景觀等,還有那些旅遊必打卡的地標建築,比如巴黎埃菲爾鐵塔、紐約自由女神像、倫敦大本鐘、義大利比薩斜塔等。藝術文化總有一種重塑城市IP的力量,798聚集著北京的文化創意產業,K11打造了魔都上海最潮的多元文化生活區,紐約SOHO成為了全球各地藝術創意地的參考。

地標建築是城市藝術的代表嗎?藝術又是如何賦予一個城市靈魂的?當代藝術家會如何介入城市文化的激活與建造?未來藝術又將如何影響城市?

2018年5月26日,JSTYLE精美跨界沙龍《未來生活+》以「藝術點亮城市」為主題在京南文創藝術中心舉行了第六期。本期邀請了4位嘉賓——中國當代藝術家艾敬、知名旅法中國藝術家李曉玲、青年先鋒時尚藝術家王加諾、資深媒體創意人&藝術北京品牌總監李孟夏參與討論,沙龍由李孟夏主持,他和三位藝術家圍繞「地標建築與當代城市藝術」、「藝術家與城市藝術力」、「未來藝術的跨界」三大話題展開分享,探討藝術家如何為城市賦能,致敬藝術力。

左起:李孟夏、艾敬、李曉玲、王加諾


地標建築與當代城市藝術

中國當代藝術家艾敬在20世紀90年代初以其獨特的音樂風格風靡亞洲,被譽為中國最具才華的民謠女詩人。她於1999年開始畫畫,師從當代藝術家張曉剛,後移居紐約學習當代藝術。說到藝術,艾敬認為最有代表性的城市應該是紐約,她在紐約的第一個工作室是在下東城(Lower East Side),「紐約就像是一個首飾盒,打開是各種各樣的亮色,亮的地方就是創造的靈魂,就是藝術家的靈魂。」在紐約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好的藝術作品,無論是畫廊、拍賣行還是街頭的藝術家,都有屬於自己的舞台,紐約的藝術氛圍點亮著這座國際大都市。回想紐約,最讓艾敬深刻記憶的是它的味道,「這個味道包括了嗅覺上的,也包括了整個城市的一種內在的文化藝術的創造力的味道」。

艾敬喜歡紐約城市所具有的藝術自由感,「紐約是讓全世界的藝術家都想來展示的舞台,今天你也許可能在百老匯是主角,或者是畫廊的藝術家,明天你可能會變成普通人,特別有趣的反差,讓你覺得一會兒在天上,一會兒在地下」。紐約這座城市給了艾敬很多靈感,她說,這個城市上空漂浮的都是創造力的靈感。她曾在一個咖啡杯里繪畫過一座紐約城。

中國當代藝術家艾敬

知名旅法中國藝術家李曉玲分享了一組巴黎盧浮宮的數據,2017年1月至12月,盧浮宮博物館的參觀人數急劇上升,接待遊客810萬人次,比2016年增長10%,訪客最多的來自美國,中國遊客位居第二。她認為之所以有那麼多人去參觀盧浮宮,以及把巴黎稱為「時尚之都」,正是藝術給予這座城市創造力,「因為藝術的使命,城市離不開創造藝術」。她認為一個城市必須有地標建築,它代表著當地的符號。

青年先鋒時尚藝術家王加諾自幼學習繪畫,17歲就旅居英國,他把動畫形象藉助塗鴉、拼貼的藝術語言,以波普的形態展現在我們面前。他最喜歡的「藝術之城」是義大利的威尼斯,他幾乎每兩年都會參加威尼斯的雙影展,參觀當地的畫廊和城市裡一些不起眼的塗鴉。以前有人說「塗鴉是城市的牛皮癬」,但隨著青年亞文化的興起,塗鴉也漸漸成為倫敦這類藝術城市的一部分,需要的是人們去發現和感受塗鴉的魅力。


藝術家與城市藝術力

主持人李孟夏首先和大家聊起了馬塞爾·杜尚、「瘋子」達利、安迪·沃霍爾等這些引領二十世紀超現實主義藝術潮流的藝術家們,他們的經典藝術理念——達達主義、波普風格,不僅僅是一種藝術風格,也代表了對生活方式的追求,成為全球各個城市的生活風尚。當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以城市文化為創作靈感的時候,他們會如何激活城市的氣質與藝術力呢?

艾敬早期是一名音樂創作者,曾創下華語歌手海外銷售記錄,並成功在日本以及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演唱會。她真正愛上視覺藝術是在觀看巴黎羅浮宮以及蓬皮杜當代藝術中心的作品之後,「即便你沒有讀到圖片的信息,但是卻能讓你激動起來」。她認為,藝術家作品折射出來的是自己的哲學思想。作為年輕藝術家,應該要堅定地形成自己的語言,自己的哲學觀。

李曉玲則分享了自己去年去法國一個村莊的經歷,一位英國人把整座山買下來,之後他在那裡釀酒,同時開酒業。為了吸引遊客和消費者,他大膽地做了一個藝術展計劃,每個藝術家可以在山裡認領一個地方。他將藝術家的作品放置在山莊的每個角落,甚至是森林裡、樹木上。正是因為這個藝術展,讓人們知道了這個山莊。再縱觀到中國的文化地產行業,也在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藝術創造帶動了消費力。

知名旅法中國藝術家李曉玲

塗鴉藝術就像是藝術世界裡的一粒沙。作為塗鴉藝術家,王加諾說「塗鴉就是要叛逆,要用另外的藝術表現形式宣洩自己的個人感情,玩的是刺激,但是普通的其它的藝術又跟塗鴉的性格完全不同。」那些沒有想過要成名,不抱有獲利想法的藝術家往往是最可能成功的。以前的塗鴉藝術,屬於藝術界的灰色地帶,它不能走進美術館裡。王加諾現在做的便是轉換塗鴉的展現形式,他說:「我做的塗鴉就是抱著能走進美術館的態度。」

關於藝術家與城市藝術力的關係,李孟夏一語道破,他說「藝術家聚集的地方,未來永遠是升級,這是鐵定的道理。」


未來藝術的跨界

作為媒體人的李孟夏覺得由於社交媒體的出現,深刻改變了很多領域,「安迪·沃霍爾放現在絕對是超級網紅」,一些網紅藝術家通過社交媒體積攢了很多粉絲,從而實現了價值變現,到今天很多的跨界已經被認證為是一個商業手法。藝術與商業是水火不容?還是互惠互利?嘉賓們從藝術的跨界聊起。

從音樂人轉型到藝術家,艾敬說:「正是因為我沒有看到界限,所以我跨過來了。」如今的她在創作上不會受到其他方面的限制和束縛,對於「跨界」有了重新的認識:「在創作的媒介上,對我來說,創作就是要表達一種自由。我的作品裡有各種各樣的材質。當你要表達一樣東西的時候,你沒有界限,這就是創造力,這就是自由。」對於創造力來講,我們似乎看到、聽到、見到的還是太少,我們應該走出去,去很多地方去看,去感受。

在艾敬看來,無論是旅遊地產還是文化產業,大家都在自由地、深入地探討如何用藝術點亮城市和點亮生活,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也是一個好的趨勢。

談起跨界,李曉玲便回憶起自己1994年參加的第一屆中國藝術博覽會。由於自己的時尚形象,而展出的作品是關於宗教題材的,看展的人太多會認為作品出自於一個老頭或是一個老太太畫的。最早與品牌跨界合作,也有很多人質疑她……十年前她跨界被說成不務正業,十年後反而成為了一種時尚。她認為跨界與一線品牌合作說明的是藝術家的水準和社會形象與品牌形象吻合,這何嘗不是對藝術家的一種肯定。

青年先鋒時尚藝術家王加諾

出生於1989年的青年藝術家王加諾說「我太喜歡跨界了,我能參加活動就不拒絕」,他表示對於年輕人而言,塗鴉已經不再是一個城市的牛皮癬,通過跨界這樣的方式推出一些塗鴉藝術家,讓塗鴉藝術被大眾認知,滿足擁有富足生活的人精神上的需求,是他的初衷。他更希望城市在融入藝術文化、提供藝術家發揮空間的時候,可以扶持一些青年藝術家的成長,豐富城市的藝術建設。

資深媒體創意人&藝術北京品牌總監李孟夏

最後現場嘉賓還進行了互動問答環節,王加諾首先提問李孟夏如何看待藝術和商業的關係。談及藝術和商業,李孟夏認為是存在藝術本身看不上商業的現象,但是商業總是要追隨藝術的,「藝術是提升價值的手段」。但是藝術家應該保持創作初心,平衡好藝術和商業的關係,「如果藝術家說他要擁抱商業的話,是很可怕的事兒。如果跨界完全為商業套利,有點可惜。」

李孟夏則是好奇艾敬的「最大困惑」,艾敬表示「選擇」「迷茫」隨時都有,但是當自己被賦予某種身份之後,就讓自己有能力去解決問題,她這樣總結自己的生活狀態:「在工作室里既是將軍又是士兵。藝術家的創作是個輪迴,像是皇帝又像是乞丐。當你完成一個作品的時候,或者是做完一個畫展的時候,你會覺得你很豐滿,很富有。但是這一切結束以後,第二天就變成窮光蛋了。」

最後李曉玲分享了自己作為書香門第之後,這個身份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她覺得出生在書香門第培養的是自己的涵養,讓她在待人接物,對事物的看法非常不一樣,生活已經成為她的藝術作品,她說:「如果你不熱愛和敬重生活,做不到入世,就做不到出世。」作為藝術家,她還時常逃離大都市,跑到法國山裡,然後跟貓和馬在一起,種種菜,遠離商業,回歸自我。

「藝術點亮城市——京南文創藝術中心聯名藝術展」啟動儀式

嘉賓們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見之後,還參與了「藝術點亮城市——京南文創藝術中心聯名藝術展」的啟動儀式。本次藝術聯展展出了艾敬、李曉玲、王加諾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展出時間為5月26日至6月9日。

藝術家艾敬雕塑作品《I LOVE HEAVY METAL》

(長50.5cm / 不鏽鋼18k鍍金 / 2016年)

藝術家李曉玲布面油畫作品《??女子(化時)》系列

藝術家王加諾布面丙烯作品

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在京南文創藝術中心將進行15日的展出,獨家完整版的沙龍高清視頻已於5月28日在精美APP上線,歡迎下載JSTYLE精美收看精彩節目。

文/Nov.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style精美 的精彩文章:

TFBOYS王源成首位中國00後登台戛納!風度翩翩不怯場 這個17歲少年不一般
徐崢吳京演技大亂斗,舒淇佟麗婭杜鵑紅毯誰輸誰贏?第8屆北影節搶先看!

TAG:Jstyle精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