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云:20歲就開始的5點職場真相

馬云:20歲就開始的5點職場真相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馬雲的一段演講,他向現場很多年輕人傳遞人生如何規劃。

他在裡面講到的:「你什麼年齡,就要去做什麼事」,令許多人受益匪淺。

1

在20歲以前

做一個好學生

我大一那年,做了幾份兼職,忙得不得了,錢沒賺到,期末考試卻開紅燈。

我姑姑,一名大學教授,她有一天非常嚴肅地對我說:「你這個年紀就應該好好讀書。你要記得什麼年齡做什麼事。」

那時候,我完全聽不懂,也聽不進去。覺得讀書沒有用,專業不喜歡,同時擔心自己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也擔心與社會脫節。

畢業後很多年,一直後悔大學時沒有認真讀好專業,因為書到用時方恨少。

我後來還意識到,認真學習,除了提高專業知識以外,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培養自己專註的態度,堅持的習慣,和受益終身的學習能力。

這些習慣和能力,會直接影響著一個人一生的發展。

2

25歲上下的年紀

不要害怕犯錯

「25歲,不要擔心。任何失誤,都是一次屬於你自己的收入。」

馬雲在成功之前,失敗過無數次。

他想去考警察學校,5個人通過了4個人,只有他沒有通過;

他去肯德基面試,結果24個人通過了23個,也只有他一個人沒通過;

甚至在阿里巴巴開始創業時,他見了超過30個投資人,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投給他。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了避免失敗,而一直待在舒適區,這是阻止成長的最大的攔路虎。

想要確保安全,才是最大的不安全。

3

30歲以前

去跟隨某個人

1999年3月,馬雲湊夠50萬元,開始了阿里巴巴創業生涯。

那時的阿里巴巴絕對是小公司,模式不清晰,看不清前景。而當時就有18人跟隨馬雲。

4月,Invest AB副總裁蔡崇信在和馬雲談了4天後,當即決定辭職加入阿里巴巴。

這就是跟對人的力量。

所以,對於年輕人,不要在乎公司的大小,也不要在意一時的得失。

關鍵是找到一個值得追隨的人,讓這個人賦能你,給你足夠大的舞台共同起舞。

4

30至40歲

為自己工作

馬雲說:「30-40歲,你必須好好想想,你有沒有在為自己工作。」

30歲-40歲是事業打拚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的經驗累積格外重要。

混日子最對不起的人是誰?是公司嗎?不是。是自己。

時間轉瞬即逝,最應該打拚事業的年齡,卻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打工心態荒廢歲月,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為自己工作,才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當你不再計較眼前的得失,而是聚焦在如何提升自己能力上,你就會認真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30-40歲,打工心態和為自己工作的心態,將決定了經驗、能力和人脈上的巨大差距。

常年累積下來,無論是打工還是創業,都將帶來截然不同的結局。

5

40歲之後

你必須做自己擅長的事

「40-50歲,你必須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不要再嘗試新的領域了,太遲了。你可能會成功,但是失敗的幾率太高,所以這個年齡段,請專註在你擅長的事上。」

我接觸了很多40歲以上的人,除了少部分成功人士以外,多數人活得都很迷茫。

人到中年,年齡和體力不再有優勢,父母年事已高,孩子也正是在花錢的時候。

如果事業和財富積累不到一個台階,就會面臨所謂的中年危機。這種危機不但來自職場,也來自家庭。

想避免中年危機,最重要的一步就在於這四個字:未雨綢繆。無論是財富還是能力,都需要提前準備,越早越好。

你不應該等到40歲再感嘆:

工作了20年,做的都不是自己擅長的事,所以職場上不去,事業不進反退。很苦惱,我該怎麼辦?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興趣點?

現在才來找,未免有點為時過晚。這樣說,讓人喪氣,可這就是現實。

40歲後做自己擅長的事,意味著你必須在之前,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並長期培養這方面的能力。

毫無目地的忙碌,往往會讓人誤以為充實。這絕對是一個陷阱。

每個人正確的方式都應該:

1、為自己工作,不斷培養能力和人脈;

2、找到自己擅長的事,並趁早做積累。

你是什麼年齡,就應該去做什麼事。你有你的節奏,不要羨慕別人的生活。

你最需要做的,不是焦慮,不是比較,而是對自己負責。認準方向,不慌不亂,堅定地往前走。

沒有到達目的地之前,請不要停下你努力的步伐。

精選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湯神家居指南 的精彩文章:

這個溫州品牌LV追著給它投資!逆襲的歐時力要上市了!
舒達床墊:被子要怎麼選才睡得舒服?

TAG:湯神家居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