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是一代賢相,皇帝都稱讚,他死前卻說自己無顏見祖宗

此人是一代賢相,皇帝都稱讚,他死前卻說自己無顏見祖宗

王旦是北宋時期少有的賢相,不僅宋真宗對他讚不絕口,就連他的政敵寇準都對他敬佩有加,可就是這樣一個人人誇讚的主,死後卻無顏面見自己的祖宗,堅持要以僧衣入殮,這是怎麼回事呢?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後來逐漸做到了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當時遼國剛剛建國,正處於上升期,時常騷擾宋朝邊境,血氣方剛的宋真宗咽不下這口氣,舉兵跟他幹了一仗,沒想到被打得大敗虧輸,最候只能無奈地簽訂澶淵之盟。真宗深以為恥,就想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來洗刷恥辱,就詢問手下人的意見。當時有一個叫王欽若的大臣給他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那就是封禪泰山,自古以來,只有那些國力強盛或者是天降祥瑞的君主才有資格封禪,真宗剛剛簽訂城下之盟,第一條顯然是不符合,於是他就在第二條上費勁了心思。當時身為宰相的王旦做事非常正直,多次犯言直諫,真宗怕他不同意,就想了一招。

他把王旦請到宮裡喝酒,那股子親熱勁就甭提了,一口一個愛卿地叫著,還不住口地誇讚他幹得不錯,王旦多吃了幾杯酒,又被皇上誇得有點兒飄飄然了,很多細節的東西就都顧不上了,真宗說什麼他都贊成。末了,真宗送給他一壇美酒,並叮囑道:「這是珍藏了很多年的佳釀,回去和家人好好嘗嘗。」

王旦心中歡喜,來不及多想,拿了酒罈子就走了。等他到家打開一看,一下子驚呆了:哪裡有什麼百年佳釀,分明是一大罈子珍珠。王旦瞬間就明白真宗的意思了,以後再碰到封禪有關的事,自己即便是再反對,也是閉口不言。

於是真宗就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著這事,終於在公元1008年干成了,改年號為大中祥符元年。至此,真宗成為了繼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之後封禪泰山的第六位君主,雖然跟前面那幾位的豐功偉業相比有點兒不搭調,可最起碼他心裡是滿足了。

而宰相王旦的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自從泰山封禪這事過去之後,他一直鬱鬱不樂,經常對自己為了一罈子珍珠而失掉原則的做法後悔不已,這個情結至死都沒有解開。

公元1017年,六十一歲的王旦病重,他自知來日無多,便開始給兒子交代自己的後事,他無比凄愴地說道:「我一生別無過失,只有不勸諫天書一事,是我的過錯無法贖回,死了也無顏見祖宗於地下。你可為我削髮,披穿緇衣,依照僧道例殮葬即可。」

他的兒子自然明白這句話的分量,含淚點頭。 王旦死後,真宗痛失臂膀,哀痛不已,為其輟朝三日,追贈他為太師、尚書令、魏國公,賜謚號為「文正」。

去世,年六十一。獲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魏國公,謚號"文正",故後世稱其為"王文正"。乾興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廟庭。宋仁宗題其碑首為"全德元老" 。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聲聊名著 的精彩文章:

此皇帝太過兇狠,他的四個兒子沒一個得善終的,跟爭奪皇位無關
大臣奏報:「有人要殺了自己爹」,皇帝勃然大怒,皇后一句話解圍

TAG:曉聲聊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