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綿寶寶與賈寶玉的「寶寶」奇緣

海綿寶寶與賈寶玉的「寶寶」奇緣

——讀《紅樓夢》第三十六回有感

提到海綿寶寶,大家應該都知道是個卡通人物形象,而賈寶玉不必多說,是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主人公,這二「寶」一西一東,一今一古,貌似八竿子打不著,他們之間會碰撞出什麼火花呢?

周二晚上,我參加了荷風書苑的《紅樓夢》讀書會,回家後我腦洞大開,有了一個新的感受。

在《紅樓夢》第三十六回《綉鴛鴦夢兆絳芸軒,識分定情悟梨香院》中,寶玉和襲人閑談提到「文死諫,武死戰」的高論,然後話題一轉說:

「比如我此時若果有造化,該死於此時的,趁你們在,我就死了,再能夠你們哭我的眼淚流成大河,把我的屍首漂起來,送到那鴉雀不到的幽僻之處,隨風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為人,就是我死的得時了。」

賈寶玉是《紅樓夢》中的核心人物,

他本為補天之遺石,來此人世間本就為「情」而來,其使命就是為了呵護世間所有美好的情感,故他盤旋於眾姐姐妹妹之中,惟願死後姐妹們哭他的眼淚流成大河。

眼淚流成河,這得多麼悲傷難過呀!

無獨有偶,美國動畫片《海綿寶寶》中有一段類似的情景。

在第26集中,海綿寶寶哭著進門喊道:

「我不想長大,

我想要曲奇,還有牛奶,

我想要用愛織成的毛衣,

我想穿尿不濕,我想坐嬰兒車,

我想抱著史納菲金絲熊,

我想在搖搖馬上搖來搖去,而且我想被親親~」

一邊說一邊哭,悲傷逆流成河,哭到眼淚把家裡的沙發都浮起來了,與寶玉說眼淚把他的屍首漂起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海綿寶寶》是美國1999年推出的動畫片,竟然跟中國古典文學著作《紅樓夢》有交集,當你發現這種跨越時空、跨越國界的碰撞,會驚嘆很奇妙。

《海綿寶寶》是美國電視節目歷史上最受孩子們喜愛的動畫片之一。

海綿寶寶的創始人史蒂夫·海倫伯格是一名海洋生物學家兼動畫師,他用豐富的想像力,誇張的幽默,孩子成人都看得懂的語言,給我們塑造了一個積極樂觀、善良可愛、勇敢執著、活力滿格的海綿寶寶,並鼓勵我們熱愛工作,真誠待人,快樂生活。

我一直認為動畫片創作者特別厲害,因為寫給大人看的東西,受眾都有一定程度的認知水平與能力,容易溝通;而寫給小朋友看的東西要怎麼創作才能保證讓兩歲的小朋友也能看懂並對此樂此不疲,還能讓十歲的有一定認知水平的小學生也看得津津有味不亦樂乎.?而《海綿寶寶》更是成功俘獲了很多成年人的心,不得不說是一部經典的動畫作品。

海綿寶寶不想長大,他想要吃曲奇,想坐搖搖車,想要被親親。

想到他已經長大,到3點了必須要去工作,要去面對冰冷的成人世界,要表現得成熟像大人,他就放聲大哭。

動畫片誇張地表達了海綿寶寶想要被奶奶愛的需求與渴望,他在忍了一段時間後終於忍不住放聲大哭,並直接說出了一連串他的心聲。

《紅樓夢》中賈寶玉也希望自己被姐姐妹妹們關心著、在乎著,毫不掩飾自己的內心,自己哪怕死了也要有眾姐妹們眼淚流成大河,有點霸道,又有點幼稚可愛。

這種心境與第三十四回寶玉挨打後襲人寶釵等看望心疼他時不謀而合,他雖然身體被父親重打疼痛,但是他感覺到被在乎、被關心,內心早已忘了疼痛,甚至有點兒滿足自喜。

在《紅樓夢》這個青春王國里,寶玉也不願長大。

他不喜歡考科舉做官,被父親重打後,得到了賈母的特許,越發「日日只在園中游卧,每每甘心為諸丫鬟充役」,有時寶釵見機勸導,他反生起氣來,說「好好的一個清凈潔白女兒,也學的沽名釣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

他活潑的個性,純真的真性情,就是一個十幾歲的青春少年。寶玉是封建貴族階級中叛逆者的形象,他憎惡尊卑有序、貴賤有別的封建等級制度和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觀念,同情奴婢和下層人物,可以說是現在的暖男。

他嚮往自由,也熱愛生活。

不只是影視劇中的海綿寶寶和寶玉需要愛,屏幕外還有無數個海綿寶寶和寶玉需要愛與被愛。

生活,或許就是一個愛與被愛的過程,讓我們用心體會愛與被愛。

願愛者幸福,被愛者也幸福。

圖片:搜索於baidu.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2歲寶寶萌語樂翻天
寶寶如果表現出這三種「高智商」行為,爸媽們要好好培養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