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條河經常發水災,多年前乾隆皇帝的一個決定,害得百姓死傷慘重

這條河經常發水災,多年前乾隆皇帝的一個決定,害得百姓死傷慘重

賢主昏君都是皇帝後世評價,皇帝活著的時候通常都會將自己標榜為聖君之流,滿清皇帝乾隆就是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典型,我們不妨從一件事上來看看乾隆骨子裡是個什麼樣的人。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江淮熟,天下足。」這古老的歌謠不知流傳了多少個年代。但是,淮河也是一條非常不安分的河流,據歷史文獻統計,公元前252年——公元1948年的2200年中,淮河流域每百年平均發生水災27次。1194年黃河奪淮初期的12、13世紀每百年平均水災35次,14、15世紀每百年水災74次... ...

乾隆披上龍炮的第七個年頭,遇到一件讓他頭疼不已的事——「淮河水患」。天災屬於不可抗力,安排官員治理就好,為何乾隆會頭疼呢?

原來,淮河流域全部遭受洪水侵襲,水勢已經到了人力不可控制的地步,國內的水利專家們覺得,事到如今只有開閘放水,才能永絕後患。然而,開閘將水泄到安徽還是江蘇?這個問題引發兩地百姓爭端,所以,讓乾隆十分頭疼。

早年,清朝曾在安徽和江蘇兩地中界修築了一座高家堰堤壩,作為全國重點防洪工程,這本是利國利民的治水良策,可惜,這座堤壩存在一個弊端,那就是,如果淮河泄洪,堤壩會擋住泄洪路線,瀰漫開來的大水會倒灌向安徽地區。

對於安徽百姓來說,泄洪前必須打通高家堰,使洪水正確的流向下游,才能讓安徽免於災難;可江蘇百姓卻不這麼認為,倘若打通高家堰,位於下游的江蘇將失去防洪屏障,淮河的水將會淹沒江蘇。所以,高家堰打通與不打通,直接影響到兩地居民的家園存亡。至此,兩地百姓就這樣形成兩種聲音,並為此爭論不休。

曠日持久之下導致兩地居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時有爭執發生。

時年七月,安徽百姓苦於水患,聯名請求打通高家堰。地方官員不敢擅自動工,並未答應百姓的請求。眼見官員不作為,安徽百姓決定自己動手,第二天他們聚集在一起,扛著工具準備打通高家堰。江蘇百姓聽說了這件事,抄起傢伙前來制止,雙方一言不合直接動手,老百姓們掄起鋤頭菜刀砍作一團,甚至,不少百姓死傷在這場械鬥中。

地方官害怕事情越鬧越大,只能逐級上報朝廷,請乾隆皇帝定奪,究竟是開閘放水還是不放水。

乾隆詳細閱讀了地方官的奏章,在看到安徽百姓偷偷打通高家堰,並和江蘇百姓發生爭執的時候,乾隆大為光火,認為,兩地發生爭端錯在安徽百姓,說道:「安徽的老百姓只顧眼前利益,根本不考慮全國形勢。」乾隆當即斥責了安徽官員,說他們監管不嚴,使安徽百姓作亂。

之後,乾隆下達死令:「不到非常時期,絕不準打通高家堰堤壩。」乾隆的這句話意圖十分明顯,那就是犧牲安徽,換江蘇安寧。

此令一出,安徽的老百姓可就遭了殃。

眼看著淮河的水位日漸上漲,若不開閘放水,洪水將會決口。情急之下,安徽巡撫再次上奏朝廷,請求疏散安徽百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和損失。但是,讓任何人都想不到的是,乾隆居然冷漠地說道:「誰都不許通知。」

皇帝之所以會說出這種不人道的話,都是因為自己之前的命令會讓安徽老百姓覺得朝廷已經捨棄了他們。一旦自己的命令被傳開,老百姓們肯定會固執己見,強行挖開堤壩使大水蔓延至江蘇。江蘇始終都是國家收入的重要來源,該地區還有十分重要的大運河,所以,江蘇必不可少。開通高家堰,兩地均攤洪水,雖然,會降低總損失,但卻會傷己朝廷的財政收入,這是乾隆不想看到的。

何況,保住江蘇後,洪水還能淹死那幫安徽刁民,在乾隆眼裡這是個一箭雙鵰的好辦法。

但是,安徽巡撫不敢私自通知百姓,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洪流吞沒安徽。由於,先前並未接到任何關於泄洪方面的通知,安徽百姓根本沒時間撤離家園,被洶湧而來的洪水瞬間吞噬,之後,這起洪水在安徽造成的損失不可計數,無數安徽百姓死在這場災難中。

自古以來,兩地發生過無數次水禍,最終,國家領導人處理方式也大抵是棄安徽保江蘇,這本來就是經過斟酌後顧全大局的結果。從這個角度看,乾隆本無過錯,可是,他萬萬不該下令隱瞞真相,讓安徽百姓承受無妄之災。最讓安徽百姓心寒的,不是洶湧的洪水,也不是消失的家園,而是那句:「誰都不許通知!淹死他們算了。」

在財政與人民之間,乾隆十分精明的選擇了前者。之後,乾隆絞盡腦汁為自己樹立的聖君形象,也隨著這場水禍付諸東流,在老百姓眼裡,乾隆吹噓的「以民為本」其實就是扯淡。在這裡,乾隆曾自我總結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詡為「十全老人」。並作《御制十全記》,令寫滿、漢、蒙、藏四種文體,建碑勒文。但是,看到這一幕,乾隆到底算不算「十全」呢?

參考資料:

『《歷史上的淮河水患》、《十全老人-乾隆皇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在國外被當作「國寶」,但他依然決定回國,說:中國是無法替代的
一千年前,中國有一個神秘組織,打完元朝打明朝,打完明朝打清朝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