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噬血症女童生死未卜想吃家鄉粥 痴呆爺爺含淚輾轉3千公里送到

噬血症女童生死未卜想吃家鄉粥 痴呆爺爺含淚輾轉3千公里送到

廣西昭平縣大山裡的韋國純和陳桂香已經50歲出頭,老夫妻以養蠶為生。兒子和兒媳結婚後有了個寶寶,韋國純給她起名叫寧寧,寓意健康安寧。誰知寶寶剛滿2歲,突然發燒,最後被查出患有噬血症!老兩口身體都不好,韋國純有高血壓,陳桂香有心臟病,兒子和兒媳不敢告訴老兩口,就說女兒得了急病,要轉到北京去治療,誰知一走就是半年。每次兒子打電話都說孩子很好,只知道要錢,隨後匆匆掛斷。

老兩口遠在距北京近3000公里的大山裡養蠶為生,孫女病了,他們如坐針氈。「平常一季下來,能賣1萬塊錢左右,不知道孫女得的啥病,聽兒子講,一天就要1萬多塊錢,一季收入不夠一天治療費,我們都是老實本分人,是前輩子造了孽啊......」陳桂香哭訴說。奶奶的顆顆熱淚,滴入了沒有青菜的麵條中。

寧寧今年3歲,去年突發高燒,被確診為噬血細胞終合症。病魔纏上了小小年紀的她,從此這個家庭再也沒有安寧。反反覆複發燒2個月,在廣西某醫院化療了無數次,化療到最後,孩子被激素折磨得不成樣子,花費了近40萬元。誰知沒過多久病情複發,一家人又東拼西湊,借了1萬多塊錢,到北京求醫。幾家醫院都判了死刑,但父親韋榮標還是不放棄,繼續轉院。在孩子生命倒計時的悲痛時刻,奇蹟出現了,寧寧挺了過來。

圖為寧寧的家,在廣西宜州的邊遠山區,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又遭遇重創,在支出了近40萬化療費用之後,本以為孩子就此能過上正常的生活,但是病魔再次給了這個陷入絕望的家庭沉重一擊:化療後沒過多久,2018年1月26日,小孩又開始反覆發燒。到醫院檢查之後,發現是噬血症複發了,經過連續6周的化療之後還是反覆發燒,從此這個困難家庭就走上了借錢續命之路。

圖為小寧寧在北京某醫院治療,之後因便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進了重症監護室,面對管子扎進肺里、胃裡抽血,小寧寧都表現出非一般兒童所能承受的堅強。經過12天的治療之後,醫生讓馬上繳納40萬元押金進倉做移植,另外準備40萬元預防感染!父母驚呆了,家裡已是一無所有,借無可借。

寧寧不停地化療,吃藥,2個月不能吃任何東西,餓的時候就向爸爸哭求:「我要吃玉米粥,我要吃爺爺煮的玉米粥......」可是爺爺遠在3000公里之外的廣西偏遠山村,根本吃不上。

5月20日,寧寧爸爸給遠在廣西宜州的父親哭著打電話,說女兒寧寧移植失敗了,帶病毒的細胞瘋長,肺部感染嚴重,肺還漏氣了,想讓老兩口來北京看看孫女一眼。韋純國瞬間暈倒在地,寧寧奶奶也痛哭失聲。已經半年沒有見過孫女的他,無時無刻都在想著自己的乖孫女,孩子從出生後,兒子兒媳就出去打工,孫女是自己和老伴一手帶大的,他比誰都疼愛孫女。自從寧寧患病以來,他因為焦慮也患病了,從一開始的茶飯不思到最後的喃喃自語。

韋國純暈倒後醒過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給兒子,給他買車票,要去北京看孫女。韋純國覺得老伴有心臟病,就堅持不讓老伴去。隨後簡單地收拾了幾件衣服,帶上了孫女最愛吃的白玉米,想給孫女煮她最愛吃的玉米粥。由於他們家距離北京太遙遠,從家裡坐車,要先坐摩托車到鎮上,在坐農班車到縣城,坐長途汽車再到機場,要換乘四次交通工具。兒子趕忙幫他訂了飛往北京的機票,考慮到他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讓他把坐車路線一一寫在紙上。

「俺不喂蠶寶寶了,我要到北京去看孫女去,看看她到底得的啥病,半年沒見了,不知道啥樣了......」奶奶陳桂香哭著收拾行李,韋國純輕聲安慰,勸阻了她。

上了開往機場的大巴車上,韋純國一路上喃喃自語,叫著寧寧的名字。手機也沒電了,走的太急沒帶充電器。加上暈車和阿爾茨海默症,也從來沒出過遠門,下車後的韋純國走丟了,兒子韋榮標一直打電話都打不通。無奈韋榮標求助於當地誌願者,經過志願者的一夜尋找,才在一個小旅館找到了韋國純,小旅館的老闆告訴志願者,因為當時看他下車後在附近轉悠了幾個小時,天色已經很晚了,才問他要不要住宿,於是開了個房間就讓他住下了。

5月21日,北京的志願者接到了已經迷迷糊糊的韋國純,並帶去了孩子所在的醫院。韋國純見到了半年多未見的移植倉里的孫女,悲喜交加。他哭泣著對著移植倉的玻璃自言自語到:「寧寧你受苦了,孩子,爺爺來了,你要乖,你別怕.....」寧寧看著窗外的爺爺,非常開心,對爺爺說:「爺爺、爺爺,給我煮玉米粥啊......」

一扇玻璃窗把他和孫女相隔開,這是最近的距離但不能相擁,也是最遠的距離,也許因為治療費不到位,將生死永離別。探視時間到了,護士催促著,兒子也勸他說,明天再來看吧。韋國純久久不肯離去。他對著玻璃窗內的小寧寧,豎起了大拇指,說寧寧加油!小寧寧看到爺爺的表情,也豎起了大拇指。

在兒子韋榮標租的蛋殼公寓里,韋國純正在煮著玉米粥。「我的寧寧最愛吃爺爺煮的玉米粥了,我想讓她多吃一點,病才會好起來......」煮好粥的韋國純,親自把粥送去了醫院,看著孫女在裡面吃著,爺爺露出了久違的微笑。這個慈祥又樸實的老人,用他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著對孫女的愛。添加微信公眾號:西楚朗雨,更多感動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楚朗雨 的精彩文章:

仡佬族村民用利斧為古樹開張「嘴」 喂祭品,收千斤楊梅釀酒!
大媽日扛樹段萬斤月入近2萬:男人不行我們扛

TAG:西楚朗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