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可笑的古代「隱身術」:自欺雖易 欺人卻難

可笑的古代「隱身術」:自欺雖易 欺人卻難

《笑林》是三國時魏國邯鄲淳撰寫的一本笑話書,記載了許多俳諧有趣的故事,讀來頗令人解頤。

書中的笑話,很像周星馳的喜劇,一開始惹人發笑,笑完之後卻往往引人深思。比如記載楚人隱形的這則笑話,就是如此。

這則笑話的主角是楚國的一個窮書生,他之悲哀可笑,不僅僅在窮,更在於迂。此人讀《淮南子》,書中說螳螂窺探蟬時,常常用樹葉遮擋掩護,可以隱蔽自己。

這個人要麼是理解能力不行,要麼是想像力太豐富。他看到《淮南子》的這段記載,認為螳螂用來遮擋身子的樹葉,具有隱形的功效。於是,他便站在樹下仔細觀察,費了老大勁,才看到一隻正在捕蟬的螳螂。

他很興奮,激動的把摘擋螳螂的那片樹葉摘了下來。可能是興奮過頭,或是太過小心翼翼,這枚樹葉不小心落到樹底下,而樹下原先已經有許多落葉,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隱身的那枚樹葉了。這個楚人倒沒有灰心,他仔細地掃集收取樹下的樹葉,裝了好幾筐子拿回家。

回到家裡之後,他一片一片地用樹葉遮蔽自己,一本正經地問老婆說:「你看不看得見我?」妻子開始總是回答說:「看得見」,經過一整天,他老婆不耐煩了,於是只得哄騙他說:「看不見」。

這下可把楚人高興壞了,他認為他已經找到了可以隱形的法寶。於是乎,他攜帶著樹葉進入集市,當著別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非常不幸,那片得來不易的樹葉並未讓他成功隱形,所以很快就有差役過來將他捆綁起來。

不幸中的萬幸,縣官在聽完事情的原委之後,可能覺得他只是一個迂腐的書生,並且事情很搞笑,所以也就沒有追究他的責任,放他走了。

有朋友聽完這個笑話後說:「這個人就是讀書讀傻了,古人說開卷有益,若是像他這樣開卷,還是不開的好。」這個說法是不錯的。

我想這個楚人,顯然不是一個認真的讀者,所以他對於《淮南子》的解讀才會鬧出這種笑話。他之所以窮,恐怕與此種不認真而又想走捷徑的心態有關吧。

楚人的這個故事,也讓我想起了《呂氏春秋》中記載的掩耳盜鈴的故事。這兩個故事中的主角,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非常篤信自己的方法有效,並且對此非常的得意。

作為旁觀者,我們毫無疑問地知道這是自我欺騙。但若反過來,若我們自己就是當局者呢?是不是也會像他們一樣堅信不疑呢?

也許我們追求的不是隱形,也不是要盜竊鈴鐺,但從本質上來講,我們追求的很多東西,是不是也可能就是「隱形」、「鈴鐺」之類的呢?

市場上的人、差役、縣官能夠清清楚楚的看到「隱形」的楚人,別人也能夠聽到鈴鐺的聲音,意味著自我欺騙雖易,欺人卻難。

所謂自欺欺人,其實別人何曾被欺,大多數時候,我們欺騙的只是自己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不學習的人 語言無味 面目可憎
化干戈為玉帛:燭照千年的中國智慧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