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融創再對萬達下手,這回還會蹚渾水嗎

融創再對萬達下手,這回還會蹚渾水嗎

去年夏天,融創首次購入萬達資產。時隔半年,融創再次對萬達下手!此番會否重蹈投資樂視失敗的覆轍備受關注。

28日晚發布的公告顯示,融創計划出資95億元或等值港幣,購買萬達商業約3.91%股份的事項獲股東正式批准。

該事項緣起自今年年初。1月29日,萬達集團官網宣布,騰訊控股作為主發起方,聯合蘇寧雲商、京東、融創中國與萬達商業在北京簽訂戰略投資協議,計劃投資約340億元,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其中,融創中國和蘇寧分別投資95億元,持股比例3.91%。按此比例計算,萬達商業此次融資整體估值約2429億元。

融創與萬達再次牽手的消息剛一落地,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便對新金融記者表示,對於融創來說,當前收購萬達有很強的信號意義。「第一、通過此類股份認購,有助於為萬達提供更充裕的資金,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內容。第二、對於融創來說,此類認同也是和萬達可以形成更緊密的合作,尤其是圍繞文旅產業,未來可以形成更多的合作內容。第三、類似收購從側面也說明融創的資金方面還是比較充裕的,其在併購方面依然具有較好的實力。」

融創官方則回應稱,萬達在線下生活消費和文創領域有很深的積累,本次戰略合作後,萬達將與投資方開展多方面的合作,融創相信這能進一步加強萬達的競爭優勢,有投資價值,也有發展前景,並進一步提升融創在商業地產領域的運營水平和資源整合能力。

一直以來,有著英雄主義基因的孫宏斌都是房地產業的超級明星,做事當機立斷不拘小節。佳兆業、融科、金科、鏈家、樂視……孫宏斌近兩年出手收購的項目不計其數。

然而,上次入局樂視已是蹚了渾水,這次入局萬達難道又成接盤俠?業內人士表示,大開發商崇尚狼性文化,前幾年在市場廝殺中異常兇猛,拿地槓桿很高。當前,政府又開始對地產商高壓管控,房企負債高企、利潤攤薄,生存越來越難,孫宏斌從商業地產角度探索融創業務多元化不失為明智之舉。

事實上,孫宏斌僅僅花了半年,就讓融創從純地產開發商,一舉成為涉足影業、泛娛樂和酒店業的巨頭。這種模式此前沒有一家開發商走過,也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有如此的速度。

當前房企的生存有多難?看完負債率能驚呆吃瓜群眾。Wind數據顯示,2017年136家上市房企的平均負債率達到79.1%,創下2005年以來的最高位。其中,萬科、綠地控股、保利地產的負債達到驚人的9786.7億元、7550.8億元、5382.1億元。

今年一季度末,房企資產負債率進一步上升至79.42%,資產負債率超過80%的A股上市房企近40家,萬科的負債也終於突破萬億,恆大、碧桂園、融創和綠地四家公司的負債率在85%以上。

背著如此沉重的債務,融創此番購入萬達資產的95億元從何而來?畢竟投資樂視失敗後,孫宏斌在3月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認賠:「提了165.5億元,你說還怎麼壯士斷腕,腦袋都砍了……」

然而從財務狀況分析,即便如此巨虧,融創底氣仍在、元氣未傷。

西南證券研報指出,2017年融創實現營業收入658.7億元,同比增長86%,實現核心凈利潤111.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59%,業績增速超出預期。得益於公司對拿地成本的優異控制,2017年公司報表毛利率為20.7%,較2016年上升了7個百分點。2018年前三個月,融創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金額752.9億元,同比增長65%,全年銷售額有望突破4500億。

關鍵指標顯示,2017年末融創持有現金967.2億元,約為短期債務的1.2倍。公司的平均融資成本為6.2%,與2016年基本持平,公司擁有多種通暢的融資渠道,財務風險可控。

而在規模化競爭格局背景下,海外發債成為房企短期融資渠道的主要選擇。5月11日,發改委網站披露信息顯示,融創中國、萬科企業、華遠地產、金科集團、首創置業、泛海控股、力高地產、旭輝集團等房企境外發行債券經國家發展改革委予以備案登記。截至2018年前4月,房地產企業海外資本市場融資數據達到了233.2億元,同比2017年1-4月的112.35億美元上漲幅度達到了107%。4月單月發債金額達到了88億美元。

海通證券分析師對新金融記者表示,融創土儲豐富且優質,有條件採用更為嚴謹的投資發展策略,提高拿地標準,放緩拿地節奏,從而降低槓桿水平,凈負債率有望大幅改善。

與此相印證的是,5月4日,恒生指數公司正式公布2018年一季度檢討結果,融創中國入選恒生中國(香港上市)25指數,並將於6月4日正式納入。恒生中國(香港上市)25指數的成分股主要涵蓋大型國企及優質大型藍籌民營企業,納入該指數也意味著年內融創中國有望入選恒生指數,十分有利於國際投資機構將融創中國股票納入其資產配置範圍。

有分析指出,強者恆強的龍頭房企已進入盈利穩定期,市場給予的平均PE倍數為10.9;按此PE倍數,融創中國2019年歸屬於母公司利潤預計將超過300億,由此計算的估值約為人民幣3270億元。

新金融記者 鄒昶昊

責編:大可、文鴛、閣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金融傳媒 的精彩文章:

又一家百億金融平台被查!天津多家網點關閉
多米尼加:加勒比海上的美麗島國,你心動了嗎?

TAG:新金融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