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後俄羅斯獲得了一塊戰略要地,從此北約夜不能寐

二戰後俄羅斯獲得了一塊戰略要地,從此北約夜不能寐

原標題:二戰後俄羅斯獲得了一塊戰略要地,從此北約夜不能寐


二戰後美蘇兩大集團開始了冷戰,先後成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兩大陣營展開激烈的對抗和軍備競賽。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到80年代,雙方各有攻守,直到蘇聯解體,這兩大集團的對抗才得以結束。


戰後,美國以幫助歐洲國家抵抗法西斯勢力功臣自居,經濟上對歐洲國家實施「馬歇爾計劃」,以援助歐洲國家儘快恢複發展經濟,軍事上於1949年4月成立了包括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義大利在內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之後希臘、土耳其、聯邦德國、西班牙加入其中。使北約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軍事組織,成為美蘇對抗的重要抓手。


蘇聯為了同北約對抗,聯合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以及民主德國在1955年5月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從而開始了雙方冷戰。


但是,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華沙條約組織宣布解散,而與之對抗的北約此時並未解散,北約反而加快了擴張的步伐,將原先的華約成員國悉數納入麾下。同時繼續挖蘇聯的牆角,把原蘇聯加盟成員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吸納進北約,然後北約將勢力範圍推進到白羅斯、烏克蘭、喬治亞一線。


北約的東擴主要針對的是俄羅斯,這將大大壓縮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因此俄羅斯強烈反對北約東擴,於是雙方在烏克蘭展開了博弈。現在的烏克蘭政府走得是親西方路線,因此烏克蘭一心想加入歐盟和北約,但是由於俄羅斯的反對,歐盟和北約暫時拒絕的烏克蘭的請求。


烏克蘭地處歐盟和俄羅斯之間,北約視烏克蘭為進一步擠壓俄羅斯生存空間的前沿陣地,俄羅斯視烏克蘭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和緩衝區,因此雙方博弈的結果就是烏克蘭陷入動蕩不安的危機之中。


即使北約將勢力範圍推進到烏克蘭一線,也不能完全封堵俄羅斯西進的通道,因為俄羅斯在二戰後還從德國獲得一塊戰略要地。1945年柯尼斯堡戰役後,蘇聯紅軍佔領這座位於德國東普魯士的城市。戰後,根據《波茨坦協定》,柯尼斯堡及周邊地區成為蘇聯領土,其後蘇聯將其改名為加里寧格勒。



加里寧格勒地處波羅的海沿岸,北部和東部與立陶宛相鄰,南部與波蘭接壤,西側與波羅的海相鄰。加里寧格勒現為俄羅斯在歐洲腹地的一塊飛地,面積1.5萬平方公里。

戰後,蘇聯對加里寧格勒進行了重建,由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冷戰時期蘇聯將波羅的海艦隊的總部設在這裡,成為雙方交鋒的前沿陣地。


針對北約東擴,以及北約在東歐國家頻繁的軍事演習,俄羅斯從2016年開始在加里寧格勒部署S-400防空導彈系統和「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



S-400防空導彈是是俄羅斯陸基移動式中遠程防空導彈系統,是俄軍防空部隊現役最先進的主力裝備,其最大射程400公里,能同時瞄準72個目標、攻擊36個目標。


「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是俄軍最新型戰術導彈系統,射程可達500公里,能夠全天候對特別重要的小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任務,具備機動性強、隱蔽性高以及導彈作戰準備時間短等特點。


俄羅斯在加里寧格勒部署這些利器以後,將直接威脅歐洲的腹地安全,但是加里寧格勒周邊的國家,沒有任何有實力的軍事力量可以同俄羅斯相抗衡,加里寧格勒被稱作「刺向歐洲腹地的利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銘蘇先生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為何力挺敘利亞?原來兩國深交已久!
土耳其為何怒懟以色列,兩國究竟有何利益衝突呢?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