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反思王鳳雅事件:易變的節奏,幾天前罵人惡魔幾天後紛紛道歉

反思王鳳雅事件:易變的節奏,幾天前罵人惡魔幾天後紛紛道歉

反思王鳳雅事件:易變的節奏,幾天前罵人惡魔幾天後紛紛道歉

對於這樣的結果,我一點也不驚訝!

那天,當那篇帶節奏的文章在網上開始發酵的時候,朋友就將其轉發給了我,我一看,這題材真的非常之好,非常煽動人心。看那篇文章暴漲的數據就可以預見「王鳳雅小朋友」這事情一定會在網上爆炸。

但是我並沒有按著那篇文章的思路去寫「王鳳雅母親」詐捐導致「王鳳雅小朋友」病情惡化死亡。

因為我覺得那篇文章明顯就偏向「愛心組織」,幾乎就是「一面之詞」,所以我查閱了更多關於「王鳳雅小朋友」捐款的報道和信息。

果然,那篇文章是非常有問題的。所以我最後寫的文章里,並沒有些「詐捐」。而是寫的「王鳳雅小朋友」家人們對於「治不好」的理解。

當然,隨後網上大面積出現了「詐捐」的報道,然後媒體深入了解,然後反轉。這都是司空見慣的劇情了。

幾天前大家都還在罵王鳳雅母親是魔鬼,惡毒母親,不是人。

這兩天網友們紛紛表示道歉,說冤枉她了。

反思王鳳雅事件:易變的節奏,幾天前罵人惡魔幾天後紛紛道歉

互聯網時代,新聞也是快餐式的。

網上隨便扔出個什麼東西,就能炸起一波。不管真假,「有來源」就可以。

所以造假的馬化騰回應「騰訊的夢想」的截圖,能被各大權威媒體報道。一位母親。能在幾天之內「人設」反轉。

當然,事情「求證」難度不一樣,有的網上搜一搜查一查,就可以知道。有的則需要向當事人求證,綜合各種線索整理。

但是「求證不求證」這個步驟很重要。有些事,明明網上一搜就可以知道真假。但是他們不去搜。

為什麼?因為需要「流量」。在「流量」的驅動下,他們需要這種「負面的熱點」,甚至「人為製造負面熱點」。

幾天前優酷製造的「章子怡橫死」事件,就是典型的追求流量無下限的操作。這次是編輯太放肆,被網友們撕了,之前有沒有呢?肯定從來也沒少過。

互聯網時代,人們為了「流量」,往往會製造煽動性的東西,我們更需要理性的去看互聯網上的資訊、文章。

被帶節奏的後果,可以很嚴重,有人會冤死的,知道不?

最後,會好君還是認為「小鳳雅」還是死於家人們對於「能不能治好」的錯誤認識。

醫生不敢說100%會治好。

治了不一定會好,

但是不止一定不會好!

小鳳雅從早期惡化到晚期的過程中,家人們有很多機會給予更好的治療的,但是他們一直因為醫生「給不了能治癒的肯定」而放棄。

這是令人痛心的現實!

反思王鳳雅事件:易變的節奏,幾天前罵人惡魔幾天後紛紛道歉

會好君說:

事情的真真假假,請耐心一點

可能結果就不一樣了!

另外,該治病的一定要治!

不要因為醫生沒有把握就不治了!

如果你也覺得不錯

就發給朋友和家人們看看

反思王鳳雅事件:易變的節奏,幾天前罵人惡魔幾天後紛紛道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會好健康匯 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身上出現了一簇一簇的疹子,一碰就疼,那是「腰纏龍」了
海爾!民族品牌的臉呢?

TAG:會好健康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