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研究表明,童年時期的情緒壓力會導致焦慮、代謝紊亂和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童年時期的情緒壓力會導致焦慮、代謝紊亂和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童年時期的情緒壓力會導致焦慮、代謝紊亂和心血管疾病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第一個證據,表明嬰兒時期的情緒壓力對身體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並可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導致疾病。

嬰兒時期的心理壓力極大地改變了一種叫做GABAA受體的重要蛋白質的數量,這反過來可能會改變心臟、肺、腎臟和膀胱的工作方式。

人們已經知道,GABAA受體數量的變化會導致某些腦部疾病,但朴次茅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壓力也能改變其他器官的表達。

藥學和生物醫學科學院的研究小組研究了GABAA受體在第一次接觸到壓力的小鼠的次級器官中的行為。

該研究提供了希望,希望針對這些受體的藥物能夠治療一系列的疾病,從高血壓到哮喘,從糖尿病到炎症性腸病。

這項研究發表在《分子神經科學前沿》上。

研究人員傑羅姆·斯溫尼博士說:「GABAA受體被認為是控制大腦活動的重要靶點,是現代醫學中用於治療癲癇、焦慮以及誘導手術麻醉等腦部疾病的許多藥物的重要靶點。」

「我們驚訝地發現,這些蛋白質也被發現在大腦之外如此廣泛地表達。」

嬰兒時期的壓力極大地改變了身體的器官。

「與正常情況下相比,GABAA受體數量的巨大壓力引起的變化是耐人尋味的。」它將改變器官功能,我們認為,這將導致器官疾病。

這項研究是在Swinny博士的實驗室進行的,他是神經藥理學的讀者,也是作者之一。

他說:「長期以來人們都知道,童年的逆境,如忽視或虐待,會使人在以後的生活中出現一系列的疾病,包括精神疾病,如焦慮、心血管疾病或代謝紊亂。」

「然而,這類情緒挑戰如何影響我們體內不同器官的正常功能仍然是難以捉摸的,這阻礙了有效藥物療法的發展。」

他說,人類的中樞神經系統是為了承受壓力而設計的,而且一定程度的壓力使人類能夠適應和生存在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當接觸到壓力時,問題就開始了。

「持續的威脅對我們的生存是有害的。嬰兒的神經系統還不夠成熟,不足以應付長期暴露在我們的壓力反應中的化學物質。因此,這樣的經歷往往會使他們的身體和心智的正常發育發生變化。

「我們對大腦中的這些蛋白質有很多了解,這使我們能夠開發相關的藥物,比如焦慮。」我們希望這種對壓力和這些受體的新認識最終能夠應用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和胃部不適等多種疾病。(螺絲釘 20867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來寶科學 的精彩文章:

如何停止新生兒的打嗝?
科學數據顯示,蘋果才是2型糖尿病的完美零食,你吃對了嗎?

TAG:來寶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