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孫權殺死關羽,是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三國:孫權殺死關羽,是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三國時放還俘虜的情況並非沒有,如袁術大將橋蕤,劉備零陵太守郝普。和處決關羽的區別在於,呂布和當時的孫權還不想把事情做絕。

換言之,孫權處決關羽,攻殺一大批荊州幹部的時候,就已經決心與劉備決裂。吳軍追入川中,陸遜等屯兵巫縣,其用心已昭然若揭。事後劉備狂怒不已發誓報仇,孫權又派諸葛瑾求和,是非常可笑的行為。

至於放還關羽等人所能給東吳造成的威脅,其實非常有限,擔心純屬多慮。益州本身沒有大湖停泊戰船,水軍實力有限;劉備軍在荊州經營十幾年、歷經戰陣的精銳水軍也隨關羽全軍覆沒。所以,劉備東征缺乏可與東吳匹敵的水軍,與當年劉備大軍進逼益陽和孫權談和時已不可同日而語。這點註定劉備東征凶多吉少。

其實看待孫劉聯盟破裂的這段歷史,一定要清楚的明白這麼一個事實,即攻略益州是三國東吳政權從始到終的核心戰略,優先順序遠高於攻略徐州。

所以綜上所述,開了上帝視角以後就能明白,孫權處決關羽並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東吳的實力直到蜀漢滅亡的那一刻也無法突破永安。換句話說,攻略益州對孫權來說其實是一步死棋。付出了那麼多,堅持了那麼多年,也永遠無法實現。

關羽如果活著,在劉備軍攻略隴右、涼州的戰爭中還可以率領騎兵對曹作戰;而關羽死了,孫劉聯盟就損失了一位稀有的精通騎兵戰術的名將,死的非常無謂。

孫權做了一件沒有意義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若不是此人英年早逝,恐怕就不會有劉備、曹操,孫權三人三國鼎立
三國周泰的人物生平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