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撐住了三觀崩了劇,這是最大的無趣

撐住了三觀崩了劇,這是最大的無趣

第十放映室

就愛瞎說大實話

5月8日,《上海女子圖鑑》接棒《北京女子圖鑑》在優酷播出。

眼力好的觀眾應該會記得,《上圖》的女主羅海燕(王真兒 飾)在《北圖》中有過一次短暫出場。

雖然劇情里,羅海燕被陳可(戚薇 飾)搶了單子,實力之爭似乎落得下風。

但是短短几個鏡頭裡,已經讓這位滬漂女主得到不少觀眾偏愛:長得比陳可高級多了。

加之上海的城市特質,也讓觀眾對本劇有了更加「時尚化」「精緻化」的期待。

日本幕後團隊的參與,上海的摩登都市感,確實沒有讓這種希望落空。

大到城市霓虹閃爍的夜景,小到街角定製西服的老店,以及時不時出現的上海話、老洋房、本幫菜,處處可見精緻化的努力。

整部劇的日系濾鏡很重

然而除去這些表層的東西,落腳故事本身,《上圖》有比《北圖》高級在哪裡嗎?

追完一半劇情的我,逐漸失去耐心並且感到一絲無聊。

同樣改編自《東京女子圖鑑》,《上圖》與《北圖》的故事框架都與原作相差無幾。

起點是小鎮姑娘,終點是都市精英,中間歷經職場與情場的升級打怪。

就連她們經歷的男人們,都可以統一歸納為幾大類型:

想回老家的初戀,不想結婚的富二代,本地有房的媽寶男,帶你見世面的老男人,肉體誘惑的小狼狗,以及長情陪伴的備胎

幾大基礎類型打底,剩餘類型自由填充。

上:「北京男子圖鑑」;下:「上海男子圖鑑」

所以,劇情實在沒有什麼新鮮的地方。

老實說,這兩部翻拍劇的製作質量都不差,為什麼一再被詬病遠比不上《東京女子圖鑑》呢?

大部分人將原因歸結於:東京的女主綾完全是靠自己的打拚,感情線和事業線是分開的。

言下之意,國內的《女子圖鑑》仍舊是靠男人上位的偽大女主戲,三觀不正

如果硬要掰扯三觀的話,陳可和羅海燕的原型——《東京女子圖鑑》的女主綾,絕對是三觀最不正的一個

她出身小地方,但是從小就渴望生活在大都市。

17歲對未來沒有任何打算,還天真以為自己會被星探發現,成為模特或者明星。

可愛,也是一種女性魅力

東京吸引她的東西十分物質化:潮流、美食、居住條件、夜生活等等等等。

而非「夢想」、「自由」這種空泛的字眼。

再到後來,為了追求更高階層的生活,綾甩了同甘共苦的男友,又被富二代渣男甩。

為了高品質生活體驗,當了有婦之夫的小三;為了安穩下來,與有房產的丑大叔結婚。

故事結尾,綾挽著男閨蜜的手,似乎閱盡千帆心安吾處的樣子。

然而對面一位貴婦走來,她的慾望再度被燃起,像恐怖片中永遠沒有止境的結局。

如果說她的不同階層的男友都是通過自我提升才得以遇見,同樣可以說她通過男友穩固了某個階層的生活品質,並獲得了進階的眼界和資本。

國內被改成了對名牌包的執念

說這些並不是想污名化《東圖》的女主綾。

《東京女子圖鑑》的目的,本就不在於塑造一個引發共鳴的勵志人物形象。

而是用有距離、有爭議的人物反映日本社會的某種生活價值取向。

相比三觀先行,日劇總是先立人物

對綾童年時期、青春期的各種細節刻畫,完成了她的慾念升級。

幼時是一個別人有什麼自己也跟著要什麼的亦步亦趨者;

長大後逐漸成長為一個用慾望驅使自己打破階級壁壘的主動追逐者。

人物性格的確立,便讓其所謂行為動機和價值觀念變得有理有據。

所以日劇中,不管是「喪」如《逃避雖可恥但有用》,還是「婊」如《東京女子圖鑑》,儘管我們不一定認同她們的三觀,但卻能理解人物的選擇。

本劇結尾,綾的慾望並沒有隨著新任婚姻而終止。

然而陳可和羅海燕,卻是面目模糊的形象。

她們最初就像所有的大學生一樣,對為什麼留在北上廣充滿迷茫。

為了迎合普通人定位,人物的形象毫無鋒芒,「欲味兒」全無

而像綾這種富有攻擊性的女性角色,並不符合國產劇的「尺度」。

因此,女主人設首先要進行一番價值觀上的修正,這也是國內翻拍會變味的原因

劇情移植到國內,其根本任務已經不是反映個體價值取向那麼簡單,而是想打造成讓當今都市女性感同身受的勵志情感劇。

「感同身受」決定了主角的定位要有代入感,所以起點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比如,滬漂的羅海燕與北漂的陳可,剛開始就是國內典型的「普通女生」模板

來自安徽阜陽/四川成都的小城姑娘,上海某大學/成都某大學的本科學歷,以及一段穩定單純的大學戀情

左:羅海燕的歲月靜好,右:陳可的轟轟烈烈

「勵志」決定了女主要通過正常奮鬥獲得令人羨慕的成就和地位,整體不能挑戰主流價值觀。

《北圖》中,陳可尚且保留了一些比較直觀的物慾表達,一不小心就會出現直踩觀眾雷區的語錄。

但是涉及情感戲,女主一定要擺正姿態。

不管經歷幾任男友,失戀都要一樣悲傷。

即使是與長相抱歉的媽寶男離婚,也要用OST和慢動作回放,渲染一下陳可的傷感情緒:

你看,我是付出了真心的,並非為了錢跟誰在一起。

北京與東京女主面對離婚的不同神態

《上圖》的三觀被凈化得更加明顯了。

雖然劇情也沒逃過包包,但與陳可的純粹物慾並不相同。

男友給羅海燕買的范思哲是高仿,被室友認出只不過傷了自尊而已。

第二天她仍然背著帆布包去面試,對男友沒有任何責難。

講真,這款范思哲要多醜有多醜

為了給男友買下800塊錢的西裝袖扣,她答應去陪室友應酬。

但是中年男人的猥瑣舉動讓她半路就倉皇逃跑。

工作後,有了上海本地的男朋友,也沒想著蹭人家房產,而是要自食其力地買房子。

GIF

最新劇情中,好不容易有點三觀偏離的情節——羅海燕被香港富商包養了。

但對不起,善良耿直如羅小姐根本毫無察覺,只是「被小三」行為。

哪怕接受了閑哥(馬德鍾 飾)送給自己的卡地亞手鐲,畢竟還有一層浪漫關係作為包裹。

這樣一個被三觀架著的人設,說她傻白甜都比「甘願當小三」要好。

手鐲之後就是房卡,多麼明顯的權色交易行為

如何解釋一個資質平平的女生走上了人生巔峰,中間的過程決定了故事有沒有可信度。

《北圖》中,其實陳可展現出了一定程度的人物複雜性。

比如工作中的小心機

第一份工作中,老員工拖欠她墊付的各種費用,她一個個去收賬,謊稱自己是拿老闆的備用金付的;

第二份工作中,上司出差想潛規則她,她並沒有一身正氣手撕上司,而是用較高的情商給巧妙化解了。

她也不忌諱使用女性魅力獲得好處:

與猥瑣老鄉撕破臉,也不忘拿到他介紹的工作機會;

看破飯局關係的虛偽可笑,仍接受了老總們給的跳槽機會......

若看齊現實,畢竟一個有野心有手段的女人事業有成,才是令人信服的。

反觀《上圖》中的羅海燕,三觀清白到儼然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只不過憑藉筆試中給競爭對手打了10分感情分,就被4A廣告公司給錄取了,還被上司選去親自調教。

老實本分地加班、學英語、做提案,兩年內升到了客戶經理,然後事業一路綠燈做到了業績全公司第一。

還在大海上買了公寓。

工作中總是遇到貴人,上司Scarlet是她的人生導師,同組的上海姑娘Kate從生活到工作對她處處提點,老鄉Damond也處處幫襯她......

大概,這是一個靠人緣和運氣進階的女主。

唯一能打破這種個無趣人設的橋段,結果都是劇情自作聰明的「腦內小劇場」。

6集之後,《上圖》也開始了《北圖》平均兩集一個男性角色上下線的戀愛速度。

突然暴走的人生進度條,將羅海燕的生活從枯燥的職場奮鬥一下轉變成了男人簇擁的活色生香。

前後畫風的差異讓故事和人設都有了斷裂感。

盛一倫、李程彬、馬德鍾登場

陳可的進階之路,呈現出過多的雞飛狗跳,羅海燕這邊,則是主角光環傍身的順風順水

《女子圖鑑》的本土改編,堆砌了那麼多典型人物圖譜和平凡生活中的事件,還有劇中過來人耳提面命的人生格言,為什麼還是讓人少有共鳴呢?

一方面編劇要刻畫一個人人可以接近並代入的普通人形象,所以女主有著不高不低的出身,品味、境界也未有超越普通人之處;

另一方面編劇又要刻畫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戲劇性人物,賦予她們敢拼敢想的勇猛精神,並帶領普通人進入她們暫時無法達到的品質生活、職業高度。

當你以高度模板化的角色、事件試圖尋求觀眾的共鳴,一旦當你的人物步調快於現實生活了,代入者便會產生抵觸心理:

我可沒那麼多升職加薪,也沒那麼多泛濫桃花,更別想畢業幾年就能在北京、上海買房了。

廣告狗都這麼有錢的嗎?

「幸福不是故事,痛苦才是。」

換言之,好的故事不是看你如何平步青雲,過上幸福的日子,而是要讓我們看見人物的內心掙扎以及突圍之道

目前看來,這方面《上圖》做得還不如《北圖》。

起碼陳可在愛情和歸屬感哪個更重要、回家給母親盡孝還是留在北京創業、如何面對自己無止境的慾望等問題上,有足夠的猶豫和掙扎。

羅海燕則除了畢業後猶豫要不要為了男友離開上海之外,幾乎沒有什麼事件給她設置了障礙。

原生家庭的羈絆,目前更是一筆未提。

如此一來,劇情看著就像是加班廣告和買房廣告:好好加班就會升職加薪,攢錢買房就會實現精神獨立。

這樣的故事你會信嗎?

有人評價《東京女子圖鑑》是「一群日本綠茶婊的內心獨白」,但是越婊看得越爽。

《北圖》和《上圖》是對《東京女子圖鑑》不同程度的三觀凈化版,可是當它們的「三觀越正」,故事反而看著越無聊

明明一個講述女性慾望的故事,卻不敢大大方方說出來,多虛偽。

從翻拍決定迎合大眾的三觀開始,它們就已經註定是被觀眾挑三揀四的被動姿態。

只有庸常的故事才想著迎合大眾的三觀,而不是挑戰它,將不同的生活哲學展現給人看。

互動話題

你的慾望是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十放映室 的精彩文章:

《犬之島》,暖心雞湯還是暗黑童話?
給你們挖到一部燃到爆的日漫神作

TAG:第十放映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