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看見軍中來了一個挖煤者,立刻向慈禧保證:三天攻佔南京

曾國藩看見軍中來了一個挖煤者,立刻向慈禧保證:三天攻佔南京

導讀:1862年,湘軍副統帥、江蘇布政使曾國荃率領數萬湘軍,從安徽出發一路攻佔當塗、蕪湖,幾天之後就直逼天京城內門外的雨花台要壘下紮營,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城再次被清軍包圍。

據史料記載,對於曾國荃輕功冒進包圍天京,清朝的高級將領並不贊同,他們認為當時天京城牆高大堅固,城內有數萬太平軍駐守,周圍的蘇南、浙北地區也都在太平軍的控制下,有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等號稱百萬之眾的太平軍,曾國荃孤軍深入,不要說攻破天京,就是自保可能都困難。

就是這樣一支不被看好的軍隊,在兩年之後的1864年攻破了天京,結束了13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運動。那麼,曾國荃是如何攻破號稱「不落之城」的天京的呢?

根據史料記載,曾國荃圍困天京戰役並不順利,在圍城第二年的夏天,由於天氣炎熱,湘軍傷亡慘重。天京城從朝陽門到鍾阜門,湘軍一共挖了33條地道,希望能夠穿過城牆攻入城中。太平軍發現地道之後,要麼派士兵下地道阻截,要麼往地道中放毒煙、灌沸水,只要有一條地道被發現,湘軍就會有數百名士兵死在地道中。

有一天,湘軍的一條地道已經挖過城牆,還沒有被太平軍發現。當時正好有一個太平軍士兵將槍扎在地上休息,地道中的士兵看到有槍尖扎入地道,以為被發現,於是就將槍拽入地下,太平軍這才發現有地道,結果所有挖地道的士兵全被殺死在地下。

後來曾國荃率軍攻佔了天京城外的天堡城,此地在太平門外的鐘山之頂,能夠俯瞰天京城。有手下向曾國荃建議,將大炮全部擺在山頂,日夜不停轟擊天京,一定能夠破城,但因為對城池損壞太大沒有被採納。

正在大軍進退兩難之時,有人在山腳下,發現了一條隧道,乃是幾個月之前挖掘的地道,被太平軍發現後一直廢棄在這裡。當時湘軍統帥曾國藩正好來視察,聽說這個情況後,向眾人說:「這條廢棄的地道,賊兵一定不在設防,我們可以再次挖地道破城。」

可廢棄的地道挖掘難度太大,一般人都不能挖通,曾國藩立刻派人找來軍中挖煤出身的貴州籍士兵,向他詢問挖地道的情況。在得到挖煤者的回答後,曾國藩連夜上書慈禧太后,稱三天之內必定攻破天京城,平定太平天國。

為什麼曾國藩對於貴州一個挖煤出身的士兵這麼信任?原來早在咸豐三年,太平天國進攻當時的金陵城時,就是招募了一個挖煤出身的貴州籍士兵,由他挖掘地道從儀鳳門攻入的城中。「先是咸豐三年,粵寇之陷金陵也,募得一黔人善掘煤者,掘地道自儀風門入。」——《庸庵筆記》

知道這件事的曾國藩立刻叫挖煤者帶領士兵,再次挖通廢棄的地道,在城牆下埋火藥三萬斤,然後在洞中填滿大石頭,做完這些之後,命令周圍的湘軍全部嚴陣以待,只等炸毀城牆之後,大軍一起沖入城中。大約過了十分鐘,一聲巨響,如天崩地裂般,然後就看二十多丈的城牆倒塌。湘軍士兵一擁而上,從缺口沖入城中,天京告破。

對於湘軍攻破天京城靠的是一個挖煤者,史學家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噫!一省垣也,而得失繫於一挖煤者之手,亦異矣。」

參考資料:《太平天國起義記》、《太平天國檔案工作研究綜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講官 的精彩文章:

雍正繼位當天,其生母大喊:做夢都想不到是你,結果慘死雍正手下
乾隆死後第二天,嘉慶召一位老人進京,和珅得知後大呼:吾命休矣

TAG:國史講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