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四點關於王自如、羅永浩、雷軍、鎚子科技的思考

四點關於王自如、羅永浩、雷軍、鎚子科技的思考

1

看完了王自如堅果R1的17分鐘,我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主觀上覺得由王自如本人主講的測評節目好像一年比一年少了,反倒是綜藝節目和廣告多了起來。

究其原因,可能是zealer在MCN機構和王自如的個人經紀公司這兩個方向上獲得了增長。在帶領企業進入上升通道之後,王自如的談吐、裝扮、語言風格也都有一股顯而易見的自信。

(在拿到雷軍200萬的天使投資之後王自如和他的團隊用了整整兩年才花光這筆錢,這在互聯網創業的圈子中已經算是非常節省的開支了。)

沒記錯的話,鎚子鳥巢發布會的前兩天,正好就是zealer從PGC戰略升級到MCN機構一周年的日子,平台化將成為zealer未來發展的方向。

此時,我們恭喜王自如和zealer,由資本推動的公司最終變成了資本,zealer也在利用自身資源扶持當年那些如同自己一般的青澀少年。

2

說起雷軍和羅永浩的不同,我個人感覺是:

雷軍是想像力建立在產品之上,而羅永浩是產品建立在想像力之上;

雷軍是為了產品可以讓設計妥協,羅永浩是為了設計可以讓產品妥協;

雷軍是主動迎合用戶需求推出產品,羅永浩是為自己的產品尋找精準用戶。

這讓雷軍的小米相比於羅永浩的鎚子,根本就沒有個性。

至今我還記得那句話:「如果有一天我們賣了幾百萬台、幾千萬台,你要知道這個其實……如果有一天賣了幾百幾千萬台,傻逼都在用我們的手機,你要知道這是給你們做的」

這種帶有人身攻擊式的用戶分類方法,至今都讓很多人看不明白。

我覺得一家企業需要產品價值觀、品牌價值觀,但是不應該妄圖去影響去塑造普世價值觀。小米就很聰明,它只塑造品牌價值觀,不會對消費者的想法說三道四。而有些廠商,則把塑造普世價值觀當成了營銷手段,或明或暗的去影響消費者要去形成和自己契合的價值觀。

所以這家廠商被很多人看不慣。


3

在一家公司發展的道路上,逃離不了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到底是應該先有產品,還是應該先有品牌管理。就目前來看,大部分公司還是先有產品,然後在產品成熟之後再進行適應的品牌管理。

而這也是鎚子科技與其他公司不同的地方,他們是先有品牌管理,打出工匠精神的口號,然後再推出自己的手機產品。其中,羅永浩個人影響力和極具辨識度的性格功不可沒。

當然,這也給鎚子科技帶來一個大麻煩。每一次外界對於鎚子科技產品的體驗評價,都少不了要對羅永浩個人想法的解讀。有的甚至會對比冗長的老羅語錄,找出前後不一的證據。興奮著叫喊:老羅又打臉了。

同時,這也讓不少人忽視了對鎚子科技產品的客觀評價,而是極富學術精神的在產品上惡意挑刺,進一步指桑罵槐的攻擊羅永浩個人,進而獲得快感。


4

我如何評價王自如和羅永浩在優酷的三個小時?

如今計較對或者錯本身沒有任何意義,我所見到的只是兩個拚命維護各自企業名譽的鬥士。羅永浩的粉可以說王自如OK狂魔,王自如的粉也可以說羅永浩愛插嘴不道德。

如果要說兩個人中,誰成長最大,我想肯定就是王自如了。

甚至可以說一定程度啟發了zealer後來的《Nice不耐撕》。

原來,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平等對話,闡述觀點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真探社 的精彩文章:

視頻刷量太猖狂,愛奇藝索賠500萬
小米7曝光;金立裁員50%

TAG:科技真探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