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文藝范兒」國畫之梅蘭竹菊

「文藝范兒」國畫之梅蘭竹菊

「文藝范兒」國畫之梅蘭竹菊

梅、蘭、竹、菊,中國畫中四種格外常見的主題,被古今文人高士用來表現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氣節、虛心的品質和純潔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四君子」之稱。

「文藝范兒」國畫之梅蘭竹菊

「文藝范兒」國畫之梅蘭竹菊

「文藝范兒」國畫之梅蘭竹菊

(我院幹警王緒才國畫作品)

有人往往以野梅比為「疏曠平遠」,以官梅比為」金碧莊嚴」,藉以隱喻不同環境中的不同人格。明朝孫長真往往摹仿王冕此種畫法,所以他題詩說:「梅花取直不取曲,此理世人多未推。詩人獨得梅清性,不畫官梅畫野梅。」(《畫梅辨難》)。

「文藝范兒」國畫之梅蘭竹菊

(我院幹警王緒才國畫作品)

元代以鄭所南畫蘭花最為著名,寓意也最為明確。據說他坐必向南,以示懷念先朝,恥作元朝貳臣;他畫的蘭花,從不畫根,就像飄浮在空中的一樣,人間其原因,他回答說:「國土已被番人奪去,我豈肯著地?」這樣堅貞的骨氣,才是真正的君子所要堅持的 。

到了宋朝,畫蘭花的人便多了起來,據說蘇軾就曾畫過蘭花,而且花中還夾雜有荊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南宋初,人們常以畫蘭花來表示一種宋邦淪覆之後不隨世浮沉的氣節。

「文藝范兒」國畫之梅蘭竹菊

(我院幹警王緒才國畫作品)

代文豪蘇東坡喜竹成癖,留下「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的名句。歷代以竹為題的畫家數不勝數。這無數的竹詩、竹畫,展示了人們由竹而產生的豐富的聯想。

對於畫竹,鄭板橋曾寫下了自己的這樣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此機也。獨畫云乎哉!」因此,從竹子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啟示,激發情感,經過「眼中之竹」,轉化為「胸中之竹」,藉助於筆墨,揮灑成「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這也成就了「胸有成竹」的一段美談。

「文藝范兒」國畫之梅蘭竹菊

(我院幹警王緒才國畫作品)

杜牧所著《孫子注》,滿篇珠璣;箴言政事,議論人物,俱能切中肯綮,尚有顯赫家世為蔭,他的人生籌謀、仕途騰達,本應無往而不利。然而,正如飛絮文中所云,晚唐的藩鎮割據,巨宦當政,朋黨傾軋,有何政事可為?士人或趨炎附勢,作牆頭草;或噤若寒蟬,行事放誕。杜牧終不能免亦。但杜牧之才賦,卻不是那幾首青樓風流詩所能彰顯。《泊秦淮》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有多少國之將亡的士人為之翻唱?正是由此,他才被稱是一個情致豪邁,恃才疏直的君子。

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

發表自己的見解吧~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

「文藝范兒」國畫之梅蘭竹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