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噁心、胃酸胃疼、胃潰瘍……竟是!一人感染,全家遭
你可曾了解到
現實中存在這樣一種細菌
傳染能力最強
潛在致癌危害最大
全球已有一半人被傳染
或許你就是其中一個
這並不是信口雌黃,而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它就是— 幽門螺桿菌,
在1994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Ⅰ類致癌因子。
兩位澳洲學者魯賓·華倫(Robin Warren)和巴利·馬歇爾(Barry Marshall)甚至因對它的發現和研究而在2005年被授予諾貝爾醫學獎,被譽為是現代醫學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幽門螺桿菌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一種螺旋形、微需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主要分布在胃粘膜組織中,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
現已有研究證明,幽門螺桿菌致病因子。與下列多種疾病有關。
非萎縮胃炎,萎縮性胃炎,淋巴細胞性胃炎等;
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胃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
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
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維生素B12缺乏症等。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風險是未感染人群的4-6倍,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皆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
如此可怕的病菌,從被發現到現如今又是怎樣的命運?時光荏苒,猶如白駒過隙,現如今距離兩位澳洲科學家發現幽門螺桿菌,已經整整12年。在這12年中,整個西方國家感染此細菌人數一直在逐年下降,部分發達國家,甚至已實現多年0感染。
但也出現了無比怪異的情況,這項造福全人類的醫學成果,在中國實施的情況卻截然相反。截止2017年,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不降反升,甚至達到了60%(也就是近8億人被感染)。
以致在全球範圍內,因幽門螺桿菌而罹患胃癌的新增和死亡患者,約一半都來自中國。
而且發現的時候,都已經是晚期了!
世界那麼大,為何中國感染率只升不降?
究竟是何原因讓這個12年就已經被發現的細菌在中國如此橫行霸道,而我們還不自知?箇中原因種種,但最關鍵的主要是這三點:
醫學技術跟不上
幽門螺桿菌於1982年被發現,那時的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科技落後,消息閉塞,很多前瞻性的科研成果,並未及時傳入中國。直至2005年兩位澳洲學者獲諾貝爾醫學獎後,大城市的部分醫院才意識到幽門螺桿菌的嚴重性。
雖已意識到嚴重性,但醫療技術水平相對於發達國家還是處於落後狀態。檢測幽門螺桿菌的主要方式仍是傳統的胃鏡檢查,不僅等待時間長,而且還會給患者造成額外創傷和痛苦。
以至於大部分醫院的處理方式是不得不先治療那些胃病比較嚴重的人,如果只是偶爾胃不舒服,便採用消炎藥抗生素抑制。
宣傳較少
到現在為止,還是有不少國人認為胃炎、胃潰瘍、胃痛、發酸發脹、噁心嘔吐等癥狀是因為胃受到了生冷、辛辣性食物的刺激,認為避免辛辣性食物,多吃流食多喝水即可恢復。
根本不知道是因為有幽門螺桿菌這個細菌在「搞鬼」,與養不養胃根本沒關係。
而在發達國家甚至是鄰國日本,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卻是遠低於中國,部分甚至已達到零感染。這主要與他們的宣全和預防措施分不開。
在西方國家的幼兒園或者醫院兒科的宣傳板上,隨處可見用漫畫畫成的可愛海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訴孩子,小心幽門螺桿菌。
日本早已把幽門螺桿菌作為公共衛生檢查項目之一,小學生從十二歲便開始此項目的檢查。數據統計,日本年輕人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已下降至10%以下,胃癌發生率也有可預見下降趨勢。
除了以上兩點外在因素,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內在因素源於幽門螺桿菌本身具有極強的傳染性,一人患病即可全家遭殃。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被忽視的小細節上,便是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也正是因為如此,全球至少有37.5億人已被感染。
傳染性強
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喜歡藏在感染者的胃液、唾液和便便中。90%的患者感染幽門旋桿菌的方式,是由唾液傳播的!特別是親密的家庭成員之間。
親親
比如兩個人親親么么噠的時候,交換的不止是口水,還有幽門旋桿菌;
餵食
再比如父母喜歡在每次喂寶寶前,用自己的嘴去試勺子、奶瓶的溫度等,幽門旋桿菌就留在上面了,感染了小寶寶;
共餐
而最無法避免的,就是和多人一起就餐的情況了,家裡聚餐如果沒有公筷的話,那真是一人得病,周遭倒戈。
提醒: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幾點,減少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速度。
飯前便後要洗手;
生冷食品要洗乾淨才能吃;
集體用餐時最好用分餐制,給人夾菜用公筷;
家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要給他準備專門的碗筷;
成人不要用嘴去觸碰嬰兒的奶瓶、勺子,更不要嚼碎了東西喂孩子。
再次重點強調,幽門旋桿菌一旦感染上,就幾乎無法自愈。那我們該怎麼辦呢?2017年的今天,到底有沒有法子?
若是已不幸感染,又該怎麼辦?
隨著祖國近幾年的飛速發展,醫療技術水平已得到顯著提升。
現如今只需要對著儀器吹口氣即可檢測出是否感染幽門旋桿菌。便宜、方便、準確性高,且沒什麼痛苦,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檢測手段。
如若發現已感染幽門螺桿菌,無論有無癥狀,都應該進行正規的根除治療


※夏季警惕七種胃病,有了胃病要如何養胃?
※吃鹽多更容易得高血壓?這是真的嗎?
TAG:養胃護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