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特色之經絡腧穴
文/趙鑫玉 圖/源自網路
夏
在這炎炎夏日,可能會有很多同學感覺火氣大,出現了咽喉腫痛、流鼻血、口乾、目赤腫痛、發熱、鼻塞等癥狀;天氣燥熱,大家也可能會多吃冰棍,這時候最易出現泄瀉、腸鳴、腹痛、胃痛等癥狀。那麼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麼預防和調理呢?下面小編就把剛剛get到的經絡腧穴知識與大家分享,從而讓大家領略到中醫刺激穴位的神秘之處。
小仙女
治熱病――咳嗽、氣喘,發熱、頭痛、牙痛、目赤、咽喉腫痛、流鼻血等
Nourish Origin
魚際:在手背,第一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一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太淵: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
尺澤: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中點凹陷處。除了治熱病之外,還有逆氣而瀉的功能,可以治吐瀉。
列缺:左右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到達之凹陷處取穴。還可治偏正頭痛、項強,腕關節疾患等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還可主治耳聾、經閉,上肢不遂
建議:高燒時在曲池、肺俞、大椎點刺放血拔罐最有效,扎針時再配上合谷穴。
小仙女
治胃腸病――腹脹、腹痛、嘔吐、泄瀉、腸鳴、小腹痛等癥狀
Nourish Origin
足三里:在小腿外側,犢鼻穴下三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它是個保健要穴,可以達到進補身體的作用,還可以治膝痛、下肢痿軟無力、便秘、失眠、癲狂等
天樞:在腹中部,距腹部正中線兩寸。還可治月經不調、痛經。
內庭:屬足陽陰胃經的滎穴。位於足背第二、三跖趾關節間前方凹陷中,即陷谷穴下2寸處。主治發熱,頭痛,牙痛,咽喉腫痛,腹痛,腹瀉,痢疾等。
除了這些外,小編還要提醒大家要盡量少吃烤串等燒烤類食物。燒烤類食品對我們身體危害極大:它容易引發寄生蟲病,刺激腸胃,加重胃腸負擔,誘發胃癌,腸癌,乳腺癌等疾病,常吃會形成慢性中毒(如心血管疾病等)。
大家身體如果有這些或其它相關的不適癥狀,都可以尋找主治它們的穴位按一按,快來動手試試吧!另外大家還可以到食堂三樓重創空間之針灸推拿理療室體驗專業的中醫理療按摩手法,治療完成後你會帶給你不一樣的舒適感受~


※睡前3分鐘按一按、擦一擦,通經絡消疲勞,1雙巧手就可治頸椎病
※經絡是最好的葯
TAG: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