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最後的一個漢人王朝,都走過哪幾條彎路?

中國最後的一個漢人王朝,都走過哪幾條彎路?

明朝是君權集中的朝代,這個朝代帶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也留有很多的遺憾。今天,讓我們來聊一下明朝所走的彎路。

先來說一下海禁政策吧,明朝的海禁主要是針對沿海倭寇,防止沿海人民與外來人士勾結,在商業往來上加以禁錮。但是,不包括官方交流活動。

海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護作用,但是,它的弊大於利,使得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落後於時代,被時代前進的潮流所拋棄。

明朝後期才徹底廢除海禁,在當時,中國加強與外界的交流,汲取西方先進思想,向外學習,使得明代的軍事與文化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再一個,就是藩王制度,明朝的分封制沒有發揮好,使得邊塞王權過大,為朱棣後來的造反提供了條件,害怕悲劇重演,後來,就以經濟特權換兵權還有政治權,很好的限制了藩王的權利和人身自由。

明朝皇帝沒有好好利用藩王的權利,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在圈養環境之下的藩王不會出現文韜武略人才。

第三個,明朝的言官很有特色,他們主要是監督皇帝,為人民發言。前期效果很好。皇帝也注重言官,明孝宗時甚至廣開言路,鼓勵大家進言,同時皇帝為了自己的威信,不會處罰他們,後來因為出現了一些漏洞,很多言官不為國事進言,並且,辱罵皇帝,失去了它本來的用意。

最後,疆域方面,因為發展過於迅速,邊疆離心力太重,明朝拋棄了舊港宣慰司,實力也短暫存在後退出了南洋。西藏方面,實力也是慢慢退出的,用眾建分封來貶低西藏帝師的地位,讓三法王和五王相互牽制。

明朝的疆域統治還是有遺憾的,退步太快了,還來不及整改就衰落了下去。並且,給人們造成了很多誤解。但是,畢竟還是統治過的。這雖然失敗,也為後來積累了經驗。

說這些彎路,並不是為了抹黑明朝,而是想要客觀的認識它,了解他,同時吸取教訓,縱使在失敗,這也是我們的歷史,是我們燦爛文明的文化,我們不能忘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蹲馬步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代君王殉國,死前給李自成留了一紙詔書,是無能還是心繫百姓?

TAG:蹲馬步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