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豬周期要被打破了,我們養豬人怎麼辦?退出市場還是擴大規模?

豬周期要被打破了,我們養豬人怎麼辦?退出市場還是擴大規模?

隨著生豬價格下行,豬周期成為業內人士討論的熱點。何謂豬周期?歷史上出現過幾輪豬周期?為什麼會產生豬周期?本輪生豬周期呈現出怎樣的特點?記者對此進行了探析。


何謂豬周期?

豬周期是一種經濟現象,指「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周期性豬肉價格變化怪圈。

「2006年以來,生豬價格進入劇烈波動期,其運行呈現出一定的周期性,業內稱之為豬周期。」農業部畜牧業司畜產品國際市場和貿易首席分析師朱增勇介紹說,「豬肉價格上漲刺激農戶積極性造成供給增加,供給增加造成肉價下跌,肉價下跌打擊了農民積極性造成供給短缺,供給短缺又使得肉價上漲,周而復始,這就形成了所謂的『豬周期』。其循環軌跡一般是: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

學術界將這個運行周期稱為「蛛網理論」,即在養殖虧損期淘汰產能而養殖盈利期增加產能。之所以能出現產能調整,主要是由我國生豬市場的特徵決定的:一是生豬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政府價格調控作用有限;二是生豬生產調整不能同步反映到價格上;三是生豬都是活體出售,養殖戶無庫存。

生豬價格的周期長度由生豬生長周期決定。後備母豬補欄到增加商品豬供應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在不受外界因素影響的情況下,生豬價格完整的運行周期為3-4年。

豬周期的核心指標是能繁母豬存欄量,能繁母豬存欄量與生豬價格呈負相關關係。一般而言,在母豬存欄量上升後的10-12個月,生豬價格開始下行。生豬價格下跌後母豬存欄量隨之減少,造成生豬供給減少,而後價格上行。

在實際運行中,生豬價格除了受周期性因素影響,還受趨勢性因素(居民收入、人口增長、消費習慣)、季節性因素、偶發性因素(疫病、地震等自然災害和不可抗力因素)、貨幣因素等因素影響。這些因素會延長豬周期或增加波動幅度。

「生豬價格起起伏伏,成本收益是貫穿於生豬價格運行中的內在規律。養殖利潤一直是養豬戶行為決策的『指揮棒』,歷史數據顯示,每一輪豬周期的最低點都接近當時的養殖成本。」朱增勇說道。


朱增勇介紹說,2006年以來,生豬價格經歷了兩輪明顯的周期。

2006年6月—2010年4月,持續時間46個月。從2006年6月至2008年4月,生豬及豬肉月度平均價格連續直線上漲23個月,生豬價格從5.69元/千克漲至16.87元/千克;隨後便一直持續回落至2009年5月的9.24元/千克。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儘管價格有所反覆,但波動跨度相對較短、幅度相對較小。此輪周期內上漲時間22個月,下跌時間24個月。

2010年5月—2015年3月,持續時間59個月。2010年10月,新一輪的價格上漲態勢再次出現,並持續到2011年9月;2011年9月至2015年3月,生豬價格震蕩下行,期間季節性漲跌互現。這一輪周期內上漲時間為12個月,下跌時間為42個月。


關於這一輪豬周期,東海證券劉振東分析指出,由於2014年養殖行業的大規模虧損,能繁母豬淘汰加速,加上環保政策的出台淘汰了一定產能,生豬價格從2015年4月起開始上漲,至2015年8月達到當年高點,上漲了47%,隨後開始季節性下跌。由於2015年冬季疫病多發,死亡率高,豬源短缺,導致2015年11月生豬價格不斷上漲,至2016年6月達到歷史高位21.2元/千克,漲幅達31%。隨後進入下行通道,並伴隨季節性調整。目前此輪豬周期已持續了近36個月。

雖然本輪豬周期還未結束,但從目前運行情況看,此輪豬周期呈現出三個新特點。

一是能繁母豬存欄量、生豬存欄量與生豬價格出現背離。過去我國生豬養殖中小散戶佔比大,容易在豬價高位補欄低位淘汰,使得產能變化與生豬價格走勢相似。隨著環保政策的不斷推出,養殖規模化進程加速,在此輪豬周期內,能繁母豬存欄量從2014年開始一路下行,並沒有因為2015-2016年豬肉價格上漲而回升。在母豬存欄量低位的情況下豬價從2016年5月開始大幅下行。本應與生豬價格呈負相關的生豬存欄量,走勢與生豬價格趨同。

二是豬周期時間有延長趨勢。典型的豬周期為3年,但2006年之後的兩輪豬周期延長到4年。目前來看,這輪豬周期時長應該會超過上兩輪周期。「近年來,生豬產業規模化程度提升。在生豬整體價格下行時,相對小散戶而言,大型養殖企業進入與退出成本高,不會輕易停產,這會延長豬周期時長。」朱增勇解釋說。具體而言,當生豬價格上行時,規模化養殖場還需要經過前期豬場建設投資,補欄速度慢於散戶;當豬肉價格下行時,規模化養殖企業融資能力強,沉沒成本高,不會直接退出市場,這都會延長豬周期時間。

三是下跌期或將延長。此輪豬周期內,可以明顯地看到,生豬價格下行期遠大於上升期,截至目前,生豬價格上行時間約12個月,下行時間大於24個月。「在2016年的生豬價格上漲期,養殖戶獲得了相對充足的利潤,現金流較為充沛,一定程度上具備抵禦行業整體下行的實力,可能會延長生豬下行時長。」中國農業科學院信息所助力研究員李夢希解釋說。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傳統的蛛網模型下的豬周期失效,其主要原因大致有兩點。

首先,在環保政策新規的嚴厲調控下,雖然生豬禁養限養區生豬養殖場無條件拆遷導致中小散戶退出市場,但與此同時,養殖龍頭企業紛紛以此為契機在生豬養殖潛力增長區布局新的養殖場。伴隨著生豬規模養殖企業的擴張,行業養殖效率大幅提升,生豬出欄量走高,這使得產能仍然較為充裕。

以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受環保限制,該公司部分合作農戶退出,公司在發展新合作農戶的時候,提高了合作農戶的規模「門檻」。新建農戶養殖規模與老合作農戶相比有明顯提高,並且在設備方面更加自動化,生產效率更高。「合作農戶」平均規模的提高有效彌補了退出養殖戶對該公司育肥產能的影響。

其次,進口豬肉對國內豬肉市場影響加大。「儘管我國豬周期由國內豬肉生產決定,但進口生豬產品的大幅度增加,進口豬肉占我國豬肉供給量的比例由2010年0.4%提高至2015年1.4%,尤其2016年進口豬肉達到309.6萬噸,佔比上升至5.8%,進口凍豬肉替代了加工消費所需的國產豬肉,提高了市場上熱鮮肉的供給量,間接影響了豬肉市場。」朱增勇解釋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北豬價查詢 的精彩文章:

TAG:東北豬價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