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坦克 之 德國「虎」式(Tiger)重型坦克-型號類別篇

二戰坦克 之 德國「虎」式(Tiger)重型坦克-型號類別篇

原標題:二戰坦克 之 德國「虎」式(Tiger)重型坦克-型號類別篇


「虎I」型坦克


VK4501(H)/Pz.Kbfw.VI Ausf.E/Sd.Kfz.181

在接到了新型重型坦克的設計要求後, 1941年中期,亨舍爾決定製造VK4501(H1)和VK4501(H2)兩種原型坦克。兩者的區別在於炮塔,前者將採用克虜伯為保時捷公司的「虎I」型原型車設計的炮塔,安裝88毫米KwK L/56火炮。而後者,則將安裝在「豹」式坦克上採用的75毫米KwK42 L/70火炮。不過,由於設計時間倉促,所有亨舍爾公司只來得及完成H1型坦克的設計,軍備部門就開始進行驗收了。不過,亨舍爾更傾向於後者,因此提供的原型車是裝有木製炮塔模型的H2型。


同年11月,保時捷公司和亨舍爾公司進行了最終測試,最終亨舍爾公司的原型車勝出,但是使用75毫米的方案被否決。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保時捷炮塔的H1型。



正在生產虎I的亨舍爾工廠


正在生產的亨舍爾工廠



正在生產的亨舍爾工廠


正在生產的亨舍爾工廠


在設計上,「虎I」型坦克絲毫沒有借鑒T-34坦克的設計經驗,即斜坡式裝甲在防穿透方面的力學優勢。但厚重、製造質量優良的直面裝甲即使不是使用革命性的傾斜設計,在實戰中表現亦是毫不遜色的。


由於「虎I」型坦克被匆忙投入實戰,其最初的生產型漏洞百出。因此,所有大小改動,都直接在生產環節上完成。最為顯著的改動是後期型號降低了炮塔高度,並為乘員提供更為安全、較易於逃生的駕駛艙。



「虎I」型坦克對多數橋樑而言過重,因此它被設計為可以涉水4米深。這要求特殊的裝備來完成準備工作。潛水需有30分鐘準備。炮塔和機槍必須被固定於前方位置並且密封。而且在坦克後部需高高升起一支大型通氣管。只有初期的495輛「虎I」型坦克裝有潛水系統,後來為降低成本,其防水能力和空氣凈化/調節系統被取消了。所以後期型「虎I」型坦克都只能涉水2米。

「虎I」型坦克發動機室位於車尾,兩個可對流隔艙置於兩側。最初安裝的是650馬力的梅巴赫HL210P45發動機,在後期型上則升級到了HL230P45發動機,功率為700馬力,直列式汽缸。汽油發動機在後部下方,並連接前方的齒輪箱,11噸炮塔使用由發動機供給動力的液壓驅動系統推動,自轉一圈需要1分鐘。懸吊系統使用了16組扭力桿,為節省空間,負重輪擺臂一側向前而另一側向後,每隻負重輪擺臂裝有3個負重輪,提供更好的乘駕。


負重輪直徑為800毫米且相互交錯,要拆除內側磨損橡皮胎(經常發生)的負重輪,得一併卸下數個外側負重輪。這種裝置可以在通過起伏地形時為乘員提供便於工作的穩定環境,但缺點在於維修複雜。在東線還發現,有時會存在負重輪間的間隙因下雪或泥土結冰被填塞而無法動彈的問題。其履帶寬725毫米。在鐵路運輸時,要換成520毫米寬的運輸用履帶,更換需耗時20~25分鐘,這個缺點導致在用鐵路進行坦克運輸時會浪費額外的時間。



正在通過鐵路進行運輸的「虎」式坦克,可見其外側負重輪已經被拆除換上了專為鐵路運輸而設的履帶

車體前部是乘員區,駕駛和無線電操作員分別坐於前方齒輪箱兩側。在他們後面地板沿著炮塔底圈圍成了連續的平實表面。這能幫助裝彈手檢查放在履帶上方隔間內的彈藥。2個人坐在炮塔內,射手在炮的左邊,車長在他之後,裝彈手有一個摺疊的座椅被安裝在炮塔內。



「虎I」型坦克的車體前方裝甲有100毫米厚,炮塔正前方有110毫米厚;IV號坦克車身前方只有80毫米的厚度而炮塔正前方也只有50毫米厚,相較之下「虎I」型坦克的兩側和背面也有80毫米厚的裝甲。這樣的厚度能夠抵擋在大多數二戰時期坦克炮彈的襲擊,而其正面防禦尤其優越,它的炮盾和炮塔的厚度幾乎相等,使得要從正面貫穿「虎I」型坦克的炮塔幾乎是不可能的。在近距離的情況下,車身兩側和車頂較容易受到損傷,因為「虎I」型坦克車頂的裝甲只有25毫米至40毫米厚,和當時大部分的中型坦克相比,沒太大分別。「虎I」型坦克大部分的裝甲角度是垂直的,與其他結構相連接,並採用榫接結構。焊接點質量很高,裝甲都是採用焊接,而不是鉚接。威力巨大的火力和出色的防禦使得「虎I」型坦克成為了戰場上的主宰者。最終生產了1355輛。底盤序列號從25000到251357。



「虎」(P)型坦克


VK4501(P)


保時捷·斐迪南博士在1939年9月3日被任命為德國坦克發展委員會首席顧問,是希特勒在坦克發展上的首席顧問。所以即使在 1941年,保時捷和亨舍爾雙方進行「虎I」型坦克設計競爭時,他依然可以通過自己的權力,繞開兵器局,直接向克虜伯下達炮塔的訂單,並且開始生產VK4501(P)的底盤。


但最終的結果卻是享舍爾公司勝出。已經生產的底盤被用來生產「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而炮塔則被安裝在了亨舍爾公司設計的底盤上。但是依然有一些被稱為「虎」(P)的淘汰型號被生產出來。保時捷「虎」式樣的發展以早先設計的VK3001(P)為基礎。保時捷博士認為機械式的傳動裝置將無法適用於這樣重的坦克上,於是計劃使用電力做為車輛的動力,引擎產生的動力帶動發電機產生高壓電,電力傳送至2具馬達驅動啟活輪和變換檔速,最終生產出來的就是VK3001(P)。



1942年,兩輛由保時捷生產的虎(P)


為了加快VK4501(P)的生產進度,VK3001(P)的零件被修改且用在了前者上。VK4501(P)的懸掛裝置就是VK3001(P)懸掛裝置的改進型。它有6個負重輪,沒有托帶輪。每側履帶由109個履帶部件組成,640毫米寬,接地部分4175毫米。「虎」(P)型在車體的後部裝有2台(氣冷) PorscheTyp101/1引擎,引擎可產生310馬力。引擎驅動發電機,發電機為2台電力引擎提供動力,發電機出力 275千瓦。主動輪在車體後部而不是標準的前部。電傳動系統和VK3001(P)的相似。「保時捷老虎」的炮塔和正式老虎的炮塔是同一種型號,裝備88毫米火炮,前裝甲110毫米。


「虎」(P)型坦克只生產了10輛。最終只有1輛「虎」(P)型(底盤序列號150013)在1944年的早期和中期作為陸軍第653坦克營的指揮官霍夫曼普林伯格的指揮坦克參加實戰,炮塔號碼003。該車沒有具體的戰績記錄;在同年7月的大撤退中損失。



保時捷003號虎(P) ,正在由鐵路運往東線作戰,於1944年


寫在最後



雖然「虎」式坦克在二戰的戰場上表現出了強大的火力和良好的防護力,但後世對「虎」式坦克的評價仍然是褒貶不一。拋開「虎」式坦克對整個戰局所做出的影響不談,造價昂貴,數量稀少,維修複雜、高油耗和機動性差都成為了「虎」式坦克被後世詬病的理由。


儘管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虎」式坦克所創造的戰績和在世界坦克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卻是不容置疑和抹殺的。為了對付「虎」式坦克的威脅,蘇聯和美國先後研製並裝備了IS-2重型坦克和M26重型坦克,而這兩型坦克對戰後東西方坦克的發展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儘管在戰爭後期盟軍裝備了性能更為先進的重型坦克,「虎」式主宰戰場的優勢也隨之消失,但「虎」式坦克仍然支撐著日益困難的德國軍隊的信心和勇氣。甚至可以說哪裡有「虎」式坦克,哪裡的德國軍隊就能士氣高昂地投入戰鬥。也許對於當時的德國來說,「虎」式坦克已不單單是一種冰冷的武器,而是支撐著整個國家的精神圖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器映像 的精彩文章:

二戰坦克 之 德國「豹」式(Panther)中型坦克:遠程坦克殺手!
二戰坦克 之 德國Pz.Kpfw.38(t)(捷克斯洛伐克LT-38)輕型坦克

TAG:兵器映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