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技行業歧視「年長員工」很常見

科技行業歧視「年長員工」很常見

在許多文化中,長者被高度重視,被視為智慧之源。然而在科技行業中,情況似乎並非如此。科技行業中的年齡歧視似乎已成為一個明知存在,管理層卻避之不談的事情。最近網路招聘搜索服務網站Indeed對美國的1011名科技工作者進行了一項調查,以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並探索潛在的解決方案。

千禧一代已成為美國科技勞動力大軍的中堅力量

大多數人認為的典型的科技工作者可能十分年輕,精力充沛,且求知若渴。事實上,調查對象中有2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公司員工平均年齡在31歲到35歲之間。另有17%的受訪者表示公司員工平均年齡在20至30歲之間。相比之下,27%的受訪者表示,公司員工的平均年齡為36-40歲。

換句話說,接近一半的受訪者(46%)是千禧一代。然而,只有23%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公司的千禧一代員工人數過多。相比之下,18%的受訪者認為嬰兒潮一代(1946-1965年出生)在其公司任職人數不足。

據美國勞工統計局預測,到2019年,25%的公司員工應該是55歲以上的人。

43%的員工擔心由於他們的年齡而失去工作

一些部分科技公司員工還因為自己的年齡變大而顯得焦慮不安。Indeed對技術人員的調查發現,近一半的受訪者(43%)擔心因為他們的年齡而失去工作。更令人不安的是,近五分之一(18%)表示他們「一直以來都擔心」。

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受訪工作者(36%)報告稱,由於年齡他們不再受到管理人員的重視。

然而,大多數受訪者(78%)仍然認為年紀更大的科技工作者(40歲以上)具有高素質,超過83%的受訪者表示這些工作人員有良好的經驗和分享智慧。

矽谷是各個年齡段科技工作者的首要目的地,但嬰兒潮一代將網路擴大

儘管有報道說,年齡歧視迫使許多年紀更大的科技工作者在矽谷以外的地方尋找工作。但Indeed調查發現,灣區是所有年齡段工作者的首要目的地,例如聖何塞和舊金山。

另外,在工作類型上,各個年齡段的選擇也存在差異。

85%的科技行業工作人員認為他們的僱主關心多樣性,但年齡仍然是一個問題,雖然許多科技公司正在積極推行多樣性計劃,但是關於技術多樣性和包容性問題的似乎正在頻繁發生。最近的例子包括前Google員工James Damore的有爭議的「備忘錄」等。

85%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公司關心留住多樣化的員工基數,5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對這個問題絕對關心。另有55%的受訪者表示,公司的員工多樣性有所改善。

研究表明,多樣性能對公司產生積極的影響。2009年的分析發現,在多樣性方面表現較好的公司享有更多的銷售收入,更多的客戶和更高的利潤。87%的受訪者表示多樣化可能或肯定會對業績產生積極的影響。

201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來自更廣泛的教育和工作背景的員工的管理團隊創造了更多的創新產品。而對91個國家的2萬多家公司進行的一項分析發現,有女性高管的公司利潤更豐厚。

年齡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芝加哥大學的David Galenson的研究表明,年紀更大的員工傾向於更好地解決棘手的複雜問題。

企業如何做出有意義的變革?

雖然科技公司目前對文化,宗教和以性別為重心的多樣化舉措非常重視,二如何採取措施來減少年齡歧視呢?

一種方法是將涵蓋年齡的語言和做法納入現有的舉措。人力資源和招聘專業人員也可以檢查他們在職位上使用的語言。刪除「應屆畢業生」等術語可能有助於鼓勵年紀更大的專業人士申請這些職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頭條 的精彩文章:

GitHub 無意中將一些明文密碼記錄在內部日誌中
深度學習框架格局劇震:Caffe2 代碼全部併入 PyTorch

TAG:雲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