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們同是大明開國元勛,但後代選擇卻不同,一個投降清廷令人咂舌

他們同是大明開國元勛,但後代選擇卻不同,一個投降清廷令人咂舌

他們同是大明開國元勛,但後代選擇卻不同,一個投降清廷令人咂舌。

明朝末期政治腐敗,皇帝昏庸無能,宦官專權,危機重重。最終,大明王朝在建立二百七十多年後,在清朝和李自成的內外夾擊下,最終走向滅亡的道路。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攻克了京師,崇禎皇帝被逼無奈,在皇宮後的景山上上吊自盡,以身殉國。

明朝就在歷史的車輪中,就這麼漸漸的消失,回看過去,朱元璋一無所有,投身於紅巾軍起義的熱潮中,最終脫穎而出,帶領著很多大將開創了大明江山。

當年的熱血與霸氣,竟然在兩百多年後煙消雲散,著實讓人感嘆,並且不經讓人發問,當年那些開國功臣的後世子孫都去哪裡了?為什麼在明朝末期危機的時候,沒有像祖先一樣在戰場上立下汗馬功勞?

朱元璋一生愛才惜才,所以他開國時追隨他的忠臣大將有許多,比如魏國公徐達,鄂國公常遇春,韓國公李善長,曹國公李文忠,衛國公鄧愈等十人。雖然史書記載朱元璋稱帝後迫害了一些開國功臣,並且傳言他將開國功臣全數殺盡,其實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真實情況並沒有傳說那麼嚴重。

當時朱元璋為了讓開國功臣安心,他曾特許一部分功臣的爵位可以世襲,代代相傳。這一決定雖然可以安定功臣的心,但是從長遠來看卻過於草率。畢竟被世襲的子孫中,無論有無真才實學都可以佔領爵位,只要不犯錯,這個爵位榮譽和財富就會永世流傳。這樣一來,很多開國功臣的後世子孫便開始貪圖享樂,志氣日益消磨,沉溺於不勞而獲的享樂生活中。

所以在明朝的最後時刻,很多當年的開國功臣的後世子孫紛紛向李自成或是清軍投降,開國功臣魏國公徐達的後世也在其中。但是,當時常遇春的後人,懷遠侯常延齡卻表現的非常硬氣。

據《明史》記載,常延齡當時在國難面前沒有選擇退縮,反而上書朝廷,要求帶兵奔赴前線作戰,結果被崇禎拒絕了。常延齡空懷壯志但報國無門,最後辭官不幹了。

清朝建立後,清朝朝廷不止一次召他入朝為官,但都被他拒絕了,他寧願一輩子歸隱於山林田園中,過著清貧平淡的生活,也不願在滅了自己國家的朝廷中做官享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歷史澗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施展空城計,為什麼讓20個人清掃大街?這是給司馬懿的暗示
慈禧有一始終帶在身邊的寶貝,形狀詭異,用途更是讓人不齒

TAG:山川歷史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