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各種假消息,明朝80萬軍隊干越南700萬!

歷史上各種假消息,明朝80萬軍隊干越南700萬!

原標題:歷史上各種假消息,明朝80萬軍隊干越南700萬!


UFO之家網


1 關於牛頓和他的蘋果是伏爾泰編的,他是聽牛頓的侄女說的,當然牛頓的所有手稿里也沒提到那個蘋果。



2 唐朝最強盛的「開元之治」時期,全國有戶八百二十萬,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開皇之治」時期,全國就有戶八百九十萬。終唐一世,各項經濟指標都沒有恢復到隋朝水平。


3 吉尼斯世界記錄人類災難篇排名第二為:滿清入關大屠殺 (約三千五百萬人)。



4 明朝在永樂年間與越南發生了一場戰爭。此戰明朝軍隊號稱八十萬,而越南軍隊更是號稱七百萬,實際上雙方軍隊總數加起來也不過三十萬,這毫無疑問是中國歷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場戰爭。



5 瓦特看見水壺燒開產生靈感發明蒸汽機——其實蒸汽機在瓦特出生前就有了,他只不過改良了而已。


6 菠菜富豪含鐵元素菜鐵元素確實比其他蔬菜高那麼一點點,關鍵是當初科學家點錯小數點,所以才有了大力水手的動畫片。



7 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有人在京城某倉庫意外發現一批封存了兩百多年的火器。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製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軍的裝備還要先進。


8 清廷的道光皇帝為人十分節儉,喜歡穿有補丁的衣服,但打個補丁卻要花四兩銀子。



9 由於唐朝錯誤的民族政策,產馬地盡在游牧民族之手,導致宋朝從始至終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軀抵擋游牧民族鐵騎的衝擊,所以宋朝的勝利一般都是擊潰戰而不是殲滅戰。倘若一段時期宋朝對外勝率低於百分之六十,那基本就意味著亡國了。


10 秦檜所創的「宋體字」是整個南宋時期的官方文書通用字體,儘管秦檜一直作為反面典型。


第二名滿清入關大屠殺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蘇州之屠、南昌之屠、贛州之屠、江陰之屠、崑山之屠、 嘉興之屠、海寧之屠、濟南之屠、金華之屠、廈門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 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涇縣之屠、大同之屠、汾州、太谷、泌州、澤州等等等 。


大家想知道第一名是什麼嗎?第一名是:蒙古帝國大屠殺死亡平民:2億。這次屠殺空前絕後,已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估計中國直接死於屠殺的有3000--4000萬。連同中亞西亞和東歐共死亡約2億人 。


1122年全國人口9347萬,到元初1274年,人口887萬。損失率高達91%。 蒙古人滅花剌子模,屠尋思干(撒馬爾罕)城約百萬人口;滅西夏,屠八十餘萬 。蒙古人數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共屠數百城,包括屠殺了巴格達的數十萬人口 ,整個中亞一片廢墟。


忽必烈屠殺了中國人1800萬人,中國北方90%漢族平民慘遭種族滅絕。四川在蒙 古帝國屠殺前,估計有1300-2000多萬人,屠殺後竟然不滿80 萬人,幾乎成了無人區 。在蒙古人殺戮和統治下,中國喪失了7000多萬人口。蒙古帝國在中國境內的種族滅 絕,作為世界記錄放在《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 1985年版。


蒙古人統治下的漢人、南人是賤民。殺蒙古人償命,殺回回罰銀八十兩,殺漢人 罰交一餐頭毛驢價錢。漢人村裡新媳婦的頭一夜一定要給蒙古保長,中國人甚至連姓 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為名,不能擁有武器,只能幾家合用一把菜刀。


公元1215年,鐵木真攻陷金國都城中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對城中居民進行 了長達一個月之久的大屠殺,超過100萬人為此殞命。 公元1220?1221年,蒙古人第一次西征時,對多思汗也就是撒馬爾罕(還有說是 玉龍劫赤的)進行了瘋狂屠殺。


當時共計5萬蒙古兵,平均每人手刃24個百姓之多。被屠殺者多達120萬。公元1227年,屠夫鐵木真發泄獸慾時,被西夏婦女咬掉了小弟弟而最終惡貫滿盈 於六盤山。其後它的繼承者實現了對西夏的征服。出於報復,將西夏境內的居民係數 屠戮。


僅西夏都城興慶府(今銀川)就有超過80萬的居民被屠殺,党項民族也從此滅 絕於中華大地。1231年,拖雷引兵攻掠四川,大肆屠殺成都居民。千年古城只落得民無譙類,城中遺骸達到驚人的140萬!


1258年,旭列兀(拖累的兒子,忽必烈的兄弟)的蒙古鐵騎攻陷巴格達,大屠巴 格達居民。據說120萬人死於屠刀下,以至於底格里斯河河水為之一片血紅! 直到公元1352年,蒙古統治者還對徐州、杭州居民進行了野蠻的大屠殺。


誠邀有志之士投稿,原創或推薦好文章,我們將第一時間發布您的內容,郵箱:107000701@qq.com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智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奸臣很難殺?輕易殺了會怎麼樣?
三國四大神童,兩個做了皇帝,一人名揚天下

TAG:古今智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