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到這個世界,為了看看太陽
當我們在喜氣洋洋地準備即將到來的兒童節,丁香醫生髮布的一篇文章卻讓人陷入谷底。
農村家庭、85後、五個孩子的媽媽,這是我能夠查證的,關於楊美芹的標籤,至於其他的信息,暫且就當一個「故事」吧。
17年11月,兩歲的女兒王鳳雅被診斷為視網膜母細胞瘤,起初,楊美芹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直到有人告訴她,這就是癌症。
在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的心理,癌症就是治不好的絕症,無論老年人,還是年輕人,或者小朋友,花光所有積蓄,最後離開這個世界。
在發達國家,眼內期,甚至眼外期的視網膜母細胞瘤治癒率高達95%,國內基本也在80%以上。然而,如果未能及時治療,發生顱內轉移,治癒希望將非常渺茫。
眼癌的預計治療費用大概是十幾萬,楊美芹沒有錢,帶著女兒回到了家中。病情迅速惡化,小女孩很快雙眼失明。村子裡人告訴她,可以用水滴籌為女兒籌款。同時,也「籌」來了很多志願者。
捐款依然杯水車薪,楊美芹打算用這點錢給女兒多買點好吃的,多買些好玩的。志願者質疑楊美芹,說為什麼籌到了十多萬,還不帶女兒到北京去治療?他們拍下了王鳳雅輸液後留下針孔的手,並指控楊美芹虐待女兒。
「一個重男輕女的農村家庭,處心積慮地利用女兒鳳雅的癌症,募集了 15 萬元,卻只用於兔唇兒子的治療,還是在北京一個昂貴的私立醫院。而重病的女兒被關在一個小房間內,最後被虐待致死。」
5月4號,鳳雅小朋友走了,志願者和不明真相的網友憤怒地聲討楊美芹,這樣一個「惡毒」的母親,利用女兒的病情騙捐,並強烈要求公布捐款的使用明細。
大量記者媒體和調查組的到訪,打亂了他們一家的生活,也讓楊美芹背負罵名,幾近絕望。我分明能感受到一個母親失去女兒,還要承擔輿論壓力的痛苦。
調查結果顯示,籌款一共籌到3.8萬,一萬多用於治療,8500用於交通和陪護,還有一萬多楊美芹用來給孩子們購買奶粉、玩具和零食。而兒子的治療被證明由嫣然基金會的免費救助,與此次捐款無關。
「健康扶貧讓貧困群眾告別疾病」,口號一直在喊,卻還是感覺很遙遠。北京兒童醫院眼科的主任醫生趙軍陽說,在他收集的兩百個死亡病例里,放棄治療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在農村,有的家庭父親和孩子同時患上肺結核,家庭會選擇先給父親治療,因為只有父親治好了,才能去掙更多的錢回來給孩子治療,但這個前提是父親能痊癒並重新開始工作,而孩子需要病情能拖延到那個時候。
二十年前,作家周國平的女兒同樣患有眼癌,醫生嘗試給小女孩治療,左眼摘除,右眼嘗試放療和冷凍。
不想女兒遭受如此痛苦,周老師放棄了治療。
選擇本沒有對與錯。只是後來,周老師後悔了,他覺得是自己剝奪了女兒的生命。
悔恨是一種事後的聰明。
在悔恨者眼裡,往事是一目了然的。他已經忘記了當初選擇時錯綜複雜的困境和另一種可能的選擇的惡果。此時此刻,已實現的這種選擇的惡果使他成了那種未實現的選擇的狂信者。他相信,如果允許他重新選擇,他將不會有絲毫猶豫。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
和蔚藍色的原野。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開的峽谷。」
願所有人遠離疾病,健康、快樂
作者簡介
Dr. Ain Zou,CTO,IFA,搬運一些有用的健康 + 保障知識。
-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
歡迎評論與拍磚,在質疑中進步,在思考中成長


TAG:周四的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