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射鵰》第一聖人,到了《神鵰》卻變成了猥瑣的普通人,為啥反差這麼大?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朕聽
」(zhentingwx),給小主講講你不知道的奇聞趣事
主播:魚公子
今天要說的人物,是全真祖師
王重陽。
王重陽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兩部書中都出現過,但
兩部書中他的形象卻迥然不同。
《射鵰》中他是個完人。
不僅武藝通玄,華山論劍一戰,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無不甘拜下風。道德上也完美無暇,他肩扛正義大旗,為了制止武林中人因爭奪《九陰真經》大打出手,親自守住真經秘籍,頗有止戈化怨的俠義擔當。處理人際關係上也十分圓滑,
他到大理國去見段王爺,借口求教一陽指,實際上是將先天功傳給段王爺,讓他剋制險惡的西毒歐陽鋒。可以說讓段王爺十分有面子。到了《神鵰》,王重陽的形象突然發生重大變化。
首先是
境界變低了。
王重陽不再是天性高明、萬法俱通的智慧之士。他與林朝英互較武功,非要爭個輸贏,未免顯得有些執著。他破不了玉女心經,竟然自毀本門不得練習《九陰真經》的誓約,仔細參考其中秘訣,終於想出破解玉女心經的武功。還偷偷跑到活死人墓,把破法一一刻在石棺之中。目的是讓古墓派後代傳人們看到,我王重陽並不比你們祖師婆婆差。
王重陽還
耍了個小心眼。
古墓派的傳人們一般都是臨死時才進石棺,死前看到王重陽刻的字,雖然心中終於明白,但不會向外傳播。人們就不會議論王重陽跟一個婦道人家比較高低。此番行徑,
真有點普通人的猥瑣。
其次是情商變差。
王重陽、林朝英兩人互相愛慕,本是一對佳侶。但王重陽似乎把愛情和事業弄的對立起來:滅不了大金國,我就不娶老婆;林朝英武功太高,我沒法娶,否則以後抬不起頭。情商低到這個段位,絲毫不像一位武學大宗師,
反倒像一位平凡的市井小男人。
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
智商也降低了。
林朝英耍了個小詭計,用化石丹在石碑上刻字。王重陽這位能發明出先天功、天罡北斗陣的絕頂聰明之人,居然沒看出來林朝英的小手段。
創造一個經典人物是十分困難的。王重陽從聖人變成普通人,金庸這是在砸自己招牌么?
肯定不會。之所以這麼寫,其中是
大有深意的。
《射鵰》中王重陽固然非常完美,但人太完美,離普通人就遠了。從文學的角度看,
人物很難立得住。
如果《神鵰》中還按照聖人的套路來寫,那麼王重陽這個人物,就必然像獨孤求敗、黃裳、掃地僧,雖然招牌赫然唬人,但其實
形象十分乾癟,沒有長久的生命力。
所以,要想王重陽繼續煥發人物光彩,賦予他血肉是必須之舉。
金庸強化了王重陽的
七情六慾。
其基本出發點,不外乎這麼幾條:
其一,
事業對任何人都很重要。
《射鵰》提到王重陽起義失敗,只不過一筆帶過。這讓人易生誤解,原來聖人對事業無所謂,失敗了居然毫不在意。按常理來講,這實在有點假。
《神鵰》則著力描寫了王重陽的心灰意冷,懶言世事的過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人對事業的執念。
事業受挫,人生失意,即使聖人亦在所難免。
他活的是那樣真實,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完人、聖人,讓忙碌於塵世的我們頗有認同親近之感。
其二,
愛情是看緣分的。
王重陽、林朝英的愛情悲劇,在外人看來,其實就一層窗戶紙的問題。點破窗紙就這麼難嗎?
身在彀中者,就是那麼難,難到永遠也沒法破解。
明明相愛,卻無法成就好事。明明近在咫尺,卻如同遠隔天涯。
這就是
緣分問題。
我們凡人受制於各種條件,家境,工作,年齡,事業……,眼睜睜看著有情人勞燕分飛。
聖人原來也逃不過緣分的魔力。可以說,
這一段愛情悲劇,一下子把王重陽拉進普通人的生活。血肉豐滿,入情入理。
金庸的閱歷見識於筆下,當真了得。其三,
興趣會對人生造成極大影響。
武功是金庸小說中絕大多數人的興趣。
周伯通對興趣的追求合乎我們的認知。
他遵守師兄不能練《九陰真經》的命令,但為了滿足好奇心,卻騙郭靖練習,最後還以看郭靖大呼上當為樂。
相比之下,王重陽這位武學大師,拿到《九陰》卻看都不看一眼,實在有點不可信。
貓不吃腥,除非它不是貓。
所以,
《神鵰》把王重陽改回了正常人。
不僅看了,還按照《九陰》的秘訣研究了新的武功。興趣是有魔性的東西,人有時候根本無法控制。即使我們有強大的自制力,也不過把興趣稍稍壓制。
愛吃零食卻怕胖,忍了十天半月,偶爾嘴饞吃一點,不可避免嘛。
愛打遊戲,怕影響學習,忍了一個星期,周末玩半夜過癮,這是人之常情。
武功就是王重陽的零食,就是他的遊戲。
聖人王重陽,也會向興趣低頭。
不用說,
讀者更喜歡這樣的王重陽。
作者:
票非人,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
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霸道小太監要洗鴛鴦浴,神秘少女卻把他做成了童子雞
※劉邦死前,呂雉問後事,劉邦為什麼說,安劉者必周勃?
TAG:魚羊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