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恐懼的根源,在於片面的思維陷阱和局限的經驗記憶

恐懼的根源,在於片面的思維陷阱和局限的經驗記憶

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免除恐懼的權利!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為棄慮,民復季子(孝慈)。出自郭店楚簡版《老子》。

老百姓安居樂業,是不需要有那麼多恐懼和憂慮的,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不需要太多的擔心的。

但是,人還是會有恐懼,房價會不會跌,什麼時候會失業,經濟壓力越來越大,鄰里關係越來越緊張。

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來,明明提前有預感還是無法避免。

所以就會恐懼,更多的時候,結果並沒有那麼糟糕,但是還是不由自己的會去恐懼。

這是為什麼呢?

這來自於人們的記憶,人們的感官和心理的感知能力,快樂程度,傷心程度,來自人們的生活經驗,在自己的世界觀裡面總結出來的一種應激行為。

因為,人會思考,有智力,所以會預先對未來的結果,進行一種自我的預判,而這種預判是基於自己的經驗主義。

按照現在心理學的認識,屬於負面情緒的一種累積。

從醫學角度來看是一種生物電;而傳統中醫認為,喜怒哀樂和人們的五臟六腑的能量有關,也是一種生物電的類似說法。

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腎主恐,如果把春夏秋冬,成住壞滅,對應肝木、心火、肺金、腎水,從這個角度也是說明了,一年的開始在於春,夏季是生物旺盛的時候,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冬天是收藏的季節,冬天也就是一年的結束,對應一件事情一個周期的結果,對應恐懼,對應腎氣腎功能。

所以,恐懼就是以腎功能為主導,是對事物動態結果的一種期待,一種應激。

之所以會恐懼,必定是腎氣不足,虛了,腎虛,則骨氣虛,全身都虛,意志力也變差,所以對結果的預期就會比可觀現實更糟糕,會遠遠低於實際的情況。

當然,也有反例,就是年輕氣盛的人,大學生,沒有什麼社會經驗,生活經驗,特別是沒有參加工作的人,對結果盲目樂觀,這種情況是恐懼的反方向,會產生一種對客觀結果高出很多的樂觀不切實際的預期和評估。

認為自己一投資,一創業了,馬上就會成功,變成高富帥,迎娶白富美,走上巔峰人生。

其實,客觀不會偏離太遠,有它自己的慣性和模式,羅馬不是一天建設起來的,當然一個糟糕的人生也不是一夜之間就毀掉的,是長期的不良習慣和負面情緒的累積,溫水煮青蛙一樣,讓自己不知不覺的陷入到非常不利的處境,只要早日意識到局面的糟糕,打起精神,就有翻盤的機會,就怕周圍客觀的現實,不斷在提醒自己,還沒有警覺,放棄自我,一點一滴的任由向深淵滑去。

之前的論述,是關於一種沒有人為干預下的恐懼情緒產生的模式,而現實生活工作當中,很多恐懼感,不是應對自然狀態的,更多的時候來自人為製造的。

淺白來說,有人不希望你過的安落,想給你製造困難,製造麻煩,希望你產生恐懼感,希望你過得不好。

一般來說就是競爭對手,當然熟人之間,有幾個人是真心祝福你的,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點A數的。

由於強有力的人為因素介入,那麼人們不得不更加謹慎的去生活,去面對突發情況,或者人家預先設計好的各種圈套,各種局。

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尤其是來自強權階層的操控,很多人,會選擇屈從,也順從了一天比一天過得更糟的日子。

這種順從,不去主動積極突破,會讓自己的恐懼感產生的更加心安理得。

於是乎,不斷的勸說自己,日子只會一天比一天糟,接受了就好。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簡單粗暴的雞湯也許是最有效果的,不斷的給自己打氣,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好的,安慰自己,就算欺騙自己也行。

其實,真的沒有那麼糟!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關注恐懼情緒,關注隱士申子源更多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隱士申子源 的精彩文章:

這是一種很局限的世界觀,把傳統文化等同於封建迷信
從自然底數談起,把飛蛾撲火和太陽系的運行軌跡聯繫起來

TAG:隱士申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