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河詩配畫: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黃河詩配畫: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亦是古今藝術家最常表達的藝術母題之一。人們常說「黃河難畫」,因為人人心中都有一條黃河。今天小編節選一些以黃河為題材的古詩詞以及中國畫,作品大氣磅礴,表現中華民族的氣概,既貼切,又酣暢,敬請大家欣賞。

說到黃河,腦海中浮現的第一首詩大概就是這首了吧: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 王之渙 《登鸛雀樓》

閉上眼,彷彿看到一群兒童搖頭晃腦的吟誦著: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短短二十個字,將黃河的壯闊描寫得淋漓盡致,全詩由景入理,極富教育意味。

王之渙似乎對黃河情有獨鍾,他的另一首「黃河」詩,也是膾炙人口: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想像一下吧!黃河奔騰而來,似從雲端瀉下,在萬仞高山中怒吼,何等壯闊,不遠處的孤城卻因為這份壯闊多了幾分悲壯感。

在荒漠中穿行的黃河,該是何等壯闊,何等大氣!詩人就將這番景象很好的描繪出來: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唐 王維《使至塞上》

《紅樓夢》香菱學詩中香菱這樣說:「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聯云:『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可見詩人遣詞之准。

李白也寫黃河。

李白身上有一種氣質,與黃河特別相符,大氣、豁達、不羈。只是這次詩人見到的卻是無舟可渡的、冰凍的黃河: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 李白《行路難·其一》

雖然前調略低沉,畢竟豁達才是大詩人的本性,最後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感情急轉,一掃前面的陰霾。

讀這首詩會不會想起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也是大氣非凡。

說到李白,就不能不提他的另一首名作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唐 李白《將進酒》

有種末日狂歡的味道,卻又參雜著幾分無奈,「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如此,倒不如與君共飲,同銷萬古愁。

還有,一起來讀:

渡黃河

南北朝-范雲

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

檜楫難為榜,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荒疇余故塍。

不睹行人跡,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當澄?

註:渡黃河」這種題材在南朝詩歌中實屬罕見。作者身臨北境,寫出了旅途的感觸,從而流露了澄清天下之志。這在「江左沉酣求名者」(辛棄疾《賀新郎》)不復顧念中原塊土的情形下,這詩的創作就顯得很是難能可貴了。

晚渡黃河

唐-駱賓王

千里尋歸路,一葦亂平源。

通波連馬頰,迸水急龍門。

照日榮光凈,驚風瑞浪翻。

棹唱臨風斷,樵謳入聽喧。

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霧繁。

誰堪逝川上,日暮不歸魂。

註: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於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雲被殺,或云為僧。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註: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託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

同薛侍御登黎陽縣樓眺黃河

唐-楊巨源

倚檻恣流目,高城臨大川。

九回紆白浪,一半在青天。

氣肅晴空外,光翻曉日邊。

開襟值佳景,懷抱更悠然。

註:楊巨源,唐代詩人。字景山,後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於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於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於755年,卒年不詳。

黃河

唐-薛能

何處發崑崙,連乾復浸坤。

波渾經雁塞,聲振自龍門。

岸裂新沖勢,灘餘舊落痕。

橫溝通海上,遠色盡山根。

勇逗三峰坼,雄標四瀆尊。

灣中秋景樹,闊外夕陽村。

沫亂知魚呴,槎來見鳥蹲。

飛沙當白日,凝霧接黃昏。

潤可資農畝,清能表帝恩。

雨吟堪極目,風度想驚魂。

顯瑞龜曾出,陰靈伯固存。

盤渦寒漸急,淺瀨暑微溫。

九曲終柔勝,常流可暗吞。

人間無博望,誰復到窮源。

註:薛能,晚唐著名詩人。《郡齋讀書志》、《唐詩紀事》、《唐詩品彙》、《唐才子傳》均載:「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陽一帶)。」仕宦顯達,官至工部尚書。時人稱其「詩古賦縱橫,令人畏後生」。唐人交遊之風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鄉,遊歷眾多地方,詩多寄送贈答、遊歷登臨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詩人多與有詩與其唱和。

黃河

唐-羅隱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崑崙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後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註:這首《黃河》,不是真要賦詠黃河 ,而是借事寓意,抨擊和譏嘲唐代的科舉制度。這首詩藝術上值得稱道的有兩點:第一,詩人拿黃河來諷喻科舉制度,構思巧妙;其次,句句緊扣黃河,而又句句別有他指,手法也頗為高明。詩人對唐王朝科舉制度的揭露,痛快淋漓,切中要害,很有代表性。詩中語氣激烈,曾有人說它是「失之大怒,其詞躁」(見劉鐵冷《作詩百法》),即不夠「溫柔敦厚」。這是沒有理解羅隱當時的心情才作的「中庸之論」。

黃河曉渡

唐-羅鄴

大河平野正窮秋,羸馬羸僮古渡頭。

昨夜蓮花峰下月,隔簾相伴到明愁。

註:羅鄴,(825—?),字不詳,餘杭人,有「詩虎」之稱。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後在世。父為鹽鐵吏,家貲鉅萬。子二人俱有文學名,羅鄴尤長律詩,才智傑出,筆端超絕,氣概非凡。以七言詩見長。在咸通、乾符年間(860—879),時宗人羅隱、羅虯俱以聲格著稱,遂齊名,號「江東三羅」。其詩寫身世之感,頗有理趣,如《僕射陂晚望》中有「身事未知何日了,馬蹄惟覺到秋忙」之句,頗受宋人稱許。間用俚語入詩,曉暢明白。明代有人將羅鄴置於「三羅」之首,輯有《羅鄴詩集》一卷,《全唐詩》卷六五四收其詩。羅鄴在唐咸通中,屢下第,有《下第》句云:「故鄉依舊空歸去,帝里如同不到來」。江西觀察使崔安潛侍郎廉平時就很仰慕羅鄴詩作,問江西,時羅鄴適漂泊湘、浦間,欲用之,為幕吏所阻。既而俯就督郵,不得志,踉蹌北征,赴職單于牙帳。在光啟末年至大順間(888—891),羅鄴以垂老之身,踉嚙北行,往帳前任職。生活在萬里沙漠中,舉目無親,舉事無成,前途無望,鬱鬱而終。羅鄴去家愈遠,萬里風沙,滿目誰親,鬱鬱而終。光化中(898—901),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羅鄴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詠史詩-黃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復旋,黃河依舊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註:胡曾,唐代詩人。邵陽(今屬湖南)人。生卒年、字型大小不詳(約840—?),十分愛好遊歷。咸通中,舉進士不第,滯留長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召為掌書記。乾符元年(874),復為劍南西川節度使高駢掌書記。乾符五年,高駢徙荊南節度使,又從赴荊南,後終老故鄉。

泛黃河

唐-孟郊

誰開崑崙源,流出混沌河。

積雨飛作風,驚龍噴為波。

湘瑟颼飀弦,越賓嗚咽歌。

有恨不可洗,虛此來經過。

註: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壺中天

(夜渡古黃河,與沈堯道、曾子敬同賦)

宋-張炎

揚舲萬里,笑當年底事,中分南北。

須信平生無夢到,卻向而今遊歷。

老柳官河,斜陽古道,風定波猶直。

野人驚問,泛槎何處狂客。

迎面落葉蕭蕭,水流沙共遠,都無行跡。

衰草凄迷秋更綠,惟有閑鷗獨立。

浪挾天浮,山邀雲去,銀浦橫空碧。

扣舷歌斷,海蟾飛上孤白。

註: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陝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後,前半生居於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後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雲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於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水龍吟過黃河

元-許有壬

濁波浩浩東傾,今來古往無終極。

經天亘地,滔滔流出,崑崙東北。

神浪狂飆,奔騰觸裂,轟雷沃日。

看中原形勝,千年王氣。

雄壯勢、隆今昔。

鼓茫茫萬里,棹歌聲、響凝空碧。

壯遊汗漫,山川綿邈,飄飄吟跡。

我欲乘槎,直窮銀漢,問津深入。

喚君平一笑,誰誇漢客,取支機石。

註: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後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鬥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上片落筆先寫黃河濁流波濤滾滾,向東流去,永無休止。從空間上寫氣勢之大,從時間上寫其存在之久。二者合璧構成動人心魄的自然景觀。氣魄宏大,雄渾恣肆,為全詞定調。「經天亘地」六句,從黃河的源頭崑崙寫起,黃河從崑崙發軔,橫亘於天地之間,狂飈巨浪,激越澎湃,轟鳴震天,六句寫盡黃河聲威。以下由寫景轉入人事,黃河流經中原,哺育中原,使中原旺氣長存。黃河的聲勢象徵了元朝的國勢。當時正是元朝鼎盛時期,詞人由黃河的壯闊而想到國家的強大,情景相融,不僅加深描寫的力度,而且也符合特定的政治環境和人物心態。

下片轉向對「過黃河」的描寫。黃河的氣勢,振奮了渡河人的心胸,因此在渡河時神采飛揚,慷慨激越,扣舷高歌,歌聲「響凝空碧」,透出了詞人內心蘊蓄的豪情。「壯遊」三句抒寫自己壯遊天下的雄心,由黃河之壯美聯想到祖國河山之壯麗,激發了詞人想要歷盡祖國名山大川,飽覽天下勝境,隨處吟詠的願望。下文還進一步寫出他想像漢代張騫一樣,乘槎追尋黃河源頭,遨遊銀河,在壯遊之中又融進浪漫成分,在浪漫想像的傳說故事的基礎上進一步抒寫「過黃河」的激情豪興。乘浮槎究河源,是對上片黃河源頭的照應,上下一氣,首尾照應,用「我欲」、「誰誇」領起,是詞人主觀意識的體現,總攬全文。全詞把黃河雄壯的氣勢和自己的豪邁胸襟互相滲透,妙合無隙,風格雄渾閎肆,氣勢磅礴。

渡黃河

明-謝榛

路出大梁城,關河開曉晴。

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

倚劍嗟身事,張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處,空外棹歌聲。

註:謝榛(1495~1575)明代布衣詩人。字茂秦,號四溟山人、脫屣山人,山東臨清人。十六歲時作樂府商調,流傳頗廣,後折節讀書,刻意為歌詩,以聲律有聞於時。嘉靖間,挾詩卷游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為「後七子」之一,倡導為詩摹擬盛唐,主張「選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讀之以奪神氣,歌詠之以求聲調,玩味之以裒精華。」後為李攀龍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諸藩王間,以布衣終其身。其詩以律句絕句見長,功力深厚,句響字穩,著有《四溟集》、《四溟詩話》。此詩即景抒情,氣象非凡而律法精嚴。首聯點題,古樸雄闊。頷聯描繪日映波濤與風掃岸沙之景,突現黃河的氣勢。頸聯由景而情,雖慨嘆一己之身世,卻不為愁情所困。揚帆起程之際,心中頗覺舒暢。尾聯則順此而下,將其微妙的心境,化作一片渾茫而悠遠的境界,給人以回味無窮之感。

黃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燕台路正長。

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

註:李流芳(1575~1629)明代詩人、書畫家。字長蘅,一字茂宰,號檀園、香海、古懷堂、滄庵,晚號慎娛居士、六浮道人。歙縣(今屬安徽)人,僑居嘉定(今屬上海市)。三十二歲中舉人,後絕意仕途。詩文多寫景酬贈之作,風格清新自然。與唐時升、婁堅、程嘉燧合稱「嘉定四先生」。擅畫山水,學吳鎮、黃公望,峻爽流暢,為「畫中九友」之一。亦工書法。此詩寫作者在一個明月皎潔的夜晚,宿於黃河舟中。兩岸的沙灘在月光下閃著銀光,令人想起古戰場的氣氛。黃河的驚濤拍岸,傳來驚心動魄的聲響。它沿著開闊的平野如同一條巨龍向前遊動,不知所來,不知所止。宦遊日久,萍蹤無定,與家鄉書信難通,求聞達亦無門徑。這種凄苦的處境令人心情抑鬱,竟生不知今夕何夕的悵惘,不辨故鄉異鄉的愁悶。

渡黃河

清-宋琬

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只須臾。

人間更有風濤險,翻說黃河是畏途。

註: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詩人,清八大詩家之一。字玉叔,號荔裳,漢族,萊陽(今屬山東)人。順治四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永平兵仆道、寧紹台道。族子因宿憾,誣其與聞逆謀,下獄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吳、越間,尋起四川按察使。琬詩入杜、韓之室,與施閏章齊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與嚴沆、施閏章、丁澎等合稱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鄉亭詞》。黃河濁浪排空,彷彿銀河倒瀉,驚濤駭浪震懾人心。但在經歷社會人生諸多磨難的詩人看來,這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這種反襯手法的運用,更加突出了詩人對現實人生的深刻領悟,揭示了社會生活中人情險惡的一面。

渡黃河

清-查慎行

地勢豁中州,黃河掌上流。

岸低沙易涸,天遠樹全浮。

梁宋回頭失,徐淮極目收。

身輕往來便,自嘆不如鷗。

註: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詩人,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後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晚年居於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海寧袁花(今屬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餘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查慎行詩學東坡、放翁,嘗注蘇詩。自朱彝尊去世後,為東南詩壇領袖。著有《他山詩鈔》。

黃河泛舟

清-羅元琦

洪波艤楫泛中流,鳧淑鷗汀攬勝游。

數點漁舟歌欸乃,詩情恍在白蘋洲。

註:這首詩選自《乾隆中衛縣誌》。黃河泛舟,中衛知縣黃恩錫設置的中衛十二景之一。黃恩錫在《中衛各景考》云:「舊志載:黃河曉渡。錫於河曉渡屢矣。不獨春秋風雨,即詰朝喚渡,濁流拍岸,景殊無取。故不若扁舟載酒,夾岸堤柳,村花映帶,洪流觸目,渚鳧汀鷗,飛鳴蘆浦。每於濁浪土崖間,見蓑笠漁人,葦篷小艇,舉網得魚,於時買鮮浮白(飲酒),嘯詠滄洲,令人流連忘歸矣。」於是黃恩錫將「黃河曉渡」更標為「黃河泛舟」。據考,黃河泛舟主要是指黃河客船在青銅峽入口處停留時,載酒泛遊的情景。

傳說當年康熙訪寧夏,游罷牛首山,第二天早上想再到峽里逛逛。一路行來,咆哮的黃河水,安閑的睡佛,神奇的禹洞,甘甜的泉水,壯觀的塔群,令康熙帝心曠神怡。而今,青銅峽水庫區已開闢成為青銅峽旅遊黃金帶,其中10公里長峽的黃河游吸引了無數遊人趨之若鶩。沿途可遊覽長峽的懸崖峭壁、一百零八塔、牛首山寺廟群、鳥島等景觀。在今中衛沙坡頭旅遊區,乘羊皮筏子漂流黃河更是遊人十分鐘情的旅遊項目。遊人乘坐在羊皮筏子上,猶如塞外美景畫中游,領略長河落日的意境。一路可遊覽「洋人招手」、「七姊妹」、「老倆口」、「一窩豬」等急流險灘,觀賞黃河水車、雙獅山、明長城等景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

您看到的,正是朋友需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文辭典 的精彩文章:

TAG:作文辭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