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內心裡的童年

內心裡的童年

第160篇,歡迎點贊、轉發和分享

內心裡的童年

文:楊慶瑞

(1)

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都要經歷一番歷練才可以成長。每個人的童年又如同定格了的基因,左右著這個人向哪個方向努力。

有人不信這個邪,通過努力擺脫童年的影響,也就走向了另外的方向,我們不妨成為變異,能夠逃開童年影響走向其他方向的,應該算是高人。

一般人做不到。

(2)

也正因為如此,心理學家紛紛挖掘一個人之所以到達目前的狀況,TA的童年應該是怎麼樣的。

有的人努力往前找,往前找,甚至挖掘出最根本的基因在於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有了,所以,目前的成就、現狀都是那個時候註定的。

有點神奇是不是?

(3)

一個人的童年肯定是對一個人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程度到底有多深,是否真的如同專家們說的打娘胎里就開始影響了呢?

從個人角度來講:

一個人童年記憶的東西有兩大類,一類是明確記得的,或者明確知道的,這對這個人內心有著塑造作用,甚至這類記憶會被拿來作為未來行動的參照。

另一類是非明確記憶,這類有個名詞叫潛意識,雖然說不清道不明,但是對一個人的行動卻有著決定作用。

從群體角度來講:

群體的記憶更像是個人的潛意識。比如有人說人類普遍怕被蛇咬到,所以人類群體中雖然有的人沒有見過蛇,但是仍然對蛇有著很深程度的恐懼。這屬於群體性質的記憶。

也有人不同意,說潛意識本來就不存在,只是人們趨利避害的本能反應。

好吧,這類理論是否正確也是各說各有理。

但是利用這些觀點對孩子進行疏通,還是很有效果的。

(4)

其實也不必把童年的影響無限擴大化。

只要是我們把這個問題提到桌面上來,認識到了,自然也就能應用一二,至少能減少對天真爛漫的孩童敏感內心的刺激和傷害。

成人有些不經意的行為可能會對與其相關的兒童造成意想不到的影響。

比如悲歡離合帶來的感情起伏,有些會給童年時的稚嫩心靈刻上相關的烙印。這類烙印的存在會讓TA成年後要麼對之深惡痛絕,要麼對之越陷越深。簡單說,要麼愛,要麼恨,但是終究是關注的。

GIF

(5)

近來家裡娃兒讀詩,讀到「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並且跟著音樂可以唱出來,其自然之態,突然讓我感覺無限感慨。彷彿我現在看到的月亮真的就是幼時天上的白玉盤了。

思念,是人類內心共同的基因。

童年的經歷,也在情境相似的情況下調動起內心最純具有原動力的感情,在內心碰撞出激動的洪流。

所以李白也會抬頭看天,來一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不單單是因為記憶小時的言行,更重要的是對過去對懷戀。之所以李白變成「詩仙」,成為浪漫主義詩人,怎麼能跟童年脫開關係呢?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內心裡的童年。

聽李白的詩,突然覺得他撥動了我內心裡一根最敏感的弦。

微信號突然復活了,有點意外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從大陸到香港 的精彩文章:

TAG:從大陸到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