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傳教士拍攝的王朝末世社會風貌
晚清福建莆田女子出嫁場景,「蓋頭」是竹編的小簍。這組老照片的拍攝者是加拿大聖公會傳教士懷履光(William Charles White),1897年初他來到中國,先後在福建、河南地區傳教。
彈棉花的父子。在工作的間隙,懷履光利用自己攜帶的照相機,拍攝了所到之處的社會風貌、人文景觀以及和他的工作相關的場景,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彌足珍貴。
懷履光的妻子與她的漢語老師。初到福建,懷履光在傳教的同時,還利用自己掌握的一些醫術為百姓拔牙、補牙和割癰排膿等,這些慈善工作贏得了一部分人的好感,讓他的傳教活動更容易開展。
懷履光的妻子在查看一位女子的「三寸金蓮」。晚清來華的傳教士對纏足習俗難以理解,所以最早發起「天足運動」,一定程度上為婦女的解放做出了積極貢獻。
碾米的男子。懷履光聰穎過人,學習漢語進步很快,編寫了《建寧方言英語詞典》。他建立了男子寄宿小學,也為麻風病人開辦學校,還與其他傳教士合作,幫助鴉片吸食者戒毒。
懷履光所建的醫院內,被鴉片毒害的男子。1910年5月,懷履光夫婦進入河南開封,除了傳教,仍然興辦醫院、學校等慈善事業。
一個清軍士兵在射箭,離靶子如此之近,不知是要展示什麼技藝?
懷履光所建的一家醫院入口處,門楣上寫著「剖肝有法」,似乎是外科手術做得好。
坐滑竿的男子。滑竿是江南各地山區特有的一種供人乘坐的傳統交通工具,用兩根結實的長竹竿綁紮成擔架,中間架以竹片編成的躺椅或用繩索結成的坐兜,前垂腳踏板。人在上面可半坐半卧,上坡時,人坐得最穩;下坡時,也絲毫沒有因傾斜而產生的恐懼感。
福州農民榨蔗糖。我們必須認識到,懷履光是一個飽受爭議的歷史人物。他在河南傳教期間,破壞性地盜掘東周古墓,曾將自己收集的大量文物運到自己母校多倫多大學的博物館,因而被指控為是偷盜中國文物的罪人。


※紫禁城宏偉莊嚴, 但清朝皇帝一年到頭很少住在裡面
※在晚清同文館學外語是啥體驗?獎學金豐厚,伙食優越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