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完便便後請多看一眼,關鍵時刻能救命!
身體就像一個很機密的儀器,
它向外界傳遞的每個信號
都是一種「警告」或「求救」。
如果我們對自己身體有足夠的重視,
對異常「信號」進行排查,
或許健康就能和你如影相隨。
GIF
在消化內科病房,
因「黑便」入院的老年人在逐年增加。
很多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婆,
都是哪天上廁所,
就因為多看了一眼大便,
意外發現那傢伙,
黑的蹭亮啊!
然後慢慢悠悠到門診諮詢,
然後直接被門診醫生「吼」進了病房。
原來,
這種「黑便」往往是消化道出血的信號,
還提示出血量不少。
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消化道出血
特別是每天在吃阿司匹林的
大便裡面藏著的學問可多了,日本學者都能寫一本厚厚的書,對屎的研究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食物進嘴的那一刻起,註定了它不平凡的一生,除了給身體輸送養分外,食物殘渣們還要拼盡最後一口氣,在變成屎從肛門口出來的一刻前還「偷拍」下珍貴的資料傳給您。
而您上完廁所看都不看一眼直接沖走,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再怎麼也是從您體內掉出來的一塊東東哈!
您知道嗎?通過觀察糞便的顏色和形狀,就可以看出身體的健康程度。
大便怎麼看?看什麼?
布里斯託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是一種為了醫學上的需求而設計的分類法,它將人類的大便分為七型,因為大便的形狀和其待在大腸內的時間有關,所以可以用它來判斷食物經過大腸所需的時間。
第一型和第二型表示有便秘;第三型和第四型是理想的便形,尤其第四型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狀;第五至第七型則有腹瀉的可能。
經過腸子的時間
第一型:你需要差不多100個小時來消化食物(沒錯,就是便秘啦)。
第七型:食物在你體內就是穿腸而過,當然這個穿腸的過程再快也需要10個小時(標準的腹瀉)。如果你腹瀉了,可不是你剛剛吃了什麼,你要回想12小時前吃了什麼?
如果便便像小顆粒的羊糞而且分節,警告你要改善生活習慣啦,燒烤、火鍋、肉肉吃多了,得吃點清火的食物。
便便下沉的速度
如果是像石頭一樣迅速下沉,便便里可能含有太多的營養成分,這些小傢伙在排出來之前還沒有被徹底吸收掉;往往提示消化功能下降了。
如果便便漂了一小陣才慢慢沉下去,說明裡面含有氣泡,這是腸道菌群有在好好工作的表現。
便便的成分
大家對大便的認識有待糾正!!!!
便便的3/4都是水。我們每天差不多要這樣排出去100毫升的水分。在腸道的消化過程中,大約有9升水會參與其中,但是8.9升水又會被回收回去。
便便的固體部分中——有1/3是細菌,它們都是從腸道菌群里退役下的。還有1/3的固體是無法消化的植物纖維。 最後1/3固體基本上都是身體內的垃圾。
便便的顏色
屎黃色的這個黃色來自於身體每天都努力生產的重要產品——血液。
身體每秒鐘都有240萬個血細胞誕生,但同時也有這麼多的血細胞作廢——?血細胞中的膽紅素先會變成綠色,然後再變成黃色,這個顏色漸變的過程在你撞青胳膊或者腿的時候就可以觀察得到。
黃色素的一小部分可以通過小便被排出體外,而大部分則是通過肝臟到達腸道,然後被細菌再加工成棕色或者屎黃色。
敲敲黑板、劃個重點
如果便便不是棕黃色的,那你就要引起重視了。
一、健康的大便:呈棕黃色,與膽紅素有關。
二、白色或灰白色:說明膽汁的排泄受阻,提示膽道梗阻,有膽結石、膽道腫瘤或胰頭癌的可能。此外,灰白色糞便還可見於鋇餐造影后,這並非疾病所致,屬生理性糞便。白色淘米水樣 即糞便呈米泔水樣無糞質的白色混濁液體,量多,常見於霍亂。白色油脂狀 量多,並有惡臭,常見於胰源性腹瀉或吸收不良綜合症。白色黏液狀 提示可能為慢性腸炎、腸息肉和腫瘤。
三、深黃色:多見於溶血性黃膽,即紅細胞大量破壞所產生的。如溶血性貧血、配錯血型的輸血等引起
四、綠色:呈水樣或糊狀,有酸臭味、多泡沫,多見於消化不良、腸道功能失調、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等疾病。
五、淡紅色:像洗肉水樣大便,這種大便最多見於夏季因食了某些被嗜鹽菌污染的腌製品。如沙門菌感染引起的腹瀉。
六、鮮紅色:常見於下消化道出血。
外層粘有鮮血,量少+劇痛+便後疼痛消失=肛裂;
若血色鮮紅,血塊,附在糞便外層,可用水將血液或血塊沖走的=內痔出血;若血色鮮紅並與糞便混在一起,提示可能為腸息肉、腸道腫瘤;
鮮血,量少,伴有大量黏液或膿液=結腸癌。
七、暗紅色:因血液的糞便均勻地混合呈暗紅色,又稱為果醬色。常見於阿米巴痢疾,結腸息肉和結腸腫瘤。此外,由於凝血機制障礙,亦可導致便血,這種便血一般呈暗紅色,有時也呈鮮紅色。
另一種情況是正常人進食過量的咖啡、巧克力、櫻桃、桑果等也可出現暗紅色的大便。
八、黑色大便:因黑如馬路上的柏油色,又稱柏油樣便,是常見的一種消化道出血大便。它包括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胃竇炎、胃粘膜脫垂、肝硬化十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
但是,食過多的肉類、動物血、肝臟、菠菜,口服鐵劑、鉍劑、活性碳等,糞便也可呈黑色,應加以區別。用水將黑便衝散,若顯出血色,即為消化道出血。
(各種便便的顏色)
其實80%以上的消化道類炎症或者癌症早期,糞便的顏色都會有異常。但由於肉眼無法分辨,加上身體可能沒有其他明顯癥狀,90%以上的人群都會忽視腸道的「求救信號」。於是很多人認為自己身體沒有問題,忽略了定期體檢,從而延誤了早期發現便血及干預治療的最佳時機。
據醫學統計,消化系統發生潰瘍時,便隱血陽性率為40%~70%,消化道發生癌症時(如胃癌)陽性率可達95%,呈持續陽性。
如果便隱血檢測結果為陰性,則能排除70%罹患消化道癌症的可能性。
大部分消化道癌症患者最早期的癥狀就是便血,但是能在早期就發現消化道癌症的患者總體可能都不到10%。
如果您有以下4種情況,一旦滿足其中的2種,建議儘早做一次預防性早期篩查 (大便隱血檢測+胃腸鏡檢查)
一、30歲以上,沒有進行過便隱血檢查
二、本人有消化道炎症、潰瘍等疾病史
三、有消化道癌家族史和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四、經常腸胃不適,生活、飲食不規律
以上講的這些完全可以在您上廁所拉便便的時候和它互動時觀察到,有的人就是因為看到大便的性狀、顏色等變化到醫院就醫,對腸道疾病早發現早治療,避免了悲劇的發生。這種事情身邊遇到很多,挽救了自己一條命,就因為在廁所里多看了它一眼.....
另外,胃腸道系統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個大腦,好好呵護自己的腸道,可以預防很多疾病。而燒烤、煙熏、過夜的食物每攝入一次都是對整個系統一次打擊。換句話說,你前半生對胃腸道欠下的債,後半生會一分不少的償還。
GIF
如果你調理好胃腸道,腸神經會貼心地記下你愛吃什麼,什麼時候吃,每天做多少運動、喝多少水,你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去上廁所。如果一切如它所願,腸道的功能會越來越強,而反饋給身體的就是年輕活力(皮膚有光澤)、聰明伶俐(記憶力加強)、健康長壽(腸道微生態)等等。
來源:臨安區衛計局
看了文章有幫助嗎~請給我們點贊吧!


TAG:健康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