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有位傳奇老人,為救國賣掉上海3000畝地,臨終卻說自己是條狗

民國有位傳奇老人,為救國賣掉上海3000畝地,臨終卻說自己是條狗

在民國時期,各個領域都湧現出了無數傳奇人物,正是這些人物推動著當時中國的發展,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筆者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一位來自江蘇丹陽的老人,其經歷不僅傳奇特殊,而且每逢國家有難,就會傾盡所有,無償捐獻給國家。老人的名字叫做馬相伯。

馬相伯故居

馬相伯,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出生於一個天主教家庭,接受洗禮後取聖名為若瑟。小時候,馬相伯是在私塾里讀書,十一歲時便決定外出求學,最後選擇獨自一人來到上海。可以說,正是在上海求學的這段經歷,對馬相伯此後的人生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在這裡,許多學習到很多外國先進的知識、理念,同時也深刻認識到清朝在這些方面的巨大差距。從那時起,他便默默下定決心,以實際行動來改變祖國的落後面貌。

馬相伯首先想到的是改革教育,於是在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60歲的馬相伯毅然將名下近3000畝的田產全部捐獻,用以籌辦「中西大學堂」。三年後,馬相伯又擴大了教學規模,創辦了震旦學院,後來改校名為震旦大學,教學理念和中西大學堂一致。之所以取名震旦,是因為「震旦」為天竺對中國的古稱,包含了「東方日出、前途無量」的含義,馬相伯希望這所學校能為國家輸出有用之才,並為中國的未來帶來改變。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國近代的第一所私立大學。

震旦大學紀念冊

由於該校教務主要由法國耶穌會負責,所以安排了大量西方神學課程,這與馬相伯的教學理念大相徑庭——他希望學生能夠多學習實用知識以挽救中國。最後馬相伯和耶穌會士互不退讓,無奈之下他只能從剛創辦兩年不到的學堂退出。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學生紛紛以實際行動支持馬相伯,還通過集體退學的方式來聲援馬相伯。

馬相伯舊照

為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年邁的馬相伯沒有停下腳步,在從震旦大學離開的當年他又籌辦了復旦公學(復旦大學前身),並吸取了上一次的失敗經驗,親自出任校長。馬相伯本人精通法語、英語等八國語言,還是中國近代第一位神學博士,在復旦公學任職期間,他雖任校長仍堅持教授學生,讓學校一步步走上正軌。後來在復旦大學在搬遷需要資金時,馬相伯也慷慨解囊。由於馬相伯的極高威望,孫中山還專門邀請他做第一任南京市長。

馬相伯手書條幅

抗日戰爭爆發後,95歲高齡的馬相伯為籌集抗戰資金,又在街頭擺攤出售字畫,將辛苦募集來的10萬餘元全部無償捐獻。隨著戰局日益惡化,年近百歲的馬相伯無奈之下只能前往越南避難。雖遠在異國他鄉,但他仍時刻心繫祖國安危,國民政府贊其為「國家之光」。晚年時期的馬相伯,經常嘆息自己沒什麼大本領,沒為國家做出過大貢獻,最後還流落他鄉。

縱觀馬相伯的一生,書寫了一段毀家興學的傳奇,橫跨了中國內憂外患的一百年,值得後世永遠銘記。然而在這位可敬老人的彌留之際,他卻說自己只是一條會吠叫的狗,可是叫了一百年,還是沒有把當時的舊中國給叫醒。時至今日,當人們讀到他的這句臨終遺言,仍然會眼眶發酸,令人痛心不已。

馬相伯後人在其雕像前合影

回顧馬相伯的傳奇經歷,不禁為他感到讚歎,他的事迹值得後人傳頌和學習。馬相伯在自己臨終之時,仍不忘自謙,認為自己只是一條會吠叫的狗。殊不知,馬相伯為國家做出如此大奉獻,用自己的行動叫了國家一百年,可還是沒能把當時落後的中國叫醒。看到這句臨終遺言,真是令人敬畏同時感到心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老農下葬後突降暴雨,先生感嘆這家要發達,果真出了一品大員
一個運氣逆天的亞洲小國,二戰將日本耍得團團轉,戰後更令其傻眼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