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出身政治世家,他戰亂中當選此國總統,正躊躇滿志三周後不幸罹難

出身政治世家,他戰亂中當選此國總統,正躊躇滿志三周後不幸罹難

原標題:出身政治世家,他戰亂中當選此國總統,正躊躇滿志三周後不幸罹難


在阿拉伯世界中,黎巴嫩是唯一由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兩大宗教組成的國家,自1943年國家獨立以來,兩大宗教間的鬥爭從未間斷過。其中,兩大宗教內部又分為許多小的教派,國家的政治權力也按教派勢力大小劃分,各種勢力的交織使得政權長期動蕩不寧。1947年,貝希爾出生於貝魯特一個政治世家,家族屬於基督教馬龍派,父親是該派「長槍黨」創始人。


出身政治世家,他戰亂中當選此國總統,正躊躇滿志三周後不幸罹難


長槍黨最初是個反抗法國殖民統治的秘密團體,黎巴嫩獨立後,因主張建立西方式民主制度,得到了美國支持,力量迅速發展起來。1970年,巴解組織由約旦進駐黎巴嫩,扶植和武裝伊斯蘭勢力,打擊親以的基督教勢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地區,儼然成為"國中之國"。長槍黨等基督教派同穆斯林民兵不斷發生武裝衝突,導致1975年黎巴嫩內戰全面爆發。


由於出生政治家庭,貝希爾從13歲起,就開始同長槍黨人一起接受正規軍事訓練。貝希爾大學畢業後曾赴美留學,當過幾年律師。黎巴嫩內戰爆發後,他立即返回國內投入戰爭,一年後,長槍黨武裝部隊司令陣亡,29歲的貝希爾便接替了司令的職務。然而面對巴解游擊隊,長槍黨顯得力不從心。1978年3月,以色列大舉入侵黎巴嫩,佔領了巴解控制的黎巴嫩南部大部分地區。


出身政治世家,他戰亂中當選此國總統,正躊躇滿志三周後不幸罹難


在以色列打擊下,巴解主力被迫撤離,不過仍有40萬巴勒斯坦人滯留黎巴嫩。在國際輿論強大壓力下,以色列被迫從黎南部撤軍。長槍黨逐漸成為貝魯特最有實力的武裝派別,並不斷進行擴張。1982年,以色列對黎巴嫩再次發動入侵戰爭,以軍所到之處實行殘酷的「焦土政策」,許多村落被夷為平地,許多城鎮成為廢墟,慘狀令人目不忍睹。


當年8月23日,內憂外患的黎巴嫩迎來了總統大選,貝希爾當選為總統。儘管有30名議員抵制此次選舉,但年輕而又精明能幹的貝希爾不僅是最強有力的鐵腕人物,而且得到了廣大基督教徒和部分穆斯林的擁護,飽嘗長期動亂和戰禍之苦的黎巴嫩人民,期待他能夠實現全國和解。貝希爾也躊躇滿志,他公開表示:「我希望戰爭能夠成為過去,和平與安全的時期開始到來。」



出身政治世家,他戰亂中當選此國總統,正躊躇滿志三周後不幸罹難

然而貝希爾當選總統才三周,還未正式履職,9月14日就在一次爆炸中喪身。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沙龍,乘機嗾使「長槍黨」武裝開赴巴解組織兩個難民營,屠殺了包括老幼孕婦在內的上千人。大屠殺震驚了全世界,使得以色列最重要的靠山美國也感到十分難堪。貝希爾遇難一周後,他的哥哥阿明·傑馬耶勒繼任了總統,黎巴嫩內戰繼續進行,直到1990年內戰才基本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來讀史 的精彩文章:

綽號「傳教士」,他臭名昭著「荷蘭教父」,橫死多年仍令王室尷尬
一沙俄上將臨死前,牧師:屠八千平民後悔否?此將:恨未殺八萬!

TAG:閑來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