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野,繁忙都市裡的文藝小清新

上野,繁忙都市裡的文藝小清新

五月下旬,在東京小住了幾天。出發前,有朋友問我路線是否已經規劃好,我只簡單地回答了兩個字:上野。

在東京的日子,每次出門目標都很明確。乘車到新宿,轉山手線到上野站。我不喜歡東京這個有些慌亂的城市不是沒有理由。比如新宿站吧,每次走到這裡都會迷失,不知道該選擇一百多個出口中的哪一個。這次就創造了在新宿站走了八千多步的紀錄。

路線:JR山手線的站台在新宿東出口附近。乘車到上野站,上野公園出口出。

來我們有三個主要目標:東京都美術館,國立西洋美術館,東京都國立博物館。正站在路邊研究地圖,熱情地誌願者主動用英語介紹上野公園的布局。並特別告訴我們動物園的方位,畢竟這是全日本唯一擁有大熊貓的動物園。

東京都美術館

三個博物館中最遠的一個,於是成為第一站。正趕上特展」旅·法國風景畫」 (4月14日至7月8日)。展出了從17至20世界的65幅法國風景畫作。來自俄羅斯普希金美術館。

從以神話傳說為背景的描繪,到對自然及都市的寫實展現,展覽以時間及場所為軸,展現了法國近代風景畫的發展史。

在這裡看展的主要是老年人。看到他們或專心致志欣賞畫作,或小聲地交談,我不禁感嘆:這個國家的人民對於藝術的熱愛以及追求,確實值得我們反思一下。

東京都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的吉祥物

這是我最喜歡的博物館。這次正好趕上特展「名作誕生」(4月13日至5月27日)。

不要吝惜租講解器的550日元,「盲看」確實不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這麼好的展覽。

和很多國家一樣,日本最早的繪畫、雕刻藝術都是為宗教服務。從展示宗教的作品,到效仿唐宋的風景畫作,對文學作品的演繹,再到浮世繪。可以看出我國古代美術作品對於日本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常設展:大多數的常設展我已經看過一次。這次沒有落下「東洋館」中的藏品。藏品是來自亞洲其他國家。論藏品,我國的當然首當其衝,佔領了好幾個展廳。

《清明上河圖》

本館全部是日本國內的展品,按照時代推進,展示了日本雕刻、染織、金工、武器、刀劍、陶瓷、書畫、建築構件等眾多展品。

除了藏品,國立博物館的設計也是很貼心。在本館的中心位置還有一個庭園,看展的間隙可以來這裡小憩一下。

博物館內禁止吃東西。看展看到餓沒關係,可以在一層休息區補充點飲料和甜點。

國立西洋美術館

西洋美術館的特展「繪畫的榮光」,展出的是西班牙腓力四世時期的畫作。為了配合上班族的時間,到晚八點才結束。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是六點鐘左右,但排隊看展的人依然很多。

男演員吉川光搏為解說詞獻聲,可惜的是我只能選擇「聽得懂」。

除了特展,這裡的常設展也值得欣賞。

這白眼翻得有水平

上野公園,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了藝術氣息的地方。更難得的是,在繁華的都市中,這裡大片的林蔭道,讓人有一種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覺。

平時,這裡是孩子們的樂園;周末,不少家庭在這裡野餐。

這次我的一個心愿也得以達成:在商業公園裡喝上一杯咖啡。悠哉悠哉地感受和享受這裡的氛圍。

日本人真的很喜歡大熊貓

看了三個特展,這次的東京之行圓滿了。在這裡也說下我對在日本看展的感受。必須說:在日本看展的體驗真是太完美了。博物館設計得人性不說,每個角落都很乾凈。最關鍵的是:這裡的民眾都很自覺。秩序井然,沒有人大聲喧嘩,禁止攝影的地方絕對沒有人偷偷拍照。

對於藝術的熱愛,對於公共秩序的尊重。在這些方面,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在路上的心情 的精彩文章:

靜享和風之美-我走過的一些日本小眾景點

TAG:在路上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