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楞嚴經淺釋》206.總結全經詳示五重妄想

《楞嚴經淺釋》206.總結全經詳示五重妄想

五十陰魔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第九冊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G2詳示五重妄想(分五)

H1色陰妄想 H2受陰妄想 H3想陰妄想

H4行陰妄想 H5識陰妄想 H1分三  I1示體因想 I2引喻詳釋 I3結名妄想

今I1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釋迦牟尼佛說,阿難!你現在這個身體,為什麼有你這個身體呢?由什麼來的?由你父親母親這種「想」。這種「想」,其實就是一種情,這是說得尤其明顯一點。為什麼說是「情」呢?卵因想生,胎因情有。阿難是胎生,並不是卵生,所以這個想就是個情字。

這往粗了說,就是「妄想」;往深一層說,就是個「想」;再往深了一層說,就是個「情」。這先因父母這個情生,怎麼說是情呢?父親母親因為有這種欲心、情慾,所以就發生一種男女的問題,於是乎就有了小孩子;這豈不是因情而有的呢?

汝心非想,則不能來:雖然你父母因為有情想,而有這種男女的問題,那麼你在中陰身的時候,如果你沒有一種情感,沒有一種愛父憎母、或者愛母憎父的這種情感,也不會有你這個身體的。所以在你的中陰身的時候也是有這種情想,有你這種情想,所以你這中陰身才來投胎;你要是沒有情想的話,你就不會來投胎的,不會有你這個身體的。這是一定的道理,你想不承認也不可以的。你看「則不能來」這個語氣說得很決定,這是決定辭。就是你若沒有情想,就絕對沒有你這個身體,「則不能來」。這個是怎麼樣?想中傳命:就是由這情想而傳承接續你這個生命。

你有生命,都是由彼此的情想互相傳遞而有的,所以這叫「想中傳命」。「傳命」就是繼續的意思,繼續你的生命。你有這個想,才能繼續你的生命;如果你沒有這個想,你生死就了了。所以想陰斷的時候,「遠離顛倒夢想」,一切的夢想都沒了。你若妄想沒有了,生死也就了了。為什麼你有生死呢?就因為你妄想太多了,前念滅、後念生;後念滅、後念又生,生生不已,如水波浪,川流不息。所以這川流不息,也就是「想中傳命」的道理。

I2引喻詳釋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

《楞嚴經》這個哲理講得是最徹底了!這是究竟的哲學、究竟的真理,可是究竟的真理也就是究竟的妄想,你不要把這個就說是究竟真理了。我說的這個真理,就是它講就有這個情形,這個情形從什麼地方來的?從妄想那兒來的。所以,我說它具有究竟的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從什麼地方來的?從妄想那兒來的。你說出妄想,它就有了;沒有妄想,就沒有了。

如我先言:阿難!像我以前告訴你的,記得嗎?告訴你什麼?心想醋味,口中涎生:你心裡這麼想:「噢,這個醋啊,真酸!嘖嘖,真酸!這個酸梅呀,酸哪!一吃我這牙都倒了,也軟牙了。」你這樣一想酸的時候,這口裡口水就出來了,就流口水了。這個口水不是饞出來的,而是想這酸味想出來的。所以無論誰,不要妒忌人,妒忌人在中國話就叫吃醋,不要吃醋;一吃醋就有酸味了。

心想登高,足心酸起:你一想登高,這足心這個酸味又起來了,足心就發酸了;發酸了,腳心也軟了;腳心軟了,就站不住了;站不住,就要跌到那個萬丈懸崖里去了。你說危險不危險哪?

懸崖不有:這個懸崖不是有的,只是心裡這麼想一想;心裡這麼想一想,這足就發酸了。以前想酸梅、想醋,是嘴酸;現在想懸崖,他腿酸了,足也酸了。你說這個足怎麼也會酸呢?

有一個人就講了:「我知道了!法師你不要講這個道理了,我已經明白了,我已經開悟了。」開了什麼悟呢?「你前面所講的那個六根互用,每一根都有六根的作用,所以現在腳也會吃東西了,所以它就酸起來了。」真是這個樣子?啊?我不相信你這個開悟。你開這個悟,為什麼我不相信呢?我還沒有開這個悟呢,你就開了這個悟?那沒有這個道理的。這個道理,我不承認的。那怎麼樣子呢?因為這就是個妄想,這個腳並不會吃東西,也不會聽東西,也不會看東西。六根互用說是眼、耳、鼻、舌、身、意,並沒有一個腳,所以你開的這個悟,我絕對不承認的。

懸崖不有,醋物未來:那麼懸崖也不是有的,這個醋物也不是有的,只憑你一個妄想,嘴也流涎了,足也酸軟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如果你這個身體不是由這個虛無的妄想來的,和妄想做朋友、做同類,不是由這個情想而有的話,口水如何因談醋出:那麼你口裡流的口涎,這個口水,為什麼我和你一講這個醋,它就會出來?講這個醋,這只不過講一講,並不是真有這個東西。講一講,這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為什麼它酸味就出來了?就覺得口裡也酸溜溜的,腳上也酸溜溜的。這麼樣子,你想不承認是妄想來的,可以嗎?不可以的,那是從妄想來的。

I3結名妄想

【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是故當知:因為上邊所講這個道理,所以你就應該知道。汝現色身:你現在這個色身,就是你這個身體,名為堅固第一妄想:雖給它起個名字說它「堅固」,只不過是個名而已,其實這就是由你第一個妄想,由這色陰而造成的。

H2受陰妄想(分二)

I1轉想成受 I2推廣結名

今I1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

即此所說:就是上邊我所說的這一段文。說的什麼呢?臨高想心:你做這麼一個妄想,想自己站在那個萬丈懸崖上。就是這個妄想的心,能令汝形:它就可以使令你自己這個身體,真受酸澀:就這麼講一講,想一想,啊!你這個腳上就覺得酸,又覺得澀了。什麼叫「澀」呢?這個澀就是不光滑,就覺得很酸澀的,就覺得這個腳好像站不住了,要跌倒要跌倒那麼樣子。你走到那個萬丈懸崖上去,往下一看,噢,看不見底,這個腳心就發軟了!即刻就是不向下跌也要向下跌了。這什麼道理?就因為你這個妄想做成的。你若沒有這個妄想,同樣的路,你在平地上走來走去,走多少路,這個腳心也不發軟,也不發酸的。

你走一座獨木橋,底下看著那個水流得清流湍急,噢,這一掉下去,就沒命了,就會被水淹死了!不想,沒有事;一想,這個腳就即刻邁不動步了,就軟了;邁不動步,就跌下去了。這個就是你這一想的關係,你若沒有這個妄想,閉著眼睛往前走,不知道有這麼座獨木橋的時候,反而沒有事。那說我閉著眼睛走獨木橋試一試,那也一樣掉到裡頭去。為什麼?你看不著,一腳就踩不住那個獨木橋了。所以你看見,你若一打妄想,一知道下邊是清流急湍,你也就生恐懼心了。可是你要是閉著眼睛走獨木橋,也一樣掉到水裡去。

所以不要睜著眼睛打妄想,也不要閉著眼睛死妄想。你若閉著眼睛死妄想,那也是行不通的,所以要緊的就在這個地方。你也不要閉著眼睛死妄想,怎麼死妄想?把那個妄想死了。你睜著眼睛打妄想,生出這個妄想,也一樣腳心發軟;你閉著眼睛也一樣掉到萬丈懸崖里去;所以閉著眼睛,這也不是一個辦法。因此,最難的就是在這個地方,怎麼樣呢?你最好就是不打妄想,那就沒有事了。

I2推廣結名

【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由因受生,能動色體:因為由想心而有受,才能牽動你這個色身,這有色質的形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你現在現前,順著對你有益的事情就歡喜,有損害你的事情就不歡喜,這兩種的妄想互相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虛」是不實在的,「明」就是光明;但是這個光明是不實在的光明,這就是你這個虛明,你第二種的妄想。

H3想陰妄想(分二)

I1身念相應 I2推廣結名

今I1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因為你這種的妄念,役使你的色身。身非念倫:身並不是這個念;身和這個念不是同類的,可是它們為什麼互相有一種的感覺?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為什麼你起一個念,你的身就隨這個念來使用?被這個念來支配?種種取像:在種種的取像裡邊,心生形取,與念相應:你心生一個念,形就想去取這個東西,身和念是相應的,是一致行動的,你的身為什麼和念就會一致行動呢?

什麼叫作「念」?念是想念。一念、二念、三念、四念、五念、六念、七念、八念、九念、十念,這個念就是一念。在《仁王護國般若經》上說,一念裡邊就有九十個剎那。剎那是很短很短的一個時間。「在一剎那裡邊,就有九百個生死。」有九百個生死,也就是九百個生滅,所以才說:「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忽動被雲遮。」你若能一念不生就全體現。什麼全體呢?就是全體大用,也就是如來藏性,你本有的家珍,本地的風光,本來的面目現前了。「六根忽動被雲遮」,你六根稍微一起的時候,就被雲遮住了。所以才說修道的人能到一念不生,那時候鬼神都沒有辦法你了。你若能一念不生,就能一念不死;若不能一念不生,也就不能一念不死。這個地方很要緊的,你若把這個地方明白了,一念不生,你全體現了;你六根再一動,就又被烏雲遮上了。

I2推廣結名

【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寤即想心:「寤」,就是醒著。前幾天我不是講過庄公寤生?他媽媽因為他寤生,「遂惡之」,就討厭他。「愛共叔段」,她歡喜第二個兒子共叔段,「欲立之」,她想立共叔段繼承父親的王位。所以武姜左一次右一次向鄭武公請命,說是叫小兒子繼位,不要大兒子繼位。可是鄭武公不準,所以還是庄公立了。庄公立,武姜就叫共叔段去造反,結果也失敗了,這就是那個寤生的故事。

這個「寤」就是沒有睡覺。「寤即想心」,醒著的時候,就是想陰當權的時候。寐為諸夢:你要是睡著了,這就是夢,這個想陰就會有夢,會變夢。以前講到想陰的時候,不是說他這兒睡著了,旁邊在搗衣舂米的,他就聽這是撞鐘,或者敲鼓,也就是這個想陰;他睡著了,就有這種錯覺。

則汝想念,搖動妄情:那麼在夢的時候,你這個想念搖動,就知道撞鐘擊鼓的這種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這個名字就叫「融通」。融通,就是融而通之,通而融之;就是互相合作。我告訴你,無論醒著,或睡著了,這想陰現在的名詞就叫互相合作;互相合作就是融通,這就是想陰的妄想,這是第三想陰。

H4行陰妄想(分二)

I1體遷不覺 I2結名妄想

今I 1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發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

化理不住:這就是行陰。行陰像水波浪似的,那麼川流不息,它不停止的。也就是前念生,後念滅;後念滅,後念又生,這麼互相生滅。「化理不住」,它這種變化的道理不停止,總是這樣地去工作,不停止、不休息。運運密移:「運」,就是運轉的意思,運轉運轉就川流不息。「密移」,是你看不見,它這個是很輕微的,在你不知不覺地,它就搬家了;你不知不覺地,它就變樣了。

什麼「運運密移」呢?好像甲長發生:「甲」就是指甲,指甲你兩天不剪,它就長得有這麼長;這三天不剪,它又長一點;四天不剪,它又長一點。它一天比一天長,一天比一天長,可是它怎麼樣長呢?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長多少?你知道不知道?它怎麼長出來的?你知道不知道呢?這個「甲長」,長啊,就一天比一天長。「發生」,你我這個頭髮一個月不剪,大約就有四分長。那一個月不剪有四分長,你知道它一天長得多少呢?也不知道!說:「那我可以統計一下。」你統計,這不一定是正確的,你用電腦算術機算一算,看一看它知道不知道?

氣銷容皺:氣一天比一天就衰敗了,這叫「氣銷」。好像青年的人,天真活潑;壯年的人就壯;老年的人,這氣就銷了。「銷」不是當「沒有了」這麼講,就是衰敗了。「容皺」,這個面容也雞皮鶴髮了,面貌也老得不得了了,再想裝一個後生的人,裝一個年輕的人,也做不到了。你就怎麼樣化妝,八十歲的人也不能變成二十歲的男子,所以這叫「容皺」。

日夜相代:這個甲長、發生、氣銷、容皺,白天晚間都一樣工作的,它不停止它的工作,真是比鐘錶都勤力。鐘錶有的時候你不上鏈,它會停止呢;這個你不要給它上鏈,它也一樣地工作。除非死了,死了就不工作了。曾無覺悟:它就這樣日夜相代——日夜來催你,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由老而死。死了再生,生了再死,這叫死死生生,生生死死,永遠都不覺悟。永遠在這裡頭迷迷糊糊地,糊塗而來,糊塗而去,這就是行陰的一種妄想。

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你這個身體甲長發生,氣銷容皺,如果不是你的話,怎麼你這個身體會遷變呢?你若說這個指甲不是你的,它怎麼在你身上長長呢?你說這個頭髮不是你的,它怎麼在你頭上長長呢?你說這個氣不是你的,怎麼你覺得氣不足,就衰弱了呢?你這個面如果不是你的,它怎麼會皺呢?你說這個容皺也不是你的,那麼你的面怎麼會自己皺呢?它怎麼會在你身上變化呢?所以如果不是你的,怎麼你這個身體會遷變呢?會由少年的時候就搬到中年的時候,由中年的時候又搬到老年的時候,由老年的時候又搬到死的時候。所以你不能說,不是你的。

如果這不是你的身體,「汝必非真」,那你就不是真的。如必是真,汝何無覺:若說一定是你的,你怎麼不知道呢?你為什麼一點感覺都沒有呢?甲長,你也沒有感覺;發生,你也沒有感覺;氣銷,也沒有感覺;面皺,也沒有感覺,你也不知道哪一天,它就變了樣了。

這是兩邊都給破了;你說是你的也不對,說不是你的又不對;這都不對了。那麼你說這怎麼辦?就是妄想!就是在這個地方,由妄想造成的。

I2結名妄想

【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則汝諸行念念不停:你的行陰它也是念念不停的。名為幽隱第四妄想:這一種念念不停,不容易覺察得到的,它有微細的動相——「幽隱」,你不容易覺察得到的這種變化。變化密移,毫無感覺,一點感覺都沒有,這就是第四種行陰的妄想。

H5識陰妄想(分四)

I1縱奪真妄 I2正申喻示 I3的指滅時 I4推廣結名

今I1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在你這個精明湛清而不搖動這個地方,這個名字如果叫它恆常的話,於身不出見聞覺知:然而在你身上仍然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假設它真是精真的話,就不會有這個習氣和妄想發生了。

何因汝等曾於昔年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那麼是什麼原因呢?你在以前看見一個很奇怪的東西,經歷不知道多少年歲,這個憶也沒有了,忘也沒有了。你若有個忘,說我把什麼事情給忘了,那還有個記憶呢。你現在「憶忘俱無」,也沒有記,也沒有忘了。於後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以後忽然又看見以前所看過那種奇怪的東西,在這時候你就想起來了,啊,以前怎麼樣記憶的,怎麼樣遇到這個奇怪的東西,那時候怎麼樣見的,一點都不會忘的!

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那麼這個能回憶以前的這種精了,在湛清不搖的裡邊,念念有這種熏習的情形,是怎麼樣子算計算計呢?怎麼樣想一想啊?怎麼就已經忘了這件事情;然後再遇到這樣的事情,就會又想起來了?那麼沒有再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已經忘了,想不起來了;遇到了之後,又隨著就想起來了,這是「有何籌算」———誰給記的賬呢?誰給算計的呢?由這個證明,在你八識田裡邊記得,不過你說忘了,於是就想不起來了。那麼你幾時再見著它,就又回憶起來。這並沒有一個人給記上賬,就是在八識田裡邊,天然地在那兒存在著。

I2正申喻示

【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

阿難當知:阿難!你應該知道,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前邊「湛不搖中」,這個湛不是真的。怎麼說它不是真的呢?就好像急流水,它那個水流「望如恬靜」,你看著它好像沒有波浪,沒有流。可是流急不見,非是無流:它那個水流因為沒有波浪,它流你也看不見,這不是沒有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前邊是行陰,現在是識陰,這個識陰假設不是妄想根元的話,就不會受妄的習氣來熏它了。

I3的指滅時

【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

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如果不是到你六根能互用開合這種境界、這種程度上,這個妄想沒有時候可以滅的。除非你到六根互用的境界上,這個妄想就消滅了。

I4推廣結名

【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故汝現在,見聞覺知:所以你現在見、聞、嗅、嘗、覺、知,這種六根的知覺性裡邊,中串習幾:中間串合著最微細的習氣,就好像用繩串起來一樣。「習」,是習氣;「幾」,是幾微,最微細的這個地方,就是你不容易覺察得到,不容易看得見的。則湛了內:就在你湛了這種性內,罔象虛無:「罔」,你說它有嘛,它又沒有;「象」,你說它沒有嘛,它又有。這一種虛無縹緲的情形,是第五顛倒微細精想:這就是第五種的顛倒微細精想,這是個微細不容易覺察得到的境界。「精想」,這種妄想也是很細的,也是很不容易覺察到的。

G3總結妄想所成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阿難哪!色、受、想、行、識這五種的陰,你都有領受的這種情形,所以五種的妄想也就發生出來了。

F2答因界淺深

【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汝今欲知因界淺深:你現在想要知道五陰這種妄想,每一個陰它的界限是淺、是深,是怎麼個樣子,它的邊際在什麼地方。我現在告訴你。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色而對空,就是色的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這個觸塵和離,就是受的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這個記和忘,是想的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唯滅和生,是行的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你清凈又合清凈,這就是歸八識的邊際。

F3答滅除頓漸

【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

此五陰元,重疊生起:這五種陰的根本,它重複而重複地疊生,生了又生,這樣地互相循環,互相幫助。生因識有:那麼這「生」就因為識(識陰)才有的。滅從色除:滅就從色(色陰)除。怎麼會滅呢?因為有色。若滅色,它就歸空,所以滅。因此,「生」,就由識生出來的;「滅」,就由形色而滅。

理則頓悟:在理上來講,這個道理你很明白了,可是乘悟並銷:你悟了,也沒有這個乘,也沒有悟了。「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你若明白這個理了,那麼你就連悟都銷了。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在理上講,你是悟了;在事相上講,你還要「因次第盡」,你要好像脫衣服,脫了第一層,又到第二層,然後脫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所以你在事相上要由次第而盡。現在這個理你是明白了,但是你還沒有修呢,還要修,才能把這五陰都破了。

我已示汝劫波巾結:我以前已經告訴過你,我用那個巾結了六個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你怎麼還不明白呢?還來這麼向我多問,又這麼啰啰嗦嗦的。

【編按】以下節自上人一九八三年一月補述

在中午有人講,以「穿五層衣服」來比喻「五蘊」,這個比喻不太恰當。因為《心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果像穿五層衣服似的,那五層衣服都剝下來,人就裸體了。所以果舟說:「這教人打妄想」,是真的。

那麼不破這五蘊,還有這五層衣服遮著,人沒有打那麼多妄想。要是破了,裸體了,這怎麼辦呢?所以這比喻是有一點問題,難怪你說令你打妄想。那你說這怎麼辦?你對這有什麼解釋法沒有?用五層衣服來比,這是一種有形的,而五蘊是沒有形的,沒有形和有形來比,這是不一樣的。

這五蘊只是一種陰氣,這陰氣也可以變成陽氣,陰魔也可以變成陽魔,就看你會不會用。你若會用,在這修行上不被它所轉,這個境界不是不好。你貪圖神通,貪圖好處、境界,這就被它所轉了。

所謂五陰,又叫五蘊。五陰是五種陰氣,因為有陰氣,所以就著魔了;有陽氣,這就是菩薩了。不過,要緊的就是不執著。不執著了,就是「終日穿衣,未穿一縷紗」,不要執著穿沒穿衣服。「終日吃飯,未吃一粒米」;真正用功的人,對這些都沒有執著了。不一定就像五層衣服這麼脫光了,沒有衣服穿,那怎麼辦呢?這只是一個很淺顯的比喻,就恐怕你不明白,所以才這麼樣說。

其實五陰根本就是一股氣在那兒作怪,這氣有邪氣、有正氣;邪氣就是陰氣,正氣就是陽氣。你要是不會用它,就變成陰魔了;你要是會用它,就變成陽魔了。在這個時候,就是要用這個不思善、不思惡,你也不要貪好境界,也不要怕壞境界。就是遇到這種境界,還若無其事似的,不生一種執著心。我知道果舟對這五層衣服是不願意脫,脫了就覺得很怕丑的,所以我今天提出來講一講。

──上人一九八三年一月補述至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業障怎麼樣來的?宣化上人金剛棒喝
畜生的智慧比較低,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