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蒙古草原一個戰略要地,朱棣放棄後,天子被迫守國門200年

蒙古草原一個戰略要地,朱棣放棄後,天子被迫守國門200年

明初北伐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推翻了蒙古人統治,朱元璋建立明朝。1368年,明軍攻克大都(北京),元順帝北逃上都(開平)。1369年6月,從大都出發的明軍在李文忠率領下攻入上都。

1688年,明軍在捕魚兒海大敗元朝殘餘力量,北元皇帝脫古思帖木兒僅以數十騎逃遁,後來被屬下所殺。北元主力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大批皇室成員,包括已故君主愛猷識理達臘的妻子、現任君主脫古思貼木兒的后妃及次子地保奴、公主等,成為階下囚的各類達官貴人近3000人。

明初20年,經過上都、應昌、和林、捕魚兒海等一系統激戰,將北元殘餘徹底滅絕。此後蒙古內部就開始陷入了連綿不斷的內訌之中,再也稱不上元朝正統了。


開平衛建立

1256年,忽必烈命劉秉忠在草原腹地灤水北岸建立開平城。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繼位稱汗,在內戰中擊敗阿里不哥。後來元朝政治中心移往大都,開平稱為上都,長期是元朝皇帝的夏季首都。

1369年,明朝奪取開平後,將開平建立成為一個草原軍鎮,隨時應對北元的反擊,在區划上屬北平都司。同時為了保證開平的糧草運輸順利,在開平衛周邊建立了8個驛站,東邊是涼亭、泥河、賽峰、黃崖,西邊是桓樹、威虜、明安、濕寧。開平處於明初北方防線的中間位置,深入草原,可以保證南邊的宣府不直接接敵,也保障直隸到遼東的交通路線通暢。

《明史》載:「開平衛。元上都路,直隸中書省。洪武二年為府,屬北平行省,尋廢府置衛,屬北平都司。」駐守開平衛的士兵是從山海衛以及北平都司所屬諸衛的官軍中抽調組成,在完成設立開平衛、修建衛城的任務後,盛熙又將北平等都司軍馬分別安置在開平衛各地進行屯守,於農隙期間訓練操備。

開平是蒙古草原戰略要地,奪取了開平,也就意味著卡住了蒙古草原的咽喉。明初開平衛同大寧衛(駐內蒙古寧城縣西)、東勝衛(駐內蒙古托克托縣)和興和所(駐河北張北縣)等軍事駐屯機構等構成了明朝的北面防線。此外,朱元璋還在北部邊境封了9個兒子,號稱九大"塞王"。諸塞王沿長城線立國,從東到西,從內到外連成一氣,有效抵禦了蒙古人的窺伺。


永樂帝時期

靖難以後,朱棣奪取了天下,為了防禦北方外患,他遷都北京。1403年,明成祖調整北邊衛所,將61個衛、3個千戶所全部隸屬於新成立的北京留守行後軍都督府管轄,開平衛就在其中,並內遷至北京。

然而僅僅3年後,由於蒙古部落騷擾威脅,1406年,朱棣復設開平衛。開平衛重置以後,成為內地犯罪充軍謫戍之地,明朝政府「命兵部以有罪當戍邊者實之」,且充軍開平的均為「犯死罪及逃軍令」之人。

399年燕王朱棣舉兵推翻建文帝奪取皇位時,曾聯絡兀良哈三衛支援。為了報答兀良哈在靖難中協助出兵,成祖將北方大寧三衛贈送給兀良哈。這樣,明初時期的防衛體系被打破,開平衛成了孤立的據點。


放棄開平衛

草原防衛體系雖然被打破,但是朱棣時期先後五次征討韃靼和瓦剌勢力,其中四次經過開平,並將其作為北征的重要軍事據點和糧餉物資運輸的中轉站。這一時期,明朝還屬於主動防禦。

明成祖以後,衛所體系不完善的問題突出,蒙古部落的威脅日益嚴重。公元1430年,明宣宗作出了一個讓明朝後悔兩百年的決定,放棄開平衛,棄地300里。

此後明朝依託長城,修建九個邊防重鎮進行防禦。這樣以來,原來逃遁到漠北的蒙人部落逐漸南下到了長城沿線。明朝失去前進基地,進攻蒙古戰線漫長;而蒙古南下到長城,北京就處於威脅之中,明朝天子變成真的守國門了。遼東西部變成狹長的走廊,北方邊防因此更加空虛。

19年後,1449年蒙古瓦剌入侵,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虜。明朝從此以後走上了被動挨打的道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地史話 的精彩文章:

中國首位登上《時代》周刊軍閥,打個噴嚏北京就要下雨
西周無資格參加諸侯盟會,東周時卻成了吞併小國的貪吃蛇

TAG:天地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