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懷念我的恩師:國醫大師李振華對醫學發展的設想

懷念我的恩師:國醫大師李振華對醫學發展的設想

我國現有的中西醫兩種醫學分別產生於東西方文化,各具有自身的理論體系,都為人類的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我國有原創的獨特的中醫學,通過數千年的臨床實踐,不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並具有完整的、系統的、分科的、中醫藥理論體系。同時又有完整的西醫學,這是我國在世界衛生事業中獨有的優勢。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中西醫的發展都非常重視,並組織了大量西醫人員學習中醫,數十年來通過臨床和研究,對很多疾病取得了一定成績,為我國醫藥衛生事業長遠的發展,提供了中西醫怎樣合作的新思路。

但由於中西醫兩種醫學,各有自身截然不同的理論體系,中西醫如何合作,在學術上怎樣發展而成為一個新的科學,當前尚未創出一個比較成熟的經驗和方法,為了更快的發展新醫學,有利於人民的生命健康,仍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

李老談,發展醫學的目的

首先是防止人民不生病,少生病,

通過臨床實踐,對發生的病不斷提高療效,

從而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長壽為宗旨。

為了有利於發揮中西醫之所長,因而必須了解各自學術的來源、理論特點、治療的學術觀點和方法,不斷吸取二者之所長,才能有量變到質變而產生一種具中西醫之所長,更先進的新醫學。

西醫的發展

中西醫學分別產生於東西方文化。西醫產生於15世紀古埃及和古希臘文化基礎上,通過當時掀起的民主革命與工業革命,帶來了西方科學的昌盛巨變,為人類物質文明創造了無窮的財富,從而為產生西方醫學奠定了基礎。

以笛卡爾和伽利略等為代表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共同開闢了實驗科學,到16世紀,又產生了解剖學、細胞學等,從而更全面的發展了西方醫學的理論。

它以人體器官為研究對象,將一個有機的整體還原到細胞分子水平,分析其數據、定性、功能、規律,從微觀開始,然後邏輯推演再還原到整體。

在發展上越來越深入、越細小,從細胞、分子、量子、質子以至到現在的基因學說水平。

由於實驗科學對醫學的發展,它的特點是微觀化、定量化、標準化、統一化、線性化、較機械化,從而對局部器官的認識比較清晰,不僅可以了解局部病變,並可有利判斷其愈後,為產生各種藥物治療,奠定了方向和基礎。

中醫的起源

東方醫學起源於幾千年前的《易經》,其內容包括了對宇宙事物的多方面認識,如天文、地理、人文、數學、醫學、美術、文藝、政治、建築、音樂等。

它的理論核心是整體和諧思想、宏觀的有機論思想、動態演化發展思想、對立統一、相反相成的思想。

其特點強調事物的整體觀、對立統一性及類別的屬性、時間性、功能狀態、個體性等,具有宏觀、定性化、非標準化、個性化、隨機化、非線性化等特徵,從整體辨證了解局部。

中醫學是在《易經》這種哲學的基礎上,通過人民對疾病鬥爭中的反覆實踐,不斷總結升華為理論。

其形成的過程是:實際問題——產生直覺象思維觀察——解決實際問題——形成一般概念和經驗——再解決實際問題——總結經驗,升華成系統、全面的理論體系。它的理論核心是整體觀、對立統一觀、恆動觀、取類比象等。它的治療觀點是以陰陽平衡為基礎,達到人體各部分對立統一而和諧的目的。

通過以上中西醫的對比,從理論、學術觀點和治療觀點都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

中西醫的同與不同

那麼不管是以中醫的理論來研究發展西醫,還是以西醫的理論觀點來發展中醫,不僅有很大的難度,甚至在某些理論上是不可能達到一致的。

因而中西醫合作是一個長期的醫學工程,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切不可盲目結合,而且必須有精通中西醫醫學理論的高級人才,通過彼此取長補短,長期的臨床實踐、研究,有計劃、有目的、進行周密細緻的工作,方可逐步有所統一認識,達到有量變到質變的有機合作,方可有創造新醫學的可能。

由於中西醫共同的目標都是解除人類的疾病痛苦,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彼此在學術理論和實踐上各有優勢、各有所長。因此,在發展我國醫藥衛生事業上取二者之優勢和所長,達到發展我國新醫學完全是有必要。

李老認為

中西醫結合當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必須大力切實貫徹黨的中西醫並重的政策,大力發展中西醫不同的醫學理論,培養各自的高級醫學人才。這不僅有利於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時為發展中西醫結合奠定了人才基礎。

國家除重點發展中、西醫院外,現成立的中西醫醫院和專門研究機構是非常必要的,吸收一定數量的中、西醫高級人才,制定出中西醫結合的目標、方法和措施。從臨床實踐出發,不斷吸取兩種醫學之所長,取長補短,重視理論的研究,有重點、有要求、有少到多、有點到面、有計劃的工作,方可出現成果。

由於中西醫各有自己的系統理論、治療觀點和藥物、方劑等,並通過長期臨床效果所證實。因而在培養中西醫人才、醫、教、研工作上,應該發揮各方面自身的理論體系,嚴格防止以西醫的理論觀點來指導中醫的醫教研工作或以中醫的理論觀點來指導西醫的醫教研工作。

否則即不能達到提高各自醫學理論的目的,甚至亦有可能出現中醫西化、西醫中化的不良現象。如果中、西醫醫學消失一方或一方減少發展,這不僅失去了中西醫結合的可能和目的,同時對當前醫學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中醫學幾千年來,是從疾病作鬥爭中通過實踐創建的一種醫學。在防止疾病的發展、治療、養生、保健人民的生命健康方面,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還升華為實踐有效的系統理論、藥物和方法。

但近百年來,在帝國主義文化侵略和國民黨政府無視人民健康的需要,對中醫學採取了無情的打擊迫害,從而使中醫學受到了嚴重的摧殘和失傳。

解放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中醫學的發展,並制定了各項方針政策,建立了醫教研等各種機構,但由於建立晚、底子薄,各個方面設備不足,具有醫教研的高級人才顯然不能滿足現實工作的需要。

因而黨和政府對中醫事業的發展進一步給予政策傾斜是完全必要的。發展醫藥事業關鍵在人才,根本在教育,希望黨和政府儘快的培養出具有真才實學的中醫人才。

這不僅易於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同時為中西醫取長補短,更好的發展我國新醫學奠定了人才基礎。

中西醫學取長補短是我國醫學發展的遠大目標。尤其中西醫合作的醫院和機構承擔著更大的任務,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從事中西醫合作的工作者應高度的樹立發展我國新醫學的志向。

在學術上盡量營造濃厚的民族科學氛圍,以鄧小平講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臨床實踐出發,以效果為前提,樹立學術上的民主,克服學術上的本位主義,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積極創造我國新醫學的黃金時代,為早日迎接新醫學的出現做出歷史性的貢獻。

相信中西醫界同仁,今後會多提意見,以利促使祖國新醫學的發展。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正傑 的精彩文章:

懷念我的恩師:國醫大師李振華教你如何養生防病

TAG:張正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