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先賢如何看待「為人」與「處世」?

中國先賢如何看待「為人」與「處世」?

《世說新語》中周處改過自新的故事,為世人津津樂道。

周處(236年—297年),義興(今江蘇宜興)人,生於官僚家庭,年少時脾氣粗暴,惹是生非,為禍鄉里。當時,義興的河中有一條蛟龍,山上有一隻白額虎,均禍害百姓。義興的百姓將周處、蛟龍、白額虎並稱為「三害」,三害當中周處竟然名列第一。為了除掉這三大禍害,有人故意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告訴他這樣就會受到大家的擁戴。周處聽後,決定做一番了不起的功業。他武功高強,很快殺死了老虎,接著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裡時浮時沉,漂游幾十里遠,周處始終同蛟龍搏殺,斗得昏天黑地。經過三天三夜後,當地百姓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非常高興,舉行盛大的慶賀活動。沒想到,周處竟然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當他知道鄉里人互相慶賀的真正原因時,才明白自己有多失敗,因此有了悔改之意。他到吳郡找到品德高尚的陸雲,說:「我想要改正錯誤,但歲月已經荒廢了,怕終究不會有什麼成效。」陸雲回答:「古人聖賢珍視『朝聞夕死』,就是說:『如果早晨明白了道理,那麼,即便晚上就死去,那也甘心了』。何況你現在還年輕,前程還是很有希望的。人就怕不能確立志向,只要能立定志向,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傳揚呢?」周處聽後恍然大悟,從此改過自新,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成就美名。

這篇故事就是講為人處世的。在中國古哲眼中,為人的好壞遠比技能的高低更為重要。

作為一個人,應該善待周圍的人,應該不斷自新。有了缺點、錯誤,並不可怕,只要認清自己、敢於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重新確立好的志向,一樣可以成為有用之才。也就是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也可以說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故事中引用的「朝聞夕死」,出自《論語·里仁》,是孔子的教導。

「為人」與「處世」,前者指向自我,後者指向與他人的關係。對待自我,中國古哲提倡自愛;對待他人,則提倡愛人。

要做到自尊自愛,就必須堅守自己的做人原則,正如孔子所講「克己復禮」「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孟子所講「吾養吾浩然正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自愛往往與愛人互為因果,孔子所行的「吾日三省吾身」,雖在說自己的反省,實際上也在講與他人的關係,因為反省的內容是:「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實?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按時複習?」孔子鄙視「巧言令色」的人,認為對待別人要講究「忠」「恕」之道,讓別人做事時,應該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一下,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有了這樣的處世原則,再加以延伸和擴展,便形成影響中國社會最廣泛的「仁」「義」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史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什麼素質比勤奮更重要?——從樹人學校說到俞敏洪、周有光、梁漱溟
書生沈從文:只有七塊六毛錢,如何在北京實現夢想

TAG:經史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