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許多父母喜歡為了自己的面子,而犧牲孩子的自尊

許多父母喜歡為了自己的面子,而犧牲孩子的自尊

大人與孩子,眼界不同,關注點不同,所以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逼近孩子的行為,而應該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問題。

總有小朋友來搶玩具

帶妞妞回我媽家小住幾日,弟弟家的女兒小桃由我爸媽照看,兩個孩子住在同一屋檐下,爭搶東西就成了家常便飯。

妞妞從小在城裡長大,被我教育得是個乖乖女,她幾乎從不會跟別人搶東西。而小桃雖然小一歲,但個性強,有點野蠻丫頭的霸道性格。每當兩個人爭搶東西時,總是小桃強勢,而妞妞被動地退讓。

這不,妞妞剛找到一個鏟子玩土,小桃上來就搶去了。我趕緊給妞妞拿來個小桶,而小桃一見,又非要妞妞的桶。這下,妞妞不樂意了。惱怒地嚷:「為什麼我拿什麼你要什麼?我就不給你!」小桃一屁股坐地上以哭要挾。

我媽知道妞妞好哄,便說:「妞妞,把小桶給妹妹,我再給你找個更好的。」妞妞委屈地哭了:「憑什麼我光讓著她?你們都對小桃好,不對我好!」

妞妞稚嫩的質問話,聽得我心疼。是啊,小桃總是這樣,妞妞拿什麼,她就來搶什麼。哪怕一個破飲料瓶子,扔在地上,誰也不玩。但只要妞妞一拿起來玩,小桃必定來搶。妞妞畢竟只是個四五歲的孩子。難怪她委屈。

小孩子的心裡有多少委屈

就在這時,妞妞爸爸打來電話。妞妞竟然搶過電話,哭著告狀:「爸爸!你快來接我回家吧。小桃總是欺負我。她光搶我的東西。媽媽和姥姥也幫著她。媽媽也不愛我了。嗚嗚……」她把這兩天小桃屢次搶她東西的事,一件一件如數家珍,全告訴了爸爸。

天哪!原來這些事她一直記著!我以為當時哄好她就沒事了,原來她心裡還是介意的,還是委屈的。她都是迫不得已才退讓的,小小的心裡承載著天大的委屈。

掛了電話,我趕緊安慰她:「是媽媽不對,媽媽不該光讓你讓妹妹。以後媽媽尊重你的意思好嗎?你想讓妹妹就讓,不想讓可以不讓。你說了算好嗎?」她這才破涕為笑。

我也在心裡告訴自己,當兩個孩子再發生爭執時,我不能一味只讓妞妞謙讓了,如果她不情願的話。

大人眼裡的破爛,確實孩子的寶貝

下午,我媽趕集回來,給妞妞買了一雙鞋。結果,裝鞋子的粉色鞋盒,又成了兩個孩子爭搶的寶貝。兩人一人拽著鞋盒的一頭,誰也不讓誰。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先勸妞妞撒手,讓給小桃。但這次,我想讓兩個孩子公平競爭。

但是我媽又出來拉偏架,想讓妞妞作出讓步。因為她好說話嘛。不過,妞妞這次好像鐵了心,就是不給。結果兩人大叫著,拉扯著,誰也不讓誰。

見狀,我第一次沒有強制妞妞謙讓,而是站在她的立場,半開玩笑地說:「是啊,怎麼看著我們好說話,光讓我們讓東西呢。妞妞,如果你不願意讓給妹妹玩,你可以不讓,因為是你先找到的,你有資格先玩一會。如果你玩夠了,可以再給妹妹玩,行嗎?」

妞妞態度更堅決地不放手。最終,還是妞妞力氣大些,奪回了鞋盒。她好像奴隸翻身得解放似地歡呼:「耶耶!我搶到了!」

我無奈地搖搖頭,找出兩塊糖果給小桃。好在,小桃哭了幾聲,吃起了糖果,也不再搶鞋盒了。來這兩天了,小桃第一次失利,妞妞第一次為自己爭取權益。她緊緊抱著好不容易贏來的鞋盒,滿臉自豪感,像是抱個什麼珍貴的寶貴。

我萬分理解她。那個破爛鞋盒,於妞妞而言,不僅僅是個沒用的鞋盒,那是她的勝利品!

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而委屈孩子

通過這件事我也突然明白了一個一直被我誤解的道理,那就是當孩子間發生爭搶時,我們不能一味地顧及雙方家長的面子,而強迫自家孩子謙讓,卻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感受和委屈。

而應先尊重孩子的分享意願,孩子願意的前提下,可以謙讓;不願意,如果是他先得到的,也可以不謙讓。這也是孩子間需要的公平競爭,也是他們都要學習的交際理念。該讓就讓,該爭就爭,同時,失利的孩子也從中學會,該放手就放手,放退讓就退讓。

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多數家長習慣了那種表面地謙讓,哪怕心裡不情願,但礙於情面,也委曲求全讓著別人。而且還強迫自家孩子如此。其實,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孩子自己內心的真實意願。

我告訴妞妞,媽媽不會再逼你謙讓。如果你想分享,想謙讓,那很好;如果你有時不情願分享或者讓著別人,也沒有什麼不對的。

我也告誡自己,以後不要過多強迫孩子謙讓別人,孩子的世界自有他們的良性競爭,孩子應該從小學會適當的競爭和退讓。

怎麼讓孩子學會謙讓、分享

首先:讓,應該是建立在孩子自願的基礎上的。

家長應該先徵求孩子的意見,他願意就鼓勵孩子謙讓;他不願意也不要過分強迫。畢竟孩子也是個單獨的個體,也有自己的情願和情緒。尊重孩子的意願,才是對孩子真正的尊重。

其次:體諒孩子。不讓,孩子本身也沒有錯。

家長不要過分指責孩子。應該體諒他年幼的小心眼,接納孩子的小自私。有的東西,有的事,可能在家長眼中是無足輕重的,可有可無,沒必要跟別人爭。但在孩子的眼中,可能就是一件好玩的寶貝,是他眼中了不起的大事。

大人與孩子,眼界不同,關注點不同,所以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逼近孩子的行為,而應該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問題。

再者:平時注重對孩子謙讓品德的熏陶和塑造。

並不是說,孩子不喜歡分享與謙讓,家長就對此不管了,任由發展。其實,謙讓,是交際能力的重要法寶。一個懂得謙讓與分享的孩子,才能獲得更多的朋友。在平時,家長可通過這類的童話故事、動畫等,培養孩子的謙讓品質。

最後:家長要做好表率。

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家長是習慣的教師」。對於孩子而言,他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環境,自然會養成什麼樣的習慣和品性。如果家長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如何期望培養出一個豁達、謙遜的孩子的呢?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讓與不讓,應該孩子自己說了算,家長盡量少干涉。家長能做的,就是平時注重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引導,當孩子的心胸開闊了,他自然懂得適時的謙讓。

作者

胡蝶,河南省兒童文學學會會員,親子專欄作者,在多家幼兒刊物開設連載專欄。

好文分享

歡迎更多人把自己的育兒心得、好玩的故事分享給大家,投稿請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學樂 的精彩文章:

不讓孩子吃虧的父母,可能就是孩子將來「吃虧」的元兇

TAG:親子學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