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戒體光潔如滿月

戒體光潔如滿月

覺廬在家律學班學員

——屍波羅蜜品學習筆記

五月,覺廬律學班的學員,參加了二次的考試。師父悲心,為大家更好的理解優婆塞戒經,通過「考試」讓大家加深對這部經的認識。考試面前,人人平等,老菩薩們的學習精神,猶讓人感動,也讓自己覺得沒有理由散漫。知道鬆懈放逸是眾生的習氣,師父總能適時善巧方便地引導我們學習,從「七日滅惡法」,讀經小組,打坐打卡,寫作業,到現在的考試。因緣難遇,也鞭策著我從懈怠、懶惰,樂於睡眠中爬起來學習。律學班的學員,都是受了五戒或菩薩戒的,《優婆塞戒經》闡述的正是能受「優婆塞戒」人受的戒和受戒後的行持,修學這部經典,非常適用。

屍羅,是梵語,又叫「屍怛羅」;正譯「清涼」、「解脫」,傍譯為「戒」;屍羅為清涼、安隱、安靜、寂滅等四義。屍度這部分,前三品講了三皈、八齋戒和五戒,為五乘共法及三乘共法。本品則為到達彼岸之大乘法。

一開始便由善生向世尊提問:菩薩在趣向菩提時,怎樣使他的心堅固不退?

「善男子,菩薩堅固,具足四法:一者,受大苦時,終不舍離如法之行;二者,得大自在,常修忍辱;三者,身處貧窮常樂施與;四者,盛壯之年,常樂出家。若有菩薩具足四法,趣向菩提,其心堅固。」

世尊說菩薩若具足以上四法,在趣向菩提時,他的心就堅固不退了,世尊了知眾生的心性如此。我們平時雖說是在學佛,疾病苦痛時,無常來臨時,是不是能如法去思維、去承擔,不被境所轉。而一個人有了地位、權力,又是不是能夠忍下惡語、挑釁,種種不悅意事。處身貧窮,能不能樂意去布施。其實佛陀開示了很多關於貧窮的布施,雖處貧窮,但杯水菜汁,布衣線縷,身體氣力,和顏悅色,好眼佳言都可以布施,沒有貧窮難施的人,只有慳吝的心。學習舒手惠施,隨時隨地,怨親平等的行施。若發心出家,當然是盛壯之年為宜,在家之人,能觀五欲過患,不被五欲所纏,便能離諸系縛。而在中國,向來有種誤解,人們喜歡說等老了,退休了,才來念佛、出家,這確是未能了解佛陀的教化所致,所以標榜自己是「佛系」者眾,能正行者稀。

「菩薩具足如是四法,復作是念,是菩提道,初根本地,名之為戒。如是戒者,亦名初地、亦名導地、亦名平地、亦名等地、亦名慈地、亦名悲地、亦名佛跡、亦名一切功德根本、亦名福田。以是因緣,智者應當受持不毀。」

戒如大地,承載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大智度論》云:「若不持戒,空無所得;若能持戒,得生好處及得道果。貧賤而能持戒勝於富貴而破戒者,持戒之人,具足安樂,名聲遠聞,天人敬愛,所願皆得。持戒之人遠離刑罰苦惱,得好名聞,壽終之心不怖畏,持戒之人眾人敬愛,衣食無缺,死得升天后得佛道。持戒之人今世後世得好名聲,周遍天上人中。持戒之人,世利無缺,得生天上,十方佛前,入三乘道而得解脫。但行戒法亦得升天,若持凈戒,行禪定、智慧,欲脫眾苦,所願必得。」

在佛法的信、解、行、證中,持戒是行的範圍。持戒能引導我們趨向菩提道的根本,持戒能使我們心地平靜,持戒能使我們生出「平等心」,持戒使我們生出與一切眾生樂的慈心,生出拔一切眾生苦的悲心,持戒是我們成佛的軌跡,持戒能出生福德之田。

持戒的功德如此難思難量,但許多人因為對戒不了解,誤解而不敢受戒。師父說我們在座的各位師兄都是受戒的佛弟子,要學會勸人發心受戒,說持戒的功德。不受戒,不是自己做不到,而是還要繼續作惡,時時都還會犯殺、盜、淫、妄、酒,繼續由著自己的習氣。受戒、修戒,當有犯輕垢罪,應時時知懺悔,漸漸就會少犯,直到持戒清凈;無作戒體光潔,自然善業增長福慧生,因此,自應當受持不毀犯,護戒如護浮囊。

持戒有二種果報,一者人天樂,二者菩提樂。人天的樂還是輪迴的,不究竟的;菩提的樂才是趨向究竟的解脫樂。所以有智慧的人應當求菩提樂,而不追求諸天之樂。

世尊又列舉了三種「污戒」的事例(持戒不清凈):

「一、若受戒已,所不應作,而故作之,所不應思,而故思維,懈怠、懶惰、樂於睡眠,念惡覺觀,邪命、惡願、是名污戒。

「二、若受戒已,心生悔恨,求人天樂,多諸放逸,不生憐憫,是名污戒。

「三、若畏貧窮、若為恐怖、若為失財、若畏作役、若為身命、若為利養、若為愛心而受持禁戒,既受戒已,心生疑惑,是名污戒。」

為何受戒後還有這種種的行為呢?因為對戒認識不足,沒有殷重心,還在由著自己習氣。現在天氣熱了,人常會感覺睏乏,不知不覺就會想找個沙發靠一靠,小睡一會。師父說,想要提起神來,就不要坐那種舒服的有靠背的椅子。背部挺起來,人就不會鬆懈;但這又是一個辛苦的過程,所以說修行都是對治自己的習氣的。從事不如法的營生比如占卜、殺生、酒肆,向外道祈求疪護,這些都會讓戒體蒙污。

受戒已,又起後悔的心念,放任自身追求安逸,對眾生不起憐憫之心;又或受戒是為著自身的名聞利養,對身體的貪愛去受戒的,這些都是污染戒體的。或者比如有的人受戒後,出了車禍,他會疑惑為何我受了戒,善神還沒保護我,殊不知,現在所受的果報,是過去的業因,現在修戒,是為今後種下菩提的因、後世樂果。就如凈三皈依品所說,如果去禮拜外道,相信外道能救護解除怖畏的話,那麼不但是污戒,連三皈依的體也都失去了。戒體染污,戒力羸劣,力量也就弱了。

師父還講了一個精勤持戒比丘退惡龍的故事:惡龍作惡,五百阿羅漢用神通都降服不了它,一個護突厥羅(輕垢罪)如波羅夷(重罪)的比丘前去對惡龍說:賢善,離開吧。惡龍就飛走了,並不是比丘用什麼神通,而是精勤護戒,惡龍敬重故。通過這一個例子,警示大家,只要護持好戒,身口意不造再作惡業,行住坐卧都有威儀,這樣的人,到哪裡都是會受人敬重的,天人也樂於親近守護,自然吉祥常伴。

那如何才是凈戒呢?若人能知生死過罪,求出離生死輪迴之中,又能具足空性慧,能觀察到人天樂和阿鼻地獄苦平等無差別。具足悲心,憐憫眾生,所做的事,都是為利益眾生,化度眾生的。為求無上菩提,能心不放逸地受持禁戒。菩薩能觀過去,未來,現在所造的身、口、意業,且能辨知其中哪些是輕業,哪些是重業,因為知輕重,才能三時都收攝六根,修不放逸法。若有放逸,便會容易犯戒。如果能起殷重心,對所犯的輕罪如重罪想,便會生悔恨心、慚愧心、怖畏心、愁惱心,至心懺悔,不樂再造,慎護受持,再也不敢毀犯,就名「凈戒」。

「戒體光潔如滿月」,願弟子能以諸佛菩薩為榜樣,洗去污垢,清凈修戒,趣向菩提。感恩三寶,感恩師父。

2018.5.28

小編:覺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涼苑 的精彩文章:

覺滸 八關齋戒
什麼情況下會失去三皈依?

TAG:清涼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