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晉北府兵,多以流民組建,實力不容小覷

東晉北府兵,多以流民組建,實力不容小覷

中國古代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其實不少,比如官渡,赤壁,夷陵三國三大戰以及著名的昆陽之戰,通常以少勝多的戰役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但無論老天多麼幫忙,敵人有多少失誤,己方既然能以少勝多,那軍隊自然需要有更加強悍的戰鬥力,比如東晉的強悍軍隊「北府兵」。

西晉末年由於五胡亂華,北方鼎沸,晉朝只能偏安東南,保存社稷,然而北方強大,尤其是雄才大略的前秦王苻堅一統北方之後,時刻準備揮師南下,一統河山。而東晉王朝此時正因為門閥政治和謝桓兩大家族爭鬥而不斷內耗,大敵當前時,所幸有謝安,桓玄等有識之士能團結禦敵,東晉有了一線生機。

東晉的國土主要是舊漢的荊州揚州兩處,荊州位於長江上游,但軍事重地,兵力強悍,有都督府,管理著主要軍事力量,而揚州則是東晉的經濟重心和國家命脈,然軍權卻不強,所幸此時督荊州的桓玄以大局為重讓出揚州軍權給謝家,國家終於團結在一起,共抗強敵。

當時東晉的主要軍隊是漢制世兵制的軍隊,時間一長早已腐敗,根本不堪一戰,如何能對抗前秦虎狼,於是,謝東晉尚書令謝安令自己侄子謝玄組建新軍,以抗強敵。謝玄到了江北等揚州以北的江北徐,兗兩地,就地招募悍勇之士,由於徐州州治京口,為東晉北府,故這支軍隊號北府軍。

現在的鎮江,揚州等江淮一帶,土地富庶,繁華昌盛,然而在東晉時期,江淮由於是北方居民南遷的第一站,流民眾多,風習強悍,正是優秀兵員的來源地,謝玄以劉牢之為參軍,以江淮流民最悍勇之士為軍,保衛家國。

北府兵戰鬥力真的不是吹的,公元378年,剛統一沒多久的前秦王苻堅17萬大軍打擊重鎮襄陽,一路勢如破竹,謝玄帶五萬北府兵救場,四戰四捷全殲敵人,而公元382年,前秦王帶領全國之兵,共計一百一十二萬,以投鞭斷流之勢南下,大有鯨吞之勢,而國小力弱的東晉只有八萬北府兵,你來我往一陣之後,雙方對峙與淝水。

前秦沒料到八萬北府兵竟能和自己的百萬雄師打成均勢,準備渡過淝水撤退,再圖決戰,然而兵力絕對弱勢的北府兵竟然稱秦軍撤退時主動殺過來,半渡而擊,秦軍完全沒做準備,頓時大亂,百萬強軍中,苻堅的三十萬嫡系幾乎全滅,其餘部隊也被重創,余者北逃後便叛亂,前秦帝國土崩瓦解。

東晉後期,南朝的劉裕等名將也都是北府兵出身,可以說在戚繼光的浙兵之前,北府兵乃南方第一強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晉 的精彩文章:

司馬岳因為與晉成帝一母同胞,所以在東晉王朝的地位很是獨特榮寵
牛繼馬後與司馬睿的傳說

TAG:東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