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伙返鄉造「水簾洞」養魚 一尾數百元

小伙返鄉造「水簾洞」養魚 一尾數百元

大鯢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之一,它的叫聲很像嬰兒的哭聲,因此又被稱為「娃娃魚」。因為其習慣生長在岩洞、石穴之中,所以安徽小伙常天果為了養殖娃娃魚,在自己家裡造出了一個「水簾洞」,放養了近兩萬尾娃娃魚幼苗和成魚。按照市場價160元/公斤計算,一條3斤重的娃娃魚,售價就要高達數百元。

37歲的常天果是安徽太和農民。在小的時候,就隨著父親常保華到了四川廣元等地謀生。「長大成人後,就外出打工,進過廠,開過車,賣過服裝,直到2000年左右才接觸過養殖業。」他說,他那時只是聽說過養殖娃娃魚效益高,一尾能賣上萬元。

2012年,常天果來到了四川打工,看到當地的養殖場有養殖娃娃魚的。出於好奇,常天果到這些娃娃魚養殖場學習。「當時就想,別人養娃娃魚的生意才做得紅紅火火,而且收益很高,為什麼我不走這條養殖致富的道路呢?」圖為常天果進入娃娃魚養殖區的門很小,如同「水簾洞」的洞口。

於是,常天果返鄉後模擬山洞的環境,把自家的平房改建成了「水簾洞」,並於2014年底,在父親的幫助下,他們投資1萬塊錢,以每尾800塊錢的價格購進了100餘尾幼苗。「當時,都是坐汽車,來回一趟就要幾十個小時。」圖為5月29日,常天果在展示自家模擬「水簾洞」建成的養殖基地內景。

就這樣,常天果成了當地首家養殖「娃娃魚」的農場。剛開始,常天果飼養的娃娃魚不但生長速度慢,而且還有死亡現象發生。為此,他一邊精心養殖,一邊四處拜師。「娃娃魚生長速度慢,前兩年基本上都是投資階段,因為沒有收益,家人和親友都反對我養殖,有人還嘲笑我不務正業。」圖為5月29日,常天果在自家魚塘里捕捉娃娃魚的食餌的小魚和小蝦。

「別人養殖能賺到錢,為什麼到我這就虧本了呢?我想主要還是養殖技術不到家,所以沒事的時候,就收集有關方面的養殖信息,觀察研究娃娃魚的生長和習性,這樣慢慢就有了經驗。」經過3年的艱苦摸索,常天果終於掌握了一整套,包括在水溫控制、食物配製、病害防治等方面成熟的養殖經驗。圖為5月29日,常天果每次在給娃娃魚餵食時都要進行食量控制。

在從事養殖之初,常天果就申報了「水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由於部分養殖專家認為皖北平原不適合養殖,所以直到2017年9月,他才申請拿到」水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那時,我養殖的第一批娃娃魚已經可以上市銷售了,記得當年銷售收入超過10多萬元。其中最大娃娃魚已經達到20多斤重。」

有了合法養殖手續和銷售收入後,常天果擴大了養殖規模,投資40萬元修建了一個近300平的專業養殖池,開始走家庭農場化養殖。圖為5月29日,常天果指著一排彩鋼房頂說,這下面建成的全都是養殖娃娃魚的「水簾洞」。

圖為5月29日,常天果(右一)在和父親常保華商量下一步養殖計劃。

據了解,目前,常天果共養殖娃娃魚1.9萬多尾,預計今年可上市銷售的娃娃魚達4000多尾。「按照市場價160元/公斤計算,銷售的總價值應該在80多萬元,純收入也將達到60萬元左右。」( 圖/文韓振 留言公眾號:快拍阜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拍 的精彩文章:

裝修女工測量新房太大意 一腳踏空跌落3米地下室
男子封陽台未留出口 完工後尷尬了

TAG:快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