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李逵也打虎,為啥李逵不是「打虎英雄」,原因有3點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水滸傳的人物都有綽號,除了常見的,還有一些不常見的。比如武松叫「行者」,但也有個稱呼叫「打虎武松」,其實水滸傳中,打虎的不止武松,李逵也打了,而且打的還多,為啥只有武松是「打虎英雄」,李逵不是呢?
原因有3點。
第一,武器。
武松打虎。當時,武松是喝醉了,然後拎著一個哨棒上山的,就連這個哨棒也沒咋用到,用拳頭打死的。且武松是先被老虎攻擊的,屬於先是獵物,反殺老虎。這種赤手空拳反殺老虎的情節,非常讓人振奮。
李逵打虎。李逵打虎是為了復仇,有怒氣加持。當時老虎也沒有攻擊李逵的慾望,而且李逵還是用刀,砍死的老虎。雖然也很勇猛,但畢竟沒有武松拳頭打死的更有震懾力。
第二,宣傳。
武松打虎。當時那個老虎已經鬧的沸沸揚揚,很多過往的商人、行人都知道。而且前去獵殺的獵戶都死了好幾個了,這種人人自危的情況下,武松把老虎打死。自然很多人都知道,相互宣傳,越傳越神,自然免不了稱呼一聲「打虎英雄」。
李逵打虎。李逵是在回梁山的路上殺的老虎,這群老虎幾乎沒人知道。李逵殺的時候剛死了老娘,更沒心情宣傳。回到山上,宋江幾個人也愛搭不理,不當回事,李逵心眼子直,就更不提了。慢慢也就沒人提這事了。
第三,氣質。小編認為這點最重要。
武松,為朋友出頭,為家兄報仇,十分講義氣。對待押解他的差人、伺候他的丫鬟等都很客氣,也很有骨氣。人人提起來都豎大拇指,所以更願意稱呼他為「打虎英雄」。
李逵,威脅旁人,動不動就想打架;濫殺無辜,救宋江殺了不少百姓,賺兄弟上山,殺了無辜的小衙內。且脾氣暴躁,雖有當縣令時的嫉惡如仇,但也不能洗刷他的濫殺,也就沒人願意稱呼他為「打虎英雄」了。
最後,小編還想說一點,就是顏值正義。武松高大魁梧,樣貌堂堂,一看就是威武的漢子;李逵又黑又邋遢,一把鬍子拉碴,不招人喜歡。難免給人感官差異化,你覺得呢。


※國滅,17歲漂亮公主被俘,先送敵皇帝,再送大臣,後送平民,太心疼
※史上最愚忠的4個大將,2個蒙冤而死,1個散兵自保,1個黑鍋到老
TAG:大嬸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