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澳洲自駕42天攻略:西澳篇、尾聲

澳洲自駕42天攻略:西澳篇、尾聲

我們的西澳自駕路線猶如一個「b」字。從珀斯向東到海登,向南至奧爾巴尼,向西至立文海角,畫一個逆時針的圈。然後一路北上,經傑拉爾頓到德納姆,再原路返回到珀斯。上述二圖顯示的是大致路線,確切公里數和用時請見:紐西蘭、澳大利亞六十一天自駕旅行行程單(小清新簡約版)

D32愛麗絲泉市飛珀斯

西澳面積占整個澳大利亞的1/3,其中北部的大部分地區是荒地(金伯利地區,The Kimberley),大沙沙漠(Great Sandy Desert)、吉普森沙漠(Gibson Desert)和維多利亞大沙漠(Great Victoria Desert)覆蓋了中部的大多數土地,而納拉伯平原(Nullarbor)穿越南部地區一直延伸到南澳,只有西南角是擁有大片森林和葡萄園的肥沃土地。

但是這片綠洲和整個西澳比起來,小得象耳輪之於整個耳朵,而我們在那裡自駕旅行十天,一共3300多公里,不過是走了這個耳輪上的小小一段。

西澳象徵著遙遠、獨立和與眾不同,珀斯(Perth)被稱為澳大利亞「最與世隔絕的首府」。西澳人口很少,大多分布在海岸邊,擁有整個澳大利亞最強勢的土著人群落,有著豐富的土著文化,說桀驁不馴一點也不過分。所以,在西澳旅行,會有一種強烈的探索感和征服感,若穿越沙漠以及深入沙漠腹地,需要充分的準備和足夠的勇氣。

由此推想,在西澳駕車,路線之漫長、環境之荒涼必令人難以置信。西澳限速110km/h,在經過城鎮村莊或看到限速標示的話,一定要嚴格控制車速,因為往往會有測速攝像頭等在前面。

維多利亞公路(Victoria Hwy)在進入西澳後改名為「大北公路(Great Northern Hwy)」,一直延伸到珀斯,是貫通西澳南北最快的路,從黑德蘭港到珀斯的路兩旁分布著大量的礦區和農業小鎮,路上跑的大多是銀光閃耀、酷炫威猛、拖掛四個集裝箱的超長卡車——公路列車Road Train,然而沿途風景不如沿海的North West Coastal Hwy,所以遊客往往走後者。

其中,風景最美的一段就是珊瑚海岸(Coral Coast),沿西澳海岸線足足1100公里,南面始於尖峰石陣(The Pinnacles)和塞萬提斯(Cervantes),向北可到海邊度假勝地朱里恩灣(Jurien Bay)、卡爾巴里(Kalbarri)、芒克米亞(Monkey Mia)、寧加羅海洋公園(Ningaloo Marine Park)的入口處——珊瑚灣(Coral Bay)和埃克茅斯(Exmouth)。

門票詳情:珀斯鑄幣廠:19澳元/人、天鵝鐘塔:9澳元/人、波浪岩:10澳元/車、天然橋:12澳元/車、樹頂漫步:21澳元/人、棧橋小火車:13澳元/人(步行3澳元/人)、弗里曼特爾監獄:20澳元/人、龍蝦廠:5澳元/人、尖峰石陣&揚切普國家公園:12澳元/車(同天遊覽門票通用)。

D33珀斯市區一日游

珀斯:因方圓2000公里內沒有成規模的都市,而被譽為「全球最孤獨的城市」。這樣一顆遺落天涯、距文明世界最遙遠的明珠,卻是全球物價最高的十大城市之一。市區並不大,但公共交通設施健全和發達,遊客只要乘坐有貓咪LOGO的紅黃藍free bus(綠線已經停運),便可環遊城市各主要景點。

我們入住的酒店公寓位於國王公園山腳下,一橋之隔便是CBD區域。周日的清晨,城市尚未完全蘇醒,我們穿過幾無人煙的街道,去乘坐free bus。及至市中心,行人漸漸多起來,商鋪陸續開門營業,遊客不少,黃皮膚不少,土著不少,白人卻較少,他們都去哪兒了呢?

首先去逛國王公園(King』s Park)。國王公園建於1890年,原名珀斯公園,1901年為紀念英國國王霍華德七世的到訪而更為現名。

公園面積4.06平方公里,號稱是南半球最大的市內公園,特別是植物園內種植著西澳特有的2000多種植物,一圈走下來不僅大漲姿勢,更覺美不勝收。

公園內到處是散步、聚會、騎車、跑步、閑坐、睡覺的人們,似乎整座城市的人都涌到這裡來盡享大自然的美好。(哈哈,終於明白市中心為何門可羅雀了!)緊鄰市區的東緣是一片高地,那裡矗立著戰爭紀念碑。憑欄而眺,市區風光盡收眼底。

從紀念碑向西步行數百米,有條小徑從高地直下天鵝河邊,上下數百級台階,叫做情人路(Lovers Walk)。

續向西行,經過公園首任園長福瑞斯特勛爵的雕像,一棵澳洲原產樹種酒瓶樹(Boab Tree)孑然而立。細看說明牌,卻是別處移植而來。

這裡風光旖旎,可以南眺天鵝河與凱寧河的交匯處。 天鵝河往西流淌,最後注入印度洋。1697年荷蘭探險家首次登陸珀斯,被河邊獨特而美麗的黑天鵝所吸引,遂將這條河命名為天鵝河。

公園內的亮點還有Lottery West Federation Walkway,是一條長222米的玻璃鋼結構的步道,遊客可以在樹冠間步行,從半空領略這片生機盎然的森林。

繼續前行,還可觀賞先鋒婦女噴泉,登上DNA塔(一個雙螺旋結構鋼製塔架)遠眺,在森林草地間小憩和野餐......

最後,登上公園中央的山頂將天鵝河畔的景色盡收眼底,高樓林立的CBD,車水馬龍的大橋。這裡的夜景也是流光溢彩,絕美無比,可惜我們近在咫尺,卻忘了去親臨其境。

接著去珀斯鑄幣廠(the Perth Mint)。當初西澳發現金礦後,英國皇家鑄幣廠創辦了珀斯鑄幣廠,至1931年止,這裡為大英帝國鑄造了1.06億枚一英鎊金幣,全部以本州開採的黃金為原料。

作為澳洲最古老的鑄幣廠,這裡是珀斯的地標性建築、遊客的必訪景點。九點前店開門,九點半才可參觀後廠。鑄幣廠提供講解,遊覽項目主要包括參觀世界上最大最重價值5000萬澳元的金幣、在原來的熔金室欣賞傳統澆金表演、通過長廊中觀察窗觀看硬幣製造過程、鑄造自己的紀念章作為留念等等。

離開鑄幣廠,向東步行約400米來到聖瑪麗教堂——珀斯最大的教堂(St Mari』s Cathedral),1863年始建,2009年建成,既有古老的哥特風格,又融入了諸多現代裝飾元素,如此大尺度的混搭卻毫無違和感。教堂的門敞開著,走進去小坐片刻,在靜謐肅穆的氛圍中,讓心靈暫時安寧一會兒。

天鵝鐘塔(the Bell Tower)

在Barrack Street的盡頭,在天鵝河邊的伊麗莎白碼頭(free bus 樞紐站),珀斯的新地標在藍天麗日下閃閃發光。該塔建成於2000年,外形像一隻昂首展翅的藍色天鵝,塔里收藏著英國為賀澳大利亞建國二百周年而贈送的18座大時鐘,每日正午有敲鐘儀式。登塔費每人9澳元,在塔頂遠眺,整座城市和天鵝河灣一覽無餘。

往北過河來到北橋(North Bridge),「唐人街」所在地,如從聖瑪麗教堂走過去不過20min路程。這裡是當地文化娛樂場所的集中地,以Lake Street 及 James Street為中心遍布各式餐廳酒吧,晚上熱鬧非凡。

珀斯動物園、西澳藝術館、西澳博物館和西澳美術館隔街而立,也位於北橋。

D34從珀斯去海登、波浪岩(Wave Rock)

飛機臨近珀斯上空時曾看見一片煙霧,還以為是雲霧,及至那天穿過Perth Hill,方知為防山火故意燒毀部分林木而形成的。

寂靜嶺即視感

正值南半球的秋天,從珀斯東行,沿路是一望無盡金色的牧場,以及成群肥碩的牛羊,間或零星的丘陵、湖泊、林木和荒漠。公路基本是雙向兩車道,不時可見路旁「當心袋鼠」的提示牌,但被撞死的袋鼠和其他小動物依然不時可以看到,「袋鼠國」果然不負盛名。

大約行駛334公里後,來到海登,一個不到200人的小鎮,這裡距波浪岩僅4公里。在小鎮唯一的IGA超市採購補給出來,公路對面一組鐵皮人躍然眼前。

這組鐵皮製作的雕塑記錄了上世紀第一批英國人來此定居、遊歷、探險的往事,在藍天、白雲、綠樹、紅土和雨後的積水為背景下,給這個人跡寥寥的小鎮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不僅充滿童話色彩,令人饒有趣味,而且都是用廢舊材料製成,構思頗具匠心,比如三個鐵皮人踩自行車,竟帶動了一個發電機,是小鎮第一個發電站。

出海登繼續往東,首先來到波浪岩度假村,在村口接待小屋辦好入住手續後,再往裡走幾百米便是波浪岩景區停車場和入口處。入口處有自動售票機,購票全憑自覺,刷卡投幣皆可,無人查票。

大自然以如此的鬼斧神工展現著它的偉力

人類在它的腳下唯感渺小和敬畏

步入景區不一會兒,拐過一個彎,波峰狀的巨岩迎面而來,果然形如其名!波浪岩長100多米,高15米,但它的成因非波浪沖刷,而是數億年的風雨沙塵侵蝕而成,岩體上的五彩條紋歸功於造山運動和雨水風沙。

從入口信息板的地圖上了解到,波浪岩作為整個景區最著名的景點,僅僅是這座花崗岩山一處最為出挑的部分。整座山體都是由這種五彩條紋的花崗岩構成,但並非只是一塊光禿禿的石頭。

沿著環形步道徒步上山,岩頂有一大片空曠的高地,有嶙峋怪石,有荊棘灌木,有野草奇花,還有一些小池塘,宛若某個外星球表面,又不乏生命活力。極目更廣闊的四野,還有農場草坡。再俯瞰岩下,則是乾涸的鹽湖和奇形怪狀的枯樹。

長久以來,波浪岩一直寂寂無名地深隱於西澳內陸沙漠中,直到1963年一個攝影家發現此地,發表了一組它的照片並獲獎,後又成為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於是聲名大噪,成為西澳的一大地標。

D35波浪岩-350km-奧爾巴尼(Albany)

出海登,沿40號公路向南拐入Pederah Rd,限速100公里/時(澳洲公路最高限速110公里/時),居然是沒有分道線的雙向單車道,顯然這裡車輛來往之稀少。

離開Wave Rock,沒想到進入Wave Zone,但一路上並沒有看到類似波浪岩的景點;然而,從Lake Grace向南進入Lake Zone,卻見各色湖泊爭奇鬥豔,白色,淺藍,湛藍,嫩綠,薄青,琥珀色......

格雷斯湖(Lake Grace)

直至天邊出現那一抹抹粉紅

格雷斯湖小鎮是湖泊群地帶,尤其是粉紅色的湖泊目不暇接,多是因礦物作用而使湖水呈現粉紅色的小鹽湖,令人想起喜馬拉雅粉紅鹽,不知是否有關聯。

車過Borden小鎮,離海邊漸近,雲層漸厚,內陸景觀漸遠,進入斯特林山脈國家公園地段後,碧綠的牧場,滿坡的牛羊,英倫田園風味漸趨濃郁。

奧爾巴尼位於海登以南350公里的南冰洋岸,歐洲人最早登陸西澳的地方,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歐洲殖民地,比珀斯還要早3年。這座僅3.5萬人的西澳第二大城,也是一個頗受歡迎的旅遊城市,是探索西澳美景的最佳去處。

約克街是老城主路。Peels Place街角有一座紀念碑,碑文上刻著本地陣亡人員的名字,韓戰、越戰各有一人。附近一座聖約翰小教堂。往前,在Grey St街角矗立著一座羅馬式老建築,那是奧爾巴尼市政廳。旁邊的廣場上,一尊手持標槍的土著人雕像,標記著這個大陸的殖民印跡。城市圖書館也在近旁。再往前,拐上米德爾頓大街,可以直通米德爾頓海灘。大街路邊一塊大石,像極了一隻帶著項圈的狗狗,也是地標,名字就叫狗岩(Dog Rock)。

米德爾頓海灘與老城之間,隔了一座克拉倫斯山(Mount Clarence)。 從海灘南側的艾倫灣浮橋(Ellen Cove Boardwalk)開始,沿克拉倫斯步道(Mt Clarence Park Run)繞行海邊,途經國王點燈塔(Point King Lighthouse),拐過山角出公園步道,便是奧爾巴尼港,這裡也可以進入城區,一幢幢風格各異的花園洋房面朝大海,一座現代化建築矗立海邊,那是奧爾巴尼娛樂中心(Albany Entertainment Centre)。

南冰洋(Southern Ocean),又稱南極洋、南大洋,是圍繞南極洲的海洋,2000年被確定為一個獨立的大洋。奧爾巴尼瀕臨南冰洋,擁有數不清的眾多海灘和海灣,清澈的海灣、綿延的海灘和浩瀚的大海共同組成了最美麗的海岸線,成為眾人的嚮往之地。

市區的港灣里停泊著後人重建的

1826年白人首次登陸此地的雙桅船

——布里格阿米蒂帆船(Brig Amity)

D36奧爾巴尼-329km,4h-奧古斯塔-305km,3.5h-弗里曼特爾-Alkimos

奧爾巴尼的東西兩邊各有一座國家公園,向東50公路去往雙人灣自然保護區(Two Peoples Bay Nature Reserve),向西是托蒂拉普國家公園(Torndirrup National Park),因時間關係,我們舍東向西。

誰知,從奧爾巴尼到弗里曼特爾的500km路上,竟穿過了7個國家公園,途徑無數個迷人的小村鎮,看到根本不怕人的鴯鶓、水鳥、海鷗和袋鼠。

出奧爾巴尼向西拐上法國人海灣路,這條路直通並貫穿托蒂拉普國家公園。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矗立在海岸山頂的三葉大風車,這是澳大利亞最新建成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發電廠,擁有18個風力渦輪機。南冰洋的海風常年勁吹,為發電廠帶來不竭的風能。

托蒂拉普國家公園是一個狹長半島,像是大地伸出去的一條胳膊,環向市區主城身體,懷抱出一個海灣,叫做沙洲灣(Shoal Bay)。

公園的盡頭擱淺著一艘可以上去參觀的捕鯨船,而最驚心動魄的景點無疑是標誌性景點裂隙和天然橋(the Gap & Natural Bridge),這也是奧爾巴尼遊人最多的地方。

停車場邊有自助售票機,每車12澳元,購票後放於車內前擋風玻璃下,以備查看。此票系整個半島公園全天參觀費用,卻不在公園入口處售賣,其他景點亦無售票機。

裂隙和天然橋是岸邊的磊磊巨石在數千百年的侵蝕下,裂開的一個峻立對峙的巨大隙口和形成的一個隨時可能被海浪沖毀崩塌的天然拱橋。

裂隙邊上建了一個鋼製懸空平台,踏步其上,透過腳下網格下視,驚濤駭浪呼嘯著,怒吼著,不斷撲向峭壁巉岩,在凜冽和恣意的海風中,觀景平台似微微顫動,而我的腿腳早已發軟,步子早已凌亂。

另一側的天然橋,距海面並不高,從高處俯視似乎氣勢不怎麼壯觀,但碩大的長方體橋身已被滔天巨浪撕出一道口子,似乎隨時會裂開崩塌。有資料說,此處岩石與對岸南極洲的岩石,質地成分一樣,見證了兩個大陸板塊分離的歷史。而短短二十來分鐘的遊覽時間,車身已一層白色鹽屑,海風挾帶的鹽分之高可謂驚人。

天然橋周邊還有若干觀光點:電纜海灘(Cable Beach)、洞穴點燈塔(Cave Point Lighthouse)、吹氣孔(Blow holes)、法國人海灣(Frenchman Bay)。

游完半島公園,沿平行於南冰洋海岸線的1號公路西行來到丹麥小鎮。

100多年前建造的木橋上竟然可通行高速公路

過丹麥小鎮,行駛100公里後到巨人谷,這裡屬於沃泊爾-諾那魯普國家公園(Walpole-Nornalup National Park)。景區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樹頂步道(Valley Of The Giants Tree Top Walk),每人21澳元,一部分是古代帝國步道(Ancient Empire Walk),免費。

繼續西行,從10號公路轉入Old Vasse Rd,進入沃倫國家公園,道路變成了原生態沙石紅土路面。這裡有棵火警樹,高聳入雲,站在樹下,仰望樹頂,遮天蔽日,樹身環繞著一圈鋼筋橫條,銘牌上寫著:Dave Evans Bicentennial Tree,即戴夫·伊文斯兩百周年紀念樹,是1988年為慶祝歐洲人移居澳洲200周年紀念活動而新建立的火警樹。樹頂的瞭望塔距地面75米,貫穿樹身安裝了130根鋼筋作為爬樹的台階,鋼筋台階外側結網作為保護。

在澳大利亞西南沿海地帶的這一片原始森林,叫做南方森林(Southern Forest)。以前人們為了防護森林火災,利用這種世界第三高樹種紅桉樹(Karri Tree),在樹端設置瞭望台,方圓百公里範圍內的火警可以一目了然。現在火警功能已被科技手段代替,只剩下旅遊觀光功能了。在整個南方森林,可以攀爬的火警樹共計三棵,另外兩棵,一棵是Manjimup小鎮之南的鑽石樹(Diamond Tree),另一棵在靠近Pemberton小鎮的火警樹國家公園內(Gloucester National Park)。

立文海角(Cape Leeuwin)

穿過牧場草甸、森林隧道,奔向奧古斯塔(Augusta)和立文海角。立文海角位於澳洲大陸的最西南,印度洋與南冰洋的交匯處,是世界上最美的海角之一。

立文海角燈塔(Cape Leeuwin Lighthouse),是澳大利亞最高、最大的燈塔,西澳著名的地標建築,已擁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指引並守護著澳洲海岸線上最繁忙的海岸交通,至今仍然是重要的工作站及氣象數據收集點。

離開立文海角,沿印度洋海岸北上,沿途風光依然美不勝收。從奧古斯塔到珀斯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地中海的葡萄也隨著歐洲白人的到來而移植過來,成就了以瑪格麗特河(Margaret River)為中心的紅酒新世家。瑪格麗特河既是一條河流的名稱,也是小鎮之名,從奧古斯塔北行七十餘公里,車行一個小時即到。但見漫山遍野的葡萄種植園,深藏著一家家頂級酒庄。

從瑪格麗特河再行半小時,便是以一座南半球第一、世界第二長的海中棧橋聞名於世的巴瑟爾頓。

巴瑟爾頓棧橋(Busselton Jetty)建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伸向大海深處達1841米,可花13澳元坐小火車往返。 橋的盡頭建有一個地下水族館暨水下觀察站(Underwater Observatory),通過台階或搭乘電梯,深入八米深的海底,通過景觀窗觀賞澳大利亞最佳人工暗礁里大叢色彩明麗的亞熱帶珊瑚、海綿和品種豐富的海洋生物。

再往北,到達維多利亞時期的歷史老城弗里曼特爾,這裡距珀斯19公里,是珀斯的衛星城。

車子直奔海邊,停在南防波堤上,南防波堤燈塔(South Mole Lighthouse)是綠色的,對面北防波堤的燈塔是紅色的,一紅一綠兩個燈塔,好比哼哈二將,扼守著港口水道的南北兩側。

這裡是天鵝河的入海口

也是珀斯港的入口

弗里曼特爾海事博物館

弗里曼特爾藝術中心

弗里曼特爾監獄(Fremantle Prison):建於澳洲殖民時期的1850年,最早用於流放英國本土無處關押的罪犯,所以這個監獄就是由流放犯人建造起來的。1991年關閉,作為歷史遺產開放參觀,也充當畫廊、博物館和會議中心。

在弗里曼特爾稍作停留,來到Alkimos一家位於六星級社區的民宿Sandy『s home暫歇一晚。這家民宿是我小學同學徐珊蒂開辦的,她在網上看到我在環澳自駕旅行,熱情邀請我們去她家小住。她可是個有很多故事的女同學,關於她以及澳新旅行時遇到的其他故事可移步:

斐濟果feijoa

在去Sandy家的路上途徑超市,忍不住又去兜一圈。澳洲超市經常能買到新鮮的紐西蘭水果,獼猴桃不用說了,55-69c/只,滋味勝過國內吃過的任何一種(真心不喜歡國內的獼猴桃啊!),每次想多買幾隻,無奈人在旅途每次總被禁止買多。

除了獼猴桃,超市裡還有斐濟果feijoa,切開之後一股奇香沁人心脾,口感甜美略酸,類似百香果,不愧為「水果之王」。

在Alkimos欣賞印度洋日落,瑰麗壯闊

而如此過分的美麗,卻令人憂傷

甚至有些失魂落魄

D37Alkimos-楊切普-蘭斯林-塞萬提斯-20km-朱里恩灣

揚切普國家公園(Yanchep)距Alkimos車程十幾分鐘,距珀斯約90公里,屬珀斯大都市圈,珀斯城際地鐵最北一站就是揚切普。

公園以揚切普小鎮而得名,以濕地公園為主,間或森林、草坡、小河和溪流,在如此美好的原生態環境下,野鴨遍地,白鸛翩飛,鸚鴉爭鳴,蜂巢高垂,還有很多放養的考拉和袋鼠。很多遊客都是奔考拉去的。

考拉,學名樹袋熊(Phascolarctos cinereus),考拉(Koala)是澳洲原住民方言音譯,意指「不喝水」。它是澳洲特有動物,大多分布在澳洲東部。它每天18個小時睡覺,性情溫順,體態憨厚,極討人喜愛。

考拉園位於一片桉樹林中,僅有一條長24米的人行步道,一圈走下來,幸運地看到8隻考拉。先前聽友人說那裡只有3、4隻考拉,永遠在悶頭睡覺,根本不會鳥你,勸我不要去。哈哈,rp高沒辦法!真是美好的遇見!佩服它們在枝頭睡覺、伸懶腰、撓痒痒的本領。其中一隻眼睛似開似閉,抱坐在高高的樹椏上,枝葉遮擋,看不清全貌,正有點小失望之際,它突然睜開明亮的圓眼睛,朝你愛理不理地望一眼,又埋頭睡去。

公園裡的草地上到處是三五成群的袋鼠,旁若無人地自顧吃草,絲毫不理會你追著它拍照,一副見過大世面的樣子。湖邊有對袋鼠母子,小袋鼠見有人靠近,趕緊鑽進媽媽的袋中躲藏,媽媽猶閑庭信步,不慌不張。公園裡還有一片高爾夫球場,有誰獨享過與袋鼠一起打高爾夫的幸運?真是羨煞人了!

在楊切普公園飽覽綠色生態之後,接著去蘭斯林(Lancelin)與白色沙漠親密接觸。珀斯以北的海岸線大多是大風肆虐的不毛之地,成片的沙丘陸續出現,無邊無際的沙子在明晃晃的日光下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

蘭斯林是個只有700人的小鎮,卻是海邊衝浪玩帆板、沙丘滑沙玩沙的天堂。特別注意的是,沙丘地帶只能四驅車駛入(4WD-only)。

繼續北上,地形地貌更顯荒涼,進入南邦國家公園(Nambung National Park)區域後,更是典型的戈壁沙漠景象!這一路人煙稀少,隔五六十公里才會有一個小鎮,有一個加油站。但是這裡卻有一個頗具好萊塢氣質的景點:尖峰石陣。

尖峰石陣景區屬南邦國家公園的一部分,公園是開放式的,上班時間來必須繳納一定的管理費,之前或之後來就全憑自覺,門口有專供投管理費的箱子。景區內,可步行,也可沿一條單向環形道駕車遊覽,每隔一段有一開闊地供遊人下車觀賞。

尖峰石陣,實際上是沙漠中的原始森林化石群,海陸演變,大地風化,遠古樹木殘存在根須間的石灰岩象塔一樣遺留了下來,石灰石由碎貝殼演變而成,和沙粒混合後堆積、風化,和雨水、海水接觸後被腐蝕,形成數千根石灰岩石柱,它們高低錯落地矗立在一片金色的沙地上,高高的尖頂直刺蒼穹,有的高達5米,有的才露尖尖角,且還在不斷被風化和侵蝕中。

漫步在綿延起伏的石陣沙丘間,恍若置身外星荒漠,滿目是遠古歲替、山海嬗變的滄桑,有一瞬彷彿又回到了美西的紀念碑谷;而登高環顧,又有一覽秦兵馬俑之感。

出尖峰石陣,飢腸轆轆,方覺沿珊瑚海岸北上大半天了,於是直奔17公里外的塞萬提斯。

塞萬提斯是印度洋岸的一個漁業小鎮,澳洲岩石龍蝦(Rock Lobster)的重要產地之一。小鎮有一個龍蝦工廠(Lobster Shack),提供參觀和品嘗服務。

參觀廠區需買門票,每人5澳元。龍蝦按不同尺寸分A-E共5個等級,分生(raw)、熟(steamed)兩種,價格相應從35-75澳元不等,加工費和醬料小碟另計。遊客大多會趕在午餐時間來大快朵頤,熟的可蘸海鮮醬直接食用,生的塗上醬料烤一下,肉質異常嬌嫩鮮美。

大飽口福後繼續趕路。從這裡開始進入西澳野花路,正值秋季,百花凋零,草木金黃,別有一番景色。

一路來到朱里恩灣,這裡的日落,溫文爾雅得不得了,與Alkimos大相徑庭。

D38朱里恩灣-232km,4h-傑拉爾頓

當地土著的「瑪尼堆」

從朱里恩灣到西澳第二大海港城市傑拉爾頓,短短200km的路程,走不完的beach,看不厭的bay,吃不夠的seafood,到最後不知錯過了多少lookout,與多少美景失之交臂。這裡的旅遊資源太得天獨厚,太豐富多彩,有得玩有得吃,再放一倍的時間也不嫌多。

具體景點:Grigson Lookout-Green Head(Dynamic Bay-Three Bay)-Leeman-Dongara(又一個著名的龍蝦小鎮,午飯fish&chips,在超市買了龍蝦)

傑拉爾頓,西臨印度洋,是西澳中西部地區的首府,人口近20000。廣場上的藝術裝置圖案取自當地土著的圖騰。

Point Moore Lighthouse,建於1878年,高34米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艦艇「悉尼號」紀念碑(National Memorial to the Men of the HMAS Sydney Ⅱ),紀念的是一艘被德國人擊沉的澳大利亞戰艦(輕型巡洋艦)the HMAS Sydney II號。

這艘巡洋艦1934年由英國製造,澳大利亞買下後,在二戰中被派往地中海執行任務,曾擊沉一艘義大利驅逐艦。後被派到東南亞執行護衛任務,1941年11月在返航途中,遇到一艘偽裝成商船的德國軍艦,the HMAS Sydney II喪失了警惕,進入敵人射程,結果兩船皆沉,但德國船上的士兵大多活了下來,澳大利亞船上的645名士兵全部犧牲。

半圓球下放著當時軍艦上的螺旋槳

這裡是俯瞰傑拉爾頓、看日落的佳處

D39傑拉爾頓-413km-德納姆

赫特瀉湖(Hutt Lagoon),世界上最大的粉紅湖,湖水早已乾涸,湖底土質鬆軟,見到2隻閑庭散步的鴯鶓,卻膽小如鼠,見不得人,一聽到車輪聲便驚恐萬狀地遁入叢林。湖邊竟然還有一座BASF!

赫特瀉湖,面積約14公里x2.3公里,位於卡爾巴里南70公里的Port Gregory附近,觀景台在湖的東側,不高興多拐進去幾十公里的話,可走湖西側的George Grey Dr,在路邊即可看到。

關於粉紅湖,網上有兩種說法:

1、粉湖比一般湖泊的鹹度大,主要是因為大量的嗜鹽藻類產生的β-胡蘿蔔素(Beta Carotene),其略帶明亮的粉紅色,在日光作用下,會使湖水由淡粉、淡紫變為粉紅,再變為深紅、深紫。

2、粉色不是自然形成,而是水域被污染後富含某種化學元素而顯出粉色,不同角度顏色略有不同,並且貌似美麗淡雅的湖水一直散發著刺鼻的怪味,這不是腐爛的氣味,更像是一次糟糕的化學實驗課後遺留在實驗室中的臭味。

沿Port Gregory-Kalbarri Rd行駛,在靠近卡爾巴里的印度洋岸可以欣賞到壯觀的紅色懸崖景觀。

沿路還有盛開的澳大利亞國花——金合歡,它也是奧地利的國花,花語與象徵代表意義是「稍縱即逝的快樂」。外形呈圓柱狀,上面眾多的雄蕊紛紛往外伸出,顏色艷麗,極像洗瓶的刷子,所以又稱「瓶刷花」。瓶刷花共有34個品種,顏色豐富,有粉色、紅色、淺黃色和綠色等,人工栽培或嫁接的顏色則更為豐富。在去Port Gregory的路上,遇到最多的就是這種橘紅加白色的瓶刷花。

卡爾巴里國家公園的自然之窗

透過窗戶看默奇森河

遊覽卡爾巴里國家公園,至少需提前一天預約,且必須參加公園組織的團隊,在導遊帶領下乘坐四驅車參觀。從傑拉爾頓北上德納姆,原本不想拐進去再多開200km,其間據說還有土路,直到經過三岔路口,不由自主地拐彎駛入,想著不遠千里難得來一趟西澳就此錯過似有點可惜且以後肯定會後悔,結果果真不虛此行,不負我望。

默奇森河上的Z彎

在卡爾巴里盡享美景之後,重返1號公路,行至Overlander Roadhouse,便轉入shark bay世界歷史遺產保護區。這裡原本居住著Malgana、Nhanda和Inggarda人,他們可能是第一批遇到歐洲人的土著澳大利亞人,如今四散而去,很少見到了。我們在西澳十幾天見到的土著人,還不及在愛麗絲泉和烏魯魯見到的多。

Hamelin Pool,世界上最著名的由微生物組成的疊層石群落,也是一個海洋保護區。《三體》對此有類似描述。

遊客必須沿著一條木板路邊走邊看,旁邊還有相關的信息板。

原來這些褐色的類岩石層由普通微生物組成,幾乎和35億年前的有機體一模一樣。儘管它們並不引人注目,但在進化史中疊層石的作用卻是深遠的。

在前29億年這些微生物是地球上唯一生命,通過消耗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並創建了大氣層,為其他生命形式的出現的打下了基礎,但這些被稱為「Red Caps」的疊層石在500到1000年前海平面下降的時候就已經停止生長了,目前的生存狀態非常脆弱。

至於它們的顏色由來,信息板上講這是一個族譜秘密(family mystery),科學家們猜測可能是它們生長過程中遇到水中的鐵或者是其他某種菌類。

最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這些疊層石在海水中構成的稱為「水中雕塑(water sculpture)」的結構,這種形態的形成跟潮汐運動、海浪衝擊、沙子和貝殼作用有關,它們更喜歡深水的棲息環境。

貝殼灘(Shell Beach),歷經4000年歲月形成的自然奇觀,其實鯊魚灣的貝殼灘有好幾個,並不稀奇,唯有它保存得最完美。在這裡,數以億計的小扇貝覆蓋了整個沙灘,蔓延110公里,最深的地方可達10米。這些扇貝是鯊魚灣所獨有的,在雨後將它們黏合在一起,可以製成堅固的白磚,在德納姆的房屋建築上可以見到。

在平靜的海灣里竟看到一條大魔鬼魚(蝠鱝)游過

Little Lagoon

德納姆(Denham),澳大利亞最西端的小鎮,30000年前即有人類居住,是歐洲人踏上澳洲大陸的第一個登陸點,也是遊覽鯊魚灣其他景點的一個非常不錯的基地。

這裡最初建立時是一個珍珠採集小鎮,據說以前的道路都是用珍珠貝殼鋪成,街上沙石裸露的地方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小貝殼,鎮上也保留了一些比較完整的貝殼磚建築。

Nangra beach的展板

D40德納姆

老鷹懸崖(Eagle Bluff)

老鷹懸崖在德納姆鎮外很近的地方,設有觀景平台。來之前,已經過好幾個其他lookout,深感這一路上都是看不完的壯麗,享受不完的寧靜。印度洋沿岸到處充滿著各種大小不一的潟湖(也稱瀉湖),指的就是海岸線被沙嘴、沙壩或珊瑚分割產生的與外海相分離的局部海水水域。由於是「鹹水湖」,周圍總是棲息著各種海鳥。

站在老鷹懸崖上,除了可以欣賞壯麗的懸崖景色外,還可以眺望海中的老鷹島,那裡曾是土著人賴以生存的地方,被列入保護區後已無人居住,如今已成為海鳥築巢產卵、哺育幼鳥的樂園。

芒基米亞也被稱為「猴子米亞」,位於德納姆東北26公里處。它不是一個城鎮,而是一片蔓延26公里的海灘度假區,這裡的海水清澈迷人,聞名於世據說是因為野生寬吻海豚每天鐘錶般精確地準時出現在淺水區覓食。但我們去的那天海豚杳無蹤影,幸運的是得以在魚群中穿梭,與海龜同游,也是玩得非常盡興。

看鵜鶘張著大嘴追著捕魚者的魚竿

累了與鵜鶘共享一個草棚的蔭涼,歲月靜好中有隻黑烏鴉來尋釁滋事,不時悄悄地走到鵜鶘身後去啄它的屁屁,那傻大鳥也不起身反擊,張大嘴嚇唬一下烏鴉又把大嘴埋進羽毛睡覺。

夕陽西下,沐浴在晚霞中的赤膊小仙真真養眼,赤膊大仙也不示弱,背上紋的中文「人體表現」不知他曉得是啥意思嗎?

D41從德納姆原路返回傑拉爾頓

再一次領略和體驗什麼叫原始?什麼叫廣袤?什麼叫浩瀚?什麼叫壯麗?此時,如果沙漠的帳篷里升起一縷炊煙,你會覺得這裡原本應該就是這樣,幾百萬年來始終未曾改變。

D42傑拉爾頓-424km,5h-珀斯機場

有的風景值得重複看,有的美食值得重複吃。這是一次深陷,也是一次熱戀,只是把人替換成風景。

尾聲

新、澳自駕六十一天,一共12816公里,回來已近一年時間,旅行的細節逐漸模糊、淡忘,有時甚至惘然自己是否真的去過那裡,好象做了一場夢,只是那夢美得太不真實。

及至寫遊記,那些記憶又一次復活,栩栩如生出現在眼前——紐西蘭如盆景般的精緻、秀美、蔥鬱,澳大利亞如油畫般的大氣、厚朴、荒涼,更難忘的還是生活其上的人們,簡單、純樸、安命、守寂、通達……以及心中與生俱來並堅守不移的那份自由。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C私人旅行筆記 的精彩文章:

澳洲自駕42天攻略:烏魯魯篇

TAG:CC私人旅行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