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都說常吃魚肉好處多,可為什麼營養師說:這5種魚真的不要吃了

都說常吃魚肉好處多,可為什麼營養師說:這5種魚真的不要吃了

大家都知道魚肉是個好東西,魚類富含優質蛋白、多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魚類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病,有利於神經系統發育。

成年人多吃魚肉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孕婦吃魚可以幫助胎兒大腦發育,讓寶寶更聰明。魚肉屬於健康的白肉,即便是高血脂患者也可以多吃一些,不會給身體代謝造成太大負擔。

既然魚肉這麼健康,為什麼很多營養師卻說:有5種魚真的不要再吃了呢?

1、腌制過的魚肉,建議你少吃點:

腌過的鹹魚是很多地方過年時候都做製作的食物,大多都是腌制加煙熏的方法製作而成的。而在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清單,亞硝基化合物(臘肉)、苯並芘(燒烤)都屬於一類致癌物!

如果你實在想吃,在烹調這一類食物之前我們最好預先水煮一下,在開水中煮幾分鐘,將湯水倒掉,這是因為在水煮的過程中,亞硝酸鹽就會溶解在水裡,可以避免與胺類物質結合,變成致癌物。

2、生吞魚膽,一口也不要吃:

魚膽是魚體內最苦的一個器官,但在很多民間偏方中魚膽被認為有清熱、解毒、明目,甚至壯陽等作用,因此導致很多人去嘗試利用魚膽治療疾病。

動物實驗及臨床證據顯示,魚膽中毒會導致肝、腎等臟器損傷,引起肝臟變性、壞死和腎小管損害,在短期內即導致肝、腎功能衰竭,嚴重時會發生多臟器功能衰竭。

要強調的是:魚膽不論生吞、煮熟或用酒浸泡後吞服,均可能引起中毒。所以不要覺得生吞不行,那泡酒喝總行了吧?答案是:不行!

3、大魚的魚頭,可以吃但別吃太多:

魚頭泡餅是很流行的一道菜,尤其是七八斤的大魚頭搬上來,一家人圍坐一圈吃起來美味又有面子。實際上,同是鯉魚,有的魚個頭大,有的魚個頭小,一般個頭大的魚生長時間比較長,容易積攢一些毒素。

當然大家也不用擔心,大頭魚即便有一些毒素也是在安全範圍之內的,在這裡營養師只是不提倡經常吃,偶爾吃一些魚頭泡餅解饞,還是可以的。

4、淡水魚,不要生吃: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青藏高原養殖的虹鱒魚冒充三文魚事件」,提醒了很多人淡水魚並不適合生吃。像虹鱒魚這樣的淡水魚,容易被多種寄生蟲污染,而且淡水魚類的寄生蟲可以直接感染人類,所以不能直接生吃。

淡水魚體內可能攜帶著多種寄生蟲,例如闊節裂頭絛蟲、肺吸蟲、肝吸蟲、顎口線蟲等。而且,淡水魚寄生蟲可以直接在人體寄生,生吃被感染的風險非常大,一旦感染,就非常危險。

5、吃深海魚時要慎重:

廣東省食葯監部門發出提醒,盡量避免食用1.5公斤以上的深海魚,包括老虎斑、東星斑、鰻魚等,因為這些魚可能感染了一種致命毒素雪卡毒素,魚體積越大毒素越多,而毒素濃度較高時,食用有毒魚肉200克就能致死。

各位朋友,你最喜歡吃哪種魚?有什麼烹飪海鮮的小竅門嗎?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養生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 的精彩文章:

一種超級「營養液」,給花喝一口,葉不黃根不爛,爆盆攔不住!
原來「吃」才是中醫的精髓!大國醫王孟英的東方「營養學」

TAG: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