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掌握鯉魚的習性很重要,這樣分辨鯉魚冒泡

掌握鯉魚的習性很重要,這樣分辨鯉魚冒泡

鯉魚喜歡棲息於鬆軟的泥底和水草叢生處,若水底有溝坎、斜坡、木樁、岩石等易於隱蔽或覓食的地方,都是鯉魚喜歡停留和嬉戲的場所。鯉魚野外適應性強,耐寒、耐鹼、耐缺氧,在流水或靜水中均能產卵,產卵場所多在魚草附近,鯉魚是淡水魚類中品種最多、分布最廣、養殖歷史最悠久、產量最高者之一。冬天,鯉進入冬眠狀態,沉伏於河底,不吃任何東西。春天產卵,雌魚常在淺水帶的植物或碎石屑上產大量的卵,受精卵在3~4天後孵化。鯉生長很快,大約第三年達到性成熟。

鯉魚種類及習性

鯉魚的種類很多,大致分為紅鯉、團鯉、草鯉、錦鯉、火鯉、芙蓉鯉、荷包鯉等,品種不同其身體顏色也多樣,特別漂亮!鯉魚屬於底棲雜食性魚類,葷素兼食。餌譜廣泛,吻骨發達,常拱泥攝食。鯉魚又是低等變溫動物,體溫隨水溫變化而變化,無須靠消耗能量以維持恆定體溫,所以需餌攝食總量並不大。同時鯉魚與多數淡水魚一樣屬於無胃魚種,且腸道細短,新陳代謝速度快,鯉魚攝食習性為少吃勤食。鯉魚的消化功能同水溫關係極大,攝食的季節性很強。隨著氣溫升高,魚的攝食量變大,餌的質量已不主要,數量則上升為第一位。季候變化、水溫冷暖。風力風向、氣壓高低、朔望更替、水質清濁、水流大小、水位漲落、水體溶氧、餌物環境等,都會隨時改變魚兒的活動區域。

鯉魚的食性

鯉魚屬於雜食性魚種,有什麼就吃什麼,主要以水底的小魚、小蝦、螺絲、魚蟲以及浮游生物等等為食,一些雜糧也是鯉魚的最愛,比如玉米面、玉米粒、小麥、紅薯等。氣候和水質的變化,也會使鯉魚不斷的改變進食習慣。鯉魚生性警覺,對非習慣性食物,特別是懸浮於水體之中而非落底的食物,會本能的採取試探性行為,或利用其鰓和嘴的配合使水流對食物先推而後吸入。

適宜溫度

鯉魚最適宜的溫度是10到25度。低於5度停止攝食,低於2度進入冬眠,高於30度則躲到陰涼處或潛入較深的水域。對水位的漲落反映靈敏,水漲則游向淺灘,水落則游入深水。

夏季是垂釣鯉魚的好季節,這個時候的鯉魚忍受了冬天的飢餓,急於大量的食物來補充體能,以便更好的產卵。那麼垂釣鯉魚時,窩子裡面冒泡如何分辨是不是鯉魚在冒泡呢?

鯉魚; 吐泡多, 連成串. 出水後成泡團;草魚; 冒泡星單泡. 泡小, 量多. 常連成2平方厘米-平方厘米地泡沫片;鯽魚; 單泡或三五個. 黃豆大小;魚大時水泡稍大;魚多時; 水中頻繁冒星子. 正好釣魚。鯽魚逃走; 水泡大小不齊。鯉魚逃走; 有小水泡溢到水面。草魚逃走; 直竄. 水面有水痕。鯿魚逃走; 有一溜水泡. 並有響聲。鯰魚逃走; 有一條細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晉善生活 的精彩文章:

毛巾使用久了有怪味該如何處理呢?
俄羅斯不止一次聲明立場,揭露美英醜惡行徑,發出警告

TAG:晉善生活 |